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医师必读之二——血液系统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1、肝素抗凝
肝素抗凝方案
初始剂量 | 80 ug/kg推注,18 ug/kg/小时 |
APTT<35秒(<1.2×对照) | 80 ug/kg推注,4 ug/kg/小时 |
APTT35~45秒(<1.2~1.5×对照) | 40 ug/kg推注,2 ug/kg/小时 |
APTT46~70秒(<1.2~2.3×对照) | 不变 |
APTT71~90秒(<2.3~3×对照) | 每小时降低2 ug/kg |
APTT>90秒(>3×对照) | 停止注射1小时,然后每小时减少3 ug/kg |
2、血制品
成分输血及血浆衍生物的适应症
名称 | 成分 | 适应症 | 作用 |
全血 | RBC(Hct约等于40%)、血浆,白细胞,血小板 | 补充红细胞及血浆容量、白细胞,血小板无功能 | 1u可增加Hb1g/dl或Hct3% |
红细胞 | RBC(Hct约等于75%) | 补充红细胞 | 1u可增加Hb1g/dl或Hct3% |
去白红细胞 | WBC<5×106 | 补充红细胞避免发热,白细胞免疫以及CMV感染 | 1u可增加Hb1g/dl或Hct3% |
洗涤红细胞 | RBC(Hct约等于75%)、WBC<5×106无血浆 | 补充红细胞,避免对血浆异体蛋白变态反应 | 1u可增加Hb0.8g/l或Hct2.5% |
血小板 | 血小板>5.5×1010/u | 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 | 1u增加血小板计数5000 |
新鲜冰冻血浆 | 血浆、凝血因子、补体 | 凝血因子减少引起的出血 | 10~20ml/kg(成人4~6u)增加凝血因子20% |
冷沉淀 | 纤维蛋白原,因子Ⅷ,ⅩⅢ | 纤维蛋白原,Ⅷ因子缺乏血友病 | 1u增加纤维蛋白原5mg/dl |
凝血因子的体外活性
因子 | 凝血所需最低浓度 | 外源性半衰期 | 外源性活性 | 4度保存稳定性 |
Ⅰ | 100~150mg/dl | 3~6天 | 50% | 稳定 |
Ⅱ | 40u/dl(40%) | 2~5天 | 40~80% | 稳定 |
Ⅴ | 10~25u/dl(15~25%) | 15~36小时 | 80% | 不稳定 |
Ⅶ | 5~20u/dl(15~25%) | 2~7小时 | 70~80% | 稳定 |
Ⅷ | 10~40u/dl(10~40%) | 8~12小时 | 60~80% | 不稳定 |
Ⅸ | 10~40% | 18~24小时 | 40~50% | 稳定 |
Ⅹ | 10~20% | 1.5~2天 | 50% | 稳定 |
Ⅺ | 15~30% | 3~4天 | 90~100% | 稳定 |
Ⅻ | 稳定 | |||
ⅩⅢ | 1~5% | 6~10天 | 5~100% | 稳定 |
vWF | 25~50% | 3~5小时 | 不稳定 |
3、PT,APTT与凝血路径
4、输血反应
严重的输血反应必须及时通知血库,保留血样,输血袋,管路。
(1)溶血反应
急性,延迟性;
肾脏,循环支持是治疗关键。
(2)变态反应
荨麻疹,过敏反应;
大多较轻,苯海拉明可用于预防和治疗。
(3)非溶血性发热
多数不引起严重后果,但需要与急性溶血鉴别;
事先给予扑热息痛,去白细胞制品可减少发生。
5、输血指征
(1)红细胞
——以往有明确心肌梗塞,心绞痛发作史或当前有明确心肌缺血表现:Hb<9g/dl
——急性出血:Hct<30%
——其他病人:Hb<7.5g/dl
(2)血小板
——慢性血小板减少(<5000)+有活动性出血
——急性血小板减少(<5000)+有活动性出血
——急性血小板减少(<10000)+需要手术
——急性血小板减少(5000~10000)+需要有创操作
——急性/慢性血小板减少(<10000)+化疗
(3)FFP
——PT及/或PTT≥对照1.5倍+出血
——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治疗AT3缺乏
——华法令作用的快速逆转
——C1酯酶抑制因子缺乏
(4)冷沉淀
——纤维蛋白原<100mg/dl+出血
——血友病,von Willebrands病
编辑:西门吹血
作者: garvel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 |||
Copyright 2000-2025 DXY.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