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人的镇静问题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发布日期: 2006-05-14 09:46 文章来源: 丁香园 - 急救与危重病讨论版
关键词: 危重病/重症监护/ICU 镇静 点击次数:

网友[wangxin99]:

创伤后应激异常反应在危重症存活者中是常见的。尤其在ICU治疗期间经历多种磨难而从急性期恢复的ARDS病人,其受影响程度最大。治疗焦虑及谵妄,给予足够的镇静,必要时令其遗忘,不仅是人道的,而且可以减少幸存者创伤后应激异常的发生率。
1.药物选择根据需要镇静的程度和时间来选择。具体药物包括如下。
苯二氮卓类 长效类:氯氮卓,地西泮,氟西泮,三唑仑;
短效类:劳拉西泮,咪达唑仑,奥沙西泮
阿片类 吗啡 芬太尼
丁酰苯类 氟哌啶醇
全麻药类(催眠药)异丙酚 氯胺酮 硫喷妥钠
2.危重医学学会采纳的用药指南:
A.重危病人最好选用硫酸吗啡镇痛。
B.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重危病人,以及应用吗啡后出现组胺释放表现或吗啡过敏者,应选用芬太尼镇痛。
C.氢吗啡酮可作为吗啡的替代品。
D.咪达唑仑或异丙酚只宜用于短时间(<24h)治疗成年重危病人的焦虑。
E.劳拉西泮适于成年重危病人长期治疗焦虑。
F.氟哌啶醇适于治疗重危病人的谵妄。

网友[蓝心竹]:

镇静治疗的原则:
1.取决于患者的急性病程,并兼顾治疗及支持干预的需要.
2.既能保持镇静,又易于唤醒,以维持正常的睡眠苏醒周期
3.机械通气患者可能需要深度镇静
4.随着临床状态的变化随时评估镇静水平
5.镇静用药使用灵活,随时调整至所需的镇静水平,并且预测全天的镇静药用量.
理想的ICU镇静药具备:半衰期短,蓄积少;快速达到有效镇静;镇静深度易于控制,快速情醒,与其他药物副作用少

网友[luo1086]:

危重病人合理应用镇静,镇痛,可以消除焦虑,降低氧耗,缓解氧输送和氧需的矛盾,对预防MODS也有意义.镇痛和镇静的适应证有区别,选择的药物也有不同:
1.镇静和镇痛的适应证:解除焦虑和恐惧;治疗精神错乱;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减轻应激反应;特别是ARDS病人呼吸窘迫或合并肺出血选择有效的镇静显得更为重要;
2.常用的镇痛药物有吗啡和芬太尼,根据镇痛目标和目的,如果需较长时间的,可选用持续静脉维持,吗啡先于0.03-0.2毫克/KG,再以1-3毫克/H维持,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首选芬太尼,可以1-3微克/KG维持,注射芬太尼后可能出现一过性胸壁和腹壁肌僵硬;
3.现在丙泊酚和咪唑安定是最常用的,脑外伤多选用丙泊酚镇静,当然注意其他指标的严密观察;
4.有些医院常选择安定镇静,还使用静脉维持,这样不可取,因为安定和作用更强的代谢产物半衰期分别为36小时和50小时;特别是年龄大的,COPD者影响更大,而咪唑安定的半衰期为2.5小时;
5.也有些医生选择用氯丙嗪和异丙嗪静脉维持用于镇静目的,他们认为除了对血压的影响大点,镇静效果也可以,很便宜;但是使用多天后,痰液排出困难,可造成广泛的小气道痰液栓塞;,可能与氯丙嗪M受体阻断有关;
6.氟哌啶醇是治疗ICU成人谵妄的首选药物,但可以发生Q-T间期延长和锥体外系反应,选择氟哌啶醇5毫克联合东莨宕碱0.3毫克肌注可预防锥体外系反应的发生;一般初始给药5毫克,间隔2-4小时可以重复,注射后30-60分钟达临床效果,持续4-8小时;用量大者效果不佳可选用持续静脉维持,可以10毫克/小时维持。

                                                编辑:西门吹血

请点这里参加丁香园论坛讨论 >>

   作者: wangxin99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