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ho_chang111』我是口腔专科麻醉医师,几乎每个麻醉都要经鼻插管。我认为经鼻盲探插管比经口腔插管更简单和安全。具体是:
1 术前药一般用咪唑安定5mg/kg,阿托品0.5mg/kg
2 气管导管用带罗纹的比较柔软的管子,一根约500元。
3 镇静和表麻:入室后经静脉给予咪唑安定1-2mg, 芬太尼0.05-0.1mg,根据病人的反应适当加减。麻黄素滴鼻,用注射器抽2 ML的卡因连接一根细长的管子,管子四周有很多孔,细管子经鼻腔插入到咽部,注射的卡因,把气管导管经过的路径进行表麻,然后气管内注射的卡因,注射速度快,注射后嘱患者咳嗽,使药物扩散。
4 插管:首先经鼻腔插入导管,动作要轻柔,让患者闭口呼吸,听呼吸音吸气时送导管,如果听不到呼吸音时调整头的位置。鼻插管时肩部要垫枕,使头充分后仰。若遇到盲探困难的病例,我们有简易的引导管,这个管子头翘起,并带有光源,可以根据光斑的位置调整管子,非常实用。
体会:充分镇静和充分表面麻醉,是经鼻盲探插管成功的关键。
『SoarDragon』经鼻气管插管分明视下和盲探插管两种方法:
经鼻明视下气管插管(适用于插管条件正常患者)较简单:
准备用具:喉镜、插管钳、气管导管、固定胶布、滴鼻用1%麻黄碱溶液
步骤:麻醉诱导前检查病人鼻孔通畅程度,用1%麻黄碱溶液滴鼻以收缩鼻黏膜血管,采用快速静脉诱导,充分吸氧去氮、肌肉松弛后,轻轻经一侧鼻孔插入导管,手法应先顺鼻孔进入1cm后将导管与面部垂直缓慢送入,过鼻后孔时会有一个突破感(阻力消失),再向前送管4~5cm,此时应用喉镜窥喉,明视下看到声门,用插管钳协助将气管导管送入气管,确认深度合适后套囊充气、固定...。
经鼻盲探插管(适用于插管条件差,例如放疗后张口度小的患者):
准备用具:气管导管、固定胶布、滴鼻用1%麻黄碱溶液,表面麻醉喷雾器,4%利多卡因溶液(2%的溶液也可以),的卡因最好,我没用过。
步骤:麻醉诱导前检查病人鼻孔通畅程度,用1%麻黄碱溶液滴鼻以收缩鼻黏膜血管,用局麻药充分表面麻醉舌根、咽、喉,可以用氟芬合剂镇静,也可以用芬太尼、异丙酚镇静,静脉注射芬太尼时要分次缓慢给药,以防芬太尼抑制呼吸等副作用,插管前用4%利多卡因溶液(2%的溶液也可以)2ml,行环甲膜穿刺注入气管内进行表面麻醉,防止病人在导管插入后剧烈呛咳,轻轻经一侧鼻孔插入导管,手法应先顺鼻孔进入1cm后将导管与面部垂直缓慢送入,过鼻后孔时会有一个突破感(阻力消失),向前送导管的同时,耳听导管口的气流音(病人呼吸气流),气流音清楚时缓慢向前送导管,气流音不清时调整头位直至清楚再送管,直至将导管送入气管内,此时导管在鼻孔处的刻度约28cm(成人),确定导管在气管内后应立即静注肌松剂、静脉全麻药,以降低病人应激反应。确认深度合适后套囊充气、固定...。
『richardtwo』我院单成立一个五官医院。我们经常遇到需要经鼻插管的病人,比如颜面骨折、口底肿物、酣症等。类似的病人经鼻腔插管的确方便术者手术,外科医生非常欢迎。我们目前很少用钢丝管,尽管它很柔软,不怕打折。但价格比较贵,个别时候还会出现因鼻孔小,管子粗了进不去,细了进入气管深度又不够,容易术中脱管。我们才有的是特制的专门用于鼻腔的异性管子,因它本身就有一个弯曲,所以不用担心打折,价格131。
插管根据病情分视下和盲探插管。也根据插管时患者的状态分清醒和诱导后插管。绝大多数我们采用诱导后视下插管,大致做法楼上的已经陈述,这里不再说了。对于面部骨折,张开受限,乃至不能张口的患者,通常采用清醒插管。当然,不论采用何种方式,麻黄素,地卡因滴鼻为插管前常规。口腔和咽喉处地卡因充分表麻,插管前欢甲膜穿刺,气管内注入地卡因2ml。如果前期的表麻充分,气管内注入地卡因反应很小,个别患者需要你嘱咐他咳嗽,他才有咳嗽的动作。然后经鼻插管,管子最好涂点石蜡油或者利多卡因胶浆。根据呼吸音来调整管子的方向,必要时让患者抬头或者仰头或者头向一侧倾斜,边送管子。如果表麻充分,当管子进入气管内时,患者不出现任何反应。 此后可以给药了。如果患者就是张不开嘴,除了环甲膜穿刺,气管内给药外,可再双测舌骨大角和甲状软骨角处注入2%利多卡因2.5ml,然后经脉给咪唑安定2-3mg(体重重者可再多加),芬太尼0.1-0.2mg,然后再插管。这样的患者容易出现插管后呛咳,所以一旦插管成功,需要马上给药,使患者进入麻醉状态。
当然,并不是所有患者经以上做法都能成功的,对于以上方法适合的,我们还可以使用纤维支气管镜,有了它,我们基本上就万无一失了。
『ranger1999』我所在的不是五官或口腔专科医院,也没有经常需要经鼻插管的病人。但是我在工作中也积累了一点经验。
经鼻插管有独特的优势,这分为几种情况。1、在手术室内的插管有时候完全是为了使口腔内的空间更大,便于术者操作。所以这种时候可以采用肌松药快诱导,经鼻插管后用喉镜暴露声门,再利用或不利用插管钳送入气管。2、其次是张口受限或可能困难气道的病人。这时候应该进行喉麻,如果无法张口,可以经双侧鼻腔给予足够的麻黄素和局麻药。遗憾的是,我院没有地卡因也没有利多卡因膏剂,因此我都是一律使用0.75%布比卡因,其时效可能比普通的利多卡因长一点。导管识不同的病人而选择,一般成年男性ID7-7.5,女性6.0-7.0均可,儿童则应该具体选择,我就不多说了。关于导管的类型,我科只有最普通的气管导管,没有鼻插软管,也没有管壁内缠绕钢丝的弹簧管。但是弹簧管的管壁比较厚,相同内径的情况下,其导管外径比普通导管的外径要粗很多。在充分喉麻和经鼻滴入局麻药的情况下,表麻通常是比较完善的。3、是在手术室以外的地点插管,经鼻插管主要是用于呼吸机治疗的病人。在插管成功后的病人管理方面,经鼻插管比经口插管有明显的好处。病人耐受鼻插管比较容易,比口插有更多的舒适感,所需要的镇静和镇痛药物比较少,也利于恢复,脱机拔管也比较容易。而且还有可能经口进食,这是口插所不可能达到的。在我经鼻插管后的病人中,随访时还偶尔会看到微笑着向我点头招手致敬的病人,这在口插病人中是很难想像的。如果是没有意识的病人,无需使用镇静镇痛剂,表麻喉麻就足够了。
鼻插有几个注意事项:1、抗胆碱药物一定是要用的,阿托品或东莨菪碱均可,否则口咽部分泌物会很快大量出现,令病人呼吸困难,操作者恼火不堪。2、吸引器和吸痰管是必须要准备的,谁也无法保证每个病人一次就成功。在多次探插的情况中、很可能会出现分泌物和血液,一定要及时吸引,否则误吸入气管的概率还是存在的。3、表麻喉麻和镇痛镇静药的应用方面,个人认为表麻喉麻更重要。镇痛镇静药我习惯使用芬太尼和咪唑安定,可以使病人舒适和顺行性遗忘,但是在可能困难气道和意识不清的病人中,一定要慎重,从小剂量开始。否则病人一旦没了呼吸,情况可能会危急而非常棘手。4、插管的时候应缓慢进入,到咽后壁的时候适当旋转导管,使其斜面和咽后壁一致,以减少损伤。插入到将近17-20cm时候,认真听导管的呼气音,在气流声最大的角度,在呼气像,快速而轻柔的插入声门。如果插管有阻力,万不可用暴力猛插,徒劳无益,反而会损伤声门或喉头等部位,造成水肿和出血,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将导管插入粘膜下组织,造成出血不止。
我科没有纤支镜和光导纤维那些高级设备,在最普通的条件下,我个人体会是:经鼻插管的成功概率还是很高的,通常1-3次探插即可成功。
『hanglh』我也来小谈一下经鼻盲探插管:
1.宜在较浅的全麻下插管或采用清醒插管,必须保留较大通气量的自主呼吸;
2.需依靠导管内的呼吸气流声强弱或有无,来判断导管斜口端与声门之间的位置和距离;导管口越正对声门,气流声音越响;反之,越偏离声门,声音越轻或全无。此时术者一边用左手调整头位,,并触诊颈前区的皮肤以了解导管前端的位置;一边用右手调整导管前端的位置,同时用耳倾听气流声响。当调整至声响最强的部位时,缓缓推进导管入声门;
3.推进导管中如遇阻挡,同时呼吸气流声中断,提示导管前端已触及梨状窝,或误入食管,或进入舌根会厌间隙,有时还可在颈前区皮肤感触到导管端,此时应稍退出导管并调整头位后再试插。总之,必须根据呼吸气流声进行试探插,不应盲目从事。根据实践经验,经左鼻孔插管者,头部宜偏右斜;经右鼻孔插管者偏左斜。
『ranger1999』补充几个注意事项:
1、遇到镇静镇痛较强的患者,有时候不得不随时口述令其呼吸,否则病人的呼吸很微弱。
2、经鼻盲查主要靠听呼吸音的强弱调整导管方向,但是对于潮气量特别大、肺部感染、口咽部分泌物很多的病人,强烈建议不要把耳朵靠近气管导管的末端,一不小心就会有痰、血和鼻涕等分泌物喷到自己脸上。
3、对于呼吸很强的病人完全不必把耳朵靠近导管听呼吸音,用手指或手掌就完全能感觉到足够的气流了。
4、小儿经鼻探插务必要轻柔,而且必须准备好喉镜和插管钳等设备,随时准备挑起会厌明视下插管。反复探插很容易造成喉头水肿和喉痉挛。
5、一定要先检查导管是否无破损等故障。我曾经在病房给一个老年男性鼻插,一次成功,但给套曩打气是才发现套曩漏气,只好拔出重插。但声门已经水肿,再也插不进了。后来主任等等来了十几个人也没有插进去。从此,我一定要检查导管的完整性才操作的。
『冬日阳光』经鼻插管首先对鼻孔及气管行表面麻醉。两侧鼻孔均可插管。经右鼻孔插管,导管斜口正对着鼻中隔,可减少对鼻甲的损伤。经左鼻孔擂管,导管尖端易接近声门,容易插入气管,常首选。导管前1 /3应涂润滑剂.
左手翻开鼻翼,右手持气管导管插入鼻孔后,即使之与鼻纵线垂直沿鼻底经总鼻道出鼻后孔,从导管衔接管口即可听到呼吸声。此时,麻醉者用左手调整病人头位,右手持导管并倾听导管近口吸气声最响亮时迅速进行探插,多易成功。如清醒探插出现呛咳,证明插管成功。全麻盲探也应保持自主呼吸,以判断声门位置,插管成功后导管口有连续呼吸气流。
盲探插管受阻时的纠正方法
① 误人梨状窝:如盲探插管受阻,管口呼吸声中断,可能导管滑人一侧梨状窝,在颈侧近喉结处可见隆起肿包。应退管2 到3 cm,向反方向旋转45 至90度角,再向中线探插,同时用左手压甲状软骨,使声门接近插管径路。
②误入会厌谷:如同时出现室息症状,常为头位过度后伸,导管前端置于会厌谷,致使会厌被盖声门造成窒息。在颈部可见甲状软骨上方隆起肿包,应稍退导管,使头位抬高前屈后,再沿最大气流声探插导管。
③ 导管误人食管:如导管探插阻力消失而管口呼吸声也中断,多为头前屈过度,导管误人食管所致。应稍退导管,将头后伸,使导管向前转向插人气管,切忌用暴力探插。
④ 导管误人咽后间隙:多为导管抵鼻后孔遇阻力时施行暴力探插所致,偶尔可听到“咔嚓”声,同时气流中断,即可能沿咽鼓管误人咽后间隙。应将导管逐渐后退,当听到气流声后,稍将导管旋转90度角,重行探插,多能离开“盲道”抵咽喉腔。如鼻导管弧度过度弯曲,导管前端易顶在喉前壁受阻,应更换导管。如盲探插管困难,又允许经口置人喉镜,则可明视下用气管插管钳把出后鼻孔的鼻导管挟住送入声门。
………………
作者: <a href="http://www.dxy.cn/bbs/post/page?bid=51&sty=1&age=0">麻醉疼痛专业讨论版</a>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