左上腹巨大占位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发布日期: 2006-09-16 13:23 文章来源: 丁香园
关键词: 腹部占位 腹膜后占位 超声/B超 胃平滑肌肉瘤 鉴别诊断 点击次数:

本病例由丁香园网友782guo提供。

简要病史:


患者男,52岁,近期消瘦,左上腹不适就诊。

图片资料:

图1 上腹部横切
图2 左侧肋间斜切

丁香园网友分析:

网友[gy_lbd ]:

根据现有资料分析:
由于图片和文字资料较少,我的推测先从较小的低回声结节入手。
1、首先低回声结节考虑为肿大淋巴结。
2、位于近胰尾部和脾门处可见一实性的巨大包块,边界尚清楚,内回声以低回声为主,尚均质,考虑淋巴结肿大。应为该巨大包块的淋巴结转移。
由于肉瘤很少以淋巴结转移为主要表现,除非滑膜肉瘤和横纹肌肉瘤以及纤维肉瘤。考虑包块为癌肿。
这样排除胃肠来源的肿瘤,另外患者是晚上九点多做的检查,估计没有禁食禁水,胃内未见明显潴留物,所以应该没有消化道的功能紊乱。
从位置上看没看到正常肾脏,估计包块离肾脏尚有距离。暂且不考虑肾及肾上腺来源。
剩下脾和胰腺,从图象上看肿块和脾脏总感觉还是有间隔的,排除脾脏来源。
再从图象上分析:
肿块虽然从图上看和胰腺好象有间隔,但分析肿块对胰腺仅有向右的轻微推移,如果不是胰腺的占位,应该向右上推移,在实际工作中遇到过非胰腺的占位,却仅仅向右推移胰腺的,但是在工作中我觉得还是要把它作为鉴别点,虽然特异性不是非常高。

综上考虑我诊断为:胰尾部实性占位,考虑胰腺腺泡癌并淋巴结转移。

网友[学生1]:

根据现有资料分析:
定性:肿块巨大,边缘见浅分叶,脾门部有淋巴结肿大,结合患者有消瘦,考虑恶性肿瘤可能性大。
定位:肿块位于腹主动脉及脊柱左侧,与脾脏面、胰尾、胃后壁关系密切。但从图1来看,胃壁的几层结构比较清楚,应该可以排除。
从图2右图来看,肿块与脾脏似乎有分界。如果来源于脾脏的恶性肿瘤,以恶性淋巴瘤常见,但巨块型的恶生淋巴瘤极少见,而且本病常伴全身其他地方淋巴结肿大。所以脾脏来源可能性小。
几幅图片不能排除胰腺来源。

总体印象:
1、来源于腹膜后恶性间叶肿瘤可能性最大。
2、不能排除胰尾部恶性肿瘤。

网友[谢谢你317 ]:

1、超声所见:位于近胰尾部和脾门处可见一实性的巨大包块,边界尚清楚,无包膜,内回声以低回声为主,有少量液化暗区。左侧达腹部主动脉,右至脾右侧端,上界达胃窦(下界强光带似肠管回声)。脾门处可见另一个小的低回声肿块。胃左上可见第三个小的低回声肿块。
包块已浸破脾膜及小部分脾实质,但脾实质大部形态回声无异常。肾上腺区似与肿块关系紧密。左肾未见受侵。胃壁的几层结构比较清楚,应该可以排除。胰体似中断或被推至后上未显示?

2、分析:
(1)巨大实质性肿块呈浸润性生长,恶性特征明显。单从图象看因与肾上腺关系紧密,故首先考虑神经母细胞瘤,特点是大,发展快,成人虽少见但不是没可能。
(2)胰腺、脾脏肿瘤很少如此巨大。
(3)腹膜后恶性肿瘤,巨大实性常见,种类繁多。恶性纤维黄色瘤,恶性神经鞘瘤,间叶组织恶性肿瘤等都有可能。
(4)脾门处可见另一个小的低回声肿块。胃左上可见第三个小的低回声肿块。与大肿块回声近似,其形态亦应为肿块而非淋巴。

3、诊断:上腹部实质性占位。(腹膜后恶性肿瘤,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可能。)

网友[fenghaha ]:

1、阅图
图1:
(1)左图:从前向后依次可见腹壁,比较充盈的部分胃,胃的后方显示部分胰腺,胰头显示不清。胰腺的后方不像脾静脉,而像是腹腔动脉的分支。胰尾附近胃的后方可见巨大实质性不均质低回声包块,前部与胃后壁关系密切,右侧与胰腺关系密切。腹主动脉前方可见低回声结节。仔细观察胃的左侧可见部分低回声区。
(2)右图:从前向后依次可见腹壁,比较充盈的部分胃,胃的左侧壁可见不规则形低回声区,向胃外突出,胃后方可见巨大不均质低回声包块,略呈分叶状。包块左侧可见部分脾脏回声。
图2:
(1)左图:肋间斜切,可见脾脏回声,脾脏内侧可见巨大不均质低回声包块,边界清楚,略呈分叶状,内部可见中等回声和点状稍强回声。脾门处可见圆形低回声包块,边界清楚。胰尾位于巨大包块的内侧。包块位于腹主动脉的左外侧。
(2)右图:显示包块与脾脏有明确的分界。

2、分析:
(1)从前向后依次可见腹壁,比较充盈的部分胃,胃的后方显示部分胰腺,胰头显示不清。胰腺的后方不像脾静脉,而像是腹腔动脉的分支。胰尾附近胃的后方可见巨大实质性不均质低回声包块,前部与胃后壁关系密切,右侧与胰腺关系密切。单从此图不易判断包块来源于胃、脾还是胰腺。
(2)腹主动脉前方可见低回声结节。考虑为肿大的淋巴结,转移所致。
(3)胃的左侧壁可见不规则形低回声区,向胃外突出。提示胃存在外生性包块。
(4)胰尾位于巨大包块的内侧。提示包块不来源于胰腺。
(5)显示包块与脾脏有明确的分界。提示包块不来源于脾脏。

3.、诊断:
(1)胃左侧壁实质性占位(考虑胃间质瘤)。
(2)胃后壁实质性占位(考虑间质肉瘤)。
(3)脾门处实质性占位(考虑转移性结节)。
(4)腹主动脉前方低回声结节(考虑肿大的转移淋巴结)。

网友[lgl5166 ]:

一、 来源问题:有以下几点支持腹膜后来源。
1、肿块推挤腹主动脉偏向右侧。
2、在肠系膜上动脉左侧及腹主动脉左侧均可见有一血管通向肿块。
3、肿块与胃分界清楚,肿块与脾脏的关系也不大考虑脾脏来源(虽然与脾实质分界不是很清,但脾脏肿瘤除实质回声有改变外,实质的多发病灶也是一个特点)。
4、胰腺头及体部均可见转移病灶,肿块包膜与胰腺紧密相连。
所以考虑腹膜后肿瘤,来源于胰腺可能性最大,但如此大的胰腺肿瘤还是比较少见。

二、性质问题:
已经得到大家的共识—恶性肿瘤:1、脾门处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2、胃前下方(可能位于大网膜)转移灶及胰内转移灶。

网友[孜孜不]:

分析:最大包块位于胰腺后侧方,包块大,与周边界限清晰,故考虑来源于腹膜后肿块。腹膜后肿块分四大类,间叶组织,神径组织,胚胎未分化组织。根据肿块实性,回声尚均匀,排除后二类。神径母细胞瘤不考虑。胰腺外嗜络细胞瘤因无高血压病史不考虑。患者中年男性,肿块大,内回声尚均匀,似有包膜。支持纤维肉瘤,脂肪肉瘤。位置深,肿块多发,神径纤维瘤要考虑。

诊断:1、纤维肉瘤;2、脂肪肉瘤;3、神径纤维瘤。

网友[李点]:

超声提示:左上腹实性肿物,考虑脾脏恶性肿瘤(淋巴瘤、肉瘤)并腹腔多发转移、腹水!

根据现有信息,考虑肿物生长相对较快,且考虑为恶性;仅以左上腹不适,看图片上这么巨大的肿物,原发于腹膜腔内的脏器才会引不适,如果是原发于腹膜后器官或组织,患者一般会有背部及腰部的疼痛不适,而不是以腹部症状为主!可否除外胰腺、肾上腺、腹膜后等恶性肿瘤的可能?
图片给出了肿物与巨大肿物与胰腺、胃、大血管及脾的关系。我认为最不清晰、没有确切边界(包膜)的就是与脾脏(与脾关系紧密)了!

综上我认为脾脏原发可能性大。

网友[wangyuecheng ]:

考虑:非功能胰岛细胞瘤(恶性可能性大)。

定位:
1、(图1左图)脾静脉扭曲,胰尾融合入肿块之中,肿块前面、脾面境界及左后方一部分可见清晰的包膜,而后面近脊柱侧未见明显的包膜声像(虽然境界清晰,但后方包膜线不清晰);这不是胰尾间位器官的反映吗?
2、(图2)肿块与脾境界清晰,部分隐约可见双层包膜结构(图2右图)——是不是双层腹膜结构反映?
3、假设肿块来源于脾脏,胰尾应该被推向内后侧(因为胰尾大部分位于腹膜内,内侧胰腺像一个系带,肿块会向内侧及后方挤压胰腺,胰尾部会出现一个反折带伸向后方——如同慢粒患者胰腺大都伸向后方),而本例胰腺无此表现。

定性:胰腺肿块大都小,除非大面积浸润,本例不太符合;而非功能胰岛细胞瘤常体积较大,不均质,浅分叶;本例可见三个肿块,另两个考虑肿大融合的淋巴结结构,所以考虑恶性无功能胰岛细胞瘤可能性大。

下一页 >
分页: [1]   [2 ]  

请点这里参加丁香园论坛讨论 >>

   作者: 782guo 等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