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胰岛分离过程中出现的胶冻样物质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发布日期: 2006-08-08 08:40 文章来源: 丁香园 - 细胞技术讨论版
关键词: 胰岛分离 胰岛 胶原酶 胶冻样物质 点击次数:

网友[txh]求助:
本人目前在做大鼠及成人的胰岛分离,已做过7、8次,对实验条件也作了摸索(包括不同的胶原酶、消化时间、理化条件等),能看到很多胰岛,但始终解决不了消化分离过程中出现的胶冻样物质的问题,而一旦出现这种东西,胰岛就很难纯化(都被胶冻样物质给粘住了)。目前毫无办法,希望在这方面有经验的战友提点建议,也希望大家来讨论。

网友[zhilele]认为:
本人做过大鼠的胰岛细胞分离,我觉得还是跟胶原酶的浓度、消化时间、温度有很大关系。我一般用的是0.5mg/ml的胶原酶(浓度过大就会产生胶状物质),分次消化,每次时间不超过10分钟,37度振摇,并同时在镜下观察,第一次消化胶原酶的体积可以稍多一点,后面几次就尽量减少胶原酶的用量,最后可以用机械法分离(吹打)。

网友[dongwp]认为:
zhilele的见解不正确,并且用的消化方法也不好。成年动物的胰腺外分泌很丰富,剪碎胰腺会有大量的消化酶释放出来,这些消化酶不同于胶原酶(特异性作用于相应的胶原组织),对细胞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成年动物的消化多采用原位灌注。让胶原酶作用于胰岛外的纤维膜而使胰岛脱落下来,一般消化8-10分钟,并不需要10分钟一次分次消化。

其实胶状物质的产生并不是胶原酶浓度过大,因为胶状物质是不完全消化的产物(如果是胶原酶消化产生的,应该是胶原酶浓度太低才对)。一般认为是消化液与组织的比例不够(应>10:1),其根本原因还是外分泌腺,足够的比例是为了稀释外分泌腺释放的消化酶,另外,胚胎或新生动物的胰腺消化就不太出现胶状物质。

图是相差的照片:



网友[zouchunlin]认为:
胶冻样的东西是死细胞释放的DNA,在消化液中加DNAase即可。


编辑:bluelove

请点这里参加丁香园论坛讨论 >>

   作者: 丁香园集体创作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