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法医:聂宝言(陈慧珊 饰演)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电视剧:《鉴证实录》
人物:聂宝言(陈慧珊 饰演)

女法医:聂宝言(陈慧珊 饰演)
聂宝言(陈慧珊 饰)为了继承父亲的遗志,为社会捍卫正义,努力成为一名法医。宝言的姐姐宝意(陈美琪 饰)是一个著名作家,专门为人解答爱情问题,但自己的感情生活却一塌糊涂,与女儿津津(钟丽琪 饰)的关系也相当恶劣。
宝言与警员家原(林宝怡 饰)有工作上的合作,但对双方的好感不大。此时津津认识了同在法医科工作的家乔(鲁文杰 饰),原来他是家原的弟弟。津津得知家乔暗恋女警员小棠(李珊珊 饰)的时候想帮他追求小棠,原来小棠已经心有所属。
家乔被误以为杀害了前女友,津津深知家乔的无辜,便请求阿姨宝言出手相助。家原也为了帮弟弟洗脱罪名,与宝言一起共同调查案件。随着工作上的多次接触,家原与宝言也展开了恋情……
生活中的法医之一:冯雪(西北政法大学教授)
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有一部《女法医探案集》的系列小说,曾经轰动美国,成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最畅销的小说。女作家帕特丽夏·康薇尔在她的小说里,塑造了主人公女法医斯卡佩塔的形象,这个虚拟的人物以她缜密的思维、推理和高科技手段的运用,成为一个令人敬佩的女神探,甚至还得到了美国最佳侦探奖。
无独有偶,在中国也有一个神奇女法医,她叫冯雪,是生活中的一个真实人物,她的事迹曾经先后被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报道过,就连远在美国的纽约华语电视台也报道过她的破案故事,她已经成为中国的传奇女法医。冯雪大学毕业刚分到公安雁塔分局工作时,那里还没有一个大学生,也没有法医,更没有女法医。大家都对这个女大学生、女法医,持怀疑态度,她硬是凭着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勇气,成功破获了一个又一个案件,迎得了信任和口碑。在她的努力下,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创建了法医室,并且开展了法医的全部工作,包括现场勘察、法医物证、法医病理、法医损伤程度鉴定等。运用科学技能和手段,在已经死去的尸体上,发现物证、提取物证,进而证实犯罪的办案过程。通过冯雪、通过这些案件,我们可以看到生活在公安基层的民警们,是如何在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对垒中拼搏、奋斗。
十四年基层办案现场所经历的惊险、曲折和艰辛,造就了这样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女法医,她能在细微之处捕获幕后元凶,然后她也是一位柔情似水的女性,法医之路也充满着坎坷和艰辛,当职业渐入高峰之际,她却做出惊人的决定。点击进入2008年1月31日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一位传奇女法医为您讲解如何超越自我的职场之路。
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08-02/01/content_7542211.htm
生活中的法医之一:王北榆(北京市公安局)
“法医传奇”--眼里不揉沙子的女法医
王北榆,女,生于1965年7月16日,大学文化,1982年参加工作,1985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为北京市公安局平谷分局刑侦支队七队队长,主持法医事务所的全面工作。该同志从事法医鉴定工作近二十年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曾先后10次受嘉奖,2001年荣立个人三等功,2003年被市局评为“人民满意的公安民警”,被评为平谷区十大杰出青年,2003年荣立个人二等功,2004年3月被北京市总工会评为“经济技术创新标兵”,同年被市委政法委评为“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 2005年被北京市评为先进工作者,被市局、市妇联评为“首都青年优秀女民警”,被市团委、北京青年报评为“首都青年优秀民警”,被市总工会评为“科学技术创新标兵”,2006年被北京市总工会评为“首都巾帼之星”;被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总工会评为“经济技术创新标兵”称号。
她十几年如一日,长年奔波于各案件现场。仅2006年,她就勘查刑事案件现场150余起,治安案件现场260余起,共出具检验报告800余份,每份报告都做到准确无误。
寻找蛛丝马迹 为重大疑难案件提供证据
法医的每一份鉴定都与具体案件息息相关,为此,她在业务上刻苦钻研,对工作精益求精,认真剖析每一个案例,不断地总结经验。因平谷区地处山区和半山区,具有火灾现场较多的特点,她作为法医经常出入殡仪馆工作,她通过观察后发现,死者有胖的、有瘦的,当尸体被推进火化炉后,在同样的助燃剂下,尸体燃烧时间却不相同,而且男尸与女尸燃烧的时间也不相同。为了弄清其中的原因,她经过多次动物试验,并结合现场烧死人的尸体征象,总结规律,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于2000年在刑事技术第二期发表了《炭化尸体的法医学鉴定》。这篇文章在实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根据有关文献对火灾现场的报道,她为证实火灾现场的骨骼是否与实验室焚烧的骨骼一样,而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检验工作,结果证实一样。因此用实验室的结果推断火灾现场提取的骨骼是完全可以的。
2004年6月4日,王辛庄镇杨家会村刘某被杀后焚尸。她到达现场后发现,房屋坍塌,周围电视、冰箱等设施损毁严重,严重扭曲变形。死者位于炕上,被泥土淹埋。经过现场处理,她发现此次火灾应有助燃烧剂,呈爆燃状态。尸体表面软组织已完全炭化,毛发已完全缺失。根据解剖她得出了结论是,生前被人用暴力作用于颈部,死后放火焚烧的结论。侦察觉员们按照她说的确定侦察方向,使这起纵火杀人案告破。
几年来,她提出的“炭化尸体的法医学鉴定”理论对2005年1月的马坊西大街夏某死在火场一案及当年7月王辛庄北辛庄魏某及其女儿死在火场一案等共计10余起案件的定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且该理论为全国法医界关于处理火灾现场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得以推广应用。多年来,先后在《刑事技术杂志》、首同全国法医人类学学术交流大会、中国法医学杂志、全国第五届物证鉴定技术破案研讨会、警察学院报上发表了《中国汉族人耻骨判定的研究》、《钝性外伤作用致心脏损伤死亡1例》、《炭化尸体的法医学鉴定》、《枕部不易形成对冲性脑挫伤的原理分析》等法医届刊物上发表作品10余篇,得到了全国法医同仁的认可。特别是近两年来,她所在鉴定所鉴定受理的3000余起案件中,为许多重大疑难案件的侦破提供了依据。在尸表检验中,她做到认真细致,宁多勿漏,不怕繁琐,寻找蛛丝马迹,为案件处理提供了正确方向。并提出了“一是一、二是二、打断骨头对上茬”的口号。
在工作中不断强化诉讼意识和证据意识
随着科技强警力度的不断加大,现代高科技广泛应用到公安工作中,作为一名资深的法医工作者,她深刻地意识到当前技术、法医人员对微量物证的提取质量是制约高科技在侦查破案工作中发挥作用的重要环节。为此,她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从细微之处入手,广泛提取有关的痕迹物证,充分发挥“DNA”比对在案件侦破中的作用,在蛛丝马迹中寻找犯罪痕迹物证,并在这一领域有所突破。
2005年6月12日,在平谷鑫源酒楼发生一起服务员流氓猥亵案,但侦查员对涉案的犯罪嫌疑人张某其进行讯后,犯罪嫌疑人张某拒不承认犯罪事实。在没有任何其它证据的情况下,王北榆带领法医多次往返现场,对现场情况及事主伤情进行仔细检查,仔细提取痕迹物证。最终,从事主刘某的身体上提取到少量的唾液痕迹,经与嫌疑人张某口腔内上皮细胞组织进行DNA比对,结果认定同一,此案通过提取微量物证成功告破,这一案例是北京市首例通过微量物证认定犯罪嫌疑人的案件。
克服困难、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
身为一名女法医师,要主持好法医鉴定所的全面工作,她心里有杆秤。但多年奔波于各类刑事现场,她欠父母、丈夫、儿子的太多了。特别是面对年迈的双亲没有尽到儿女的责任,在母亲住院期间,她每次都是匆匆而来,说上几句话就又匆匆而去。面对年幼、浅知、体弱的孩子,她从未此而影响工作。只要电话铃声一响,大多是有刑事现场。不管是寒冷,还是酷暑;不管是半夜三更,还是正当晌午,她都能够二话不说迅速穿上衣服就走。有时孩子拉着她的衣襟边哭边苦苦央求:“妈妈别走了,我害怕……”;还有时丈夫看着孩子也出于怜悯之心对她说:“北榆,你不能叫别人去吗?”但是面对丈夫、儿子的肺腑之言,面对温馨的家,她还是选择工作,毅然含泪赶赴现场。几年来,她平均每年牺牲的休息时间近八十余天。
自古忠孝两难全,王北榆对自己选择法医这个职业而感到自豪而骄傲。多年来,她在法医这个平凡而又特殊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成为平谷公安史上名符其实的先进工作者。
人物:聂宝言(陈慧珊 饰演)

女法医:聂宝言(陈慧珊 饰演)
聂宝言(陈慧珊 饰)为了继承父亲的遗志,为社会捍卫正义,努力成为一名法医。宝言的姐姐宝意(陈美琪 饰)是一个著名作家,专门为人解答爱情问题,但自己的感情生活却一塌糊涂,与女儿津津(钟丽琪 饰)的关系也相当恶劣。
宝言与警员家原(林宝怡 饰)有工作上的合作,但对双方的好感不大。此时津津认识了同在法医科工作的家乔(鲁文杰 饰),原来他是家原的弟弟。津津得知家乔暗恋女警员小棠(李珊珊 饰)的时候想帮他追求小棠,原来小棠已经心有所属。
家乔被误以为杀害了前女友,津津深知家乔的无辜,便请求阿姨宝言出手相助。家原也为了帮弟弟洗脱罪名,与宝言一起共同调查案件。随着工作上的多次接触,家原与宝言也展开了恋情……
生活中的法医之一:冯雪(西北政法大学教授)
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有一部《女法医探案集》的系列小说,曾经轰动美国,成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最畅销的小说。女作家帕特丽夏·康薇尔在她的小说里,塑造了主人公女法医斯卡佩塔的形象,这个虚拟的人物以她缜密的思维、推理和高科技手段的运用,成为一个令人敬佩的女神探,甚至还得到了美国最佳侦探奖。
无独有偶,在中国也有一个神奇女法医,她叫冯雪,是生活中的一个真实人物,她的事迹曾经先后被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报道过,就连远在美国的纽约华语电视台也报道过她的破案故事,她已经成为中国的传奇女法医。冯雪大学毕业刚分到公安雁塔分局工作时,那里还没有一个大学生,也没有法医,更没有女法医。大家都对这个女大学生、女法医,持怀疑态度,她硬是凭着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勇气,成功破获了一个又一个案件,迎得了信任和口碑。在她的努力下,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创建了法医室,并且开展了法医的全部工作,包括现场勘察、法医物证、法医病理、法医损伤程度鉴定等。运用科学技能和手段,在已经死去的尸体上,发现物证、提取物证,进而证实犯罪的办案过程。通过冯雪、通过这些案件,我们可以看到生活在公安基层的民警们,是如何在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对垒中拼搏、奋斗。
十四年基层办案现场所经历的惊险、曲折和艰辛,造就了这样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女法医,她能在细微之处捕获幕后元凶,然后她也是一位柔情似水的女性,法医之路也充满着坎坷和艰辛,当职业渐入高峰之际,她却做出惊人的决定。点击进入2008年1月31日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一位传奇女法医为您讲解如何超越自我的职场之路。
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08-02/01/content_7542211.htm
生活中的法医之一:王北榆(北京市公安局)
“法医传奇”--眼里不揉沙子的女法医
王北榆,女,生于1965年7月16日,大学文化,1982年参加工作,1985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为北京市公安局平谷分局刑侦支队七队队长,主持法医事务所的全面工作。该同志从事法医鉴定工作近二十年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曾先后10次受嘉奖,2001年荣立个人三等功,2003年被市局评为“人民满意的公安民警”,被评为平谷区十大杰出青年,2003年荣立个人二等功,2004年3月被北京市总工会评为“经济技术创新标兵”,同年被市委政法委评为“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 2005年被北京市评为先进工作者,被市局、市妇联评为“首都青年优秀女民警”,被市团委、北京青年报评为“首都青年优秀民警”,被市总工会评为“科学技术创新标兵”,2006年被北京市总工会评为“首都巾帼之星”;被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总工会评为“经济技术创新标兵”称号。
她十几年如一日,长年奔波于各案件现场。仅2006年,她就勘查刑事案件现场150余起,治安案件现场260余起,共出具检验报告800余份,每份报告都做到准确无误。
寻找蛛丝马迹 为重大疑难案件提供证据
法医的每一份鉴定都与具体案件息息相关,为此,她在业务上刻苦钻研,对工作精益求精,认真剖析每一个案例,不断地总结经验。因平谷区地处山区和半山区,具有火灾现场较多的特点,她作为法医经常出入殡仪馆工作,她通过观察后发现,死者有胖的、有瘦的,当尸体被推进火化炉后,在同样的助燃剂下,尸体燃烧时间却不相同,而且男尸与女尸燃烧的时间也不相同。为了弄清其中的原因,她经过多次动物试验,并结合现场烧死人的尸体征象,总结规律,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于2000年在刑事技术第二期发表了《炭化尸体的法医学鉴定》。这篇文章在实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根据有关文献对火灾现场的报道,她为证实火灾现场的骨骼是否与实验室焚烧的骨骼一样,而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检验工作,结果证实一样。因此用实验室的结果推断火灾现场提取的骨骼是完全可以的。
2004年6月4日,王辛庄镇杨家会村刘某被杀后焚尸。她到达现场后发现,房屋坍塌,周围电视、冰箱等设施损毁严重,严重扭曲变形。死者位于炕上,被泥土淹埋。经过现场处理,她发现此次火灾应有助燃烧剂,呈爆燃状态。尸体表面软组织已完全炭化,毛发已完全缺失。根据解剖她得出了结论是,生前被人用暴力作用于颈部,死后放火焚烧的结论。侦察觉员们按照她说的确定侦察方向,使这起纵火杀人案告破。
几年来,她提出的“炭化尸体的法医学鉴定”理论对2005年1月的马坊西大街夏某死在火场一案及当年7月王辛庄北辛庄魏某及其女儿死在火场一案等共计10余起案件的定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且该理论为全国法医界关于处理火灾现场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得以推广应用。多年来,先后在《刑事技术杂志》、首同全国法医人类学学术交流大会、中国法医学杂志、全国第五届物证鉴定技术破案研讨会、警察学院报上发表了《中国汉族人耻骨判定的研究》、《钝性外伤作用致心脏损伤死亡1例》、《炭化尸体的法医学鉴定》、《枕部不易形成对冲性脑挫伤的原理分析》等法医届刊物上发表作品10余篇,得到了全国法医同仁的认可。特别是近两年来,她所在鉴定所鉴定受理的3000余起案件中,为许多重大疑难案件的侦破提供了依据。在尸表检验中,她做到认真细致,宁多勿漏,不怕繁琐,寻找蛛丝马迹,为案件处理提供了正确方向。并提出了“一是一、二是二、打断骨头对上茬”的口号。
在工作中不断强化诉讼意识和证据意识
随着科技强警力度的不断加大,现代高科技广泛应用到公安工作中,作为一名资深的法医工作者,她深刻地意识到当前技术、法医人员对微量物证的提取质量是制约高科技在侦查破案工作中发挥作用的重要环节。为此,她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从细微之处入手,广泛提取有关的痕迹物证,充分发挥“DNA”比对在案件侦破中的作用,在蛛丝马迹中寻找犯罪痕迹物证,并在这一领域有所突破。
2005年6月12日,在平谷鑫源酒楼发生一起服务员流氓猥亵案,但侦查员对涉案的犯罪嫌疑人张某其进行讯后,犯罪嫌疑人张某拒不承认犯罪事实。在没有任何其它证据的情况下,王北榆带领法医多次往返现场,对现场情况及事主伤情进行仔细检查,仔细提取痕迹物证。最终,从事主刘某的身体上提取到少量的唾液痕迹,经与嫌疑人张某口腔内上皮细胞组织进行DNA比对,结果认定同一,此案通过提取微量物证成功告破,这一案例是北京市首例通过微量物证认定犯罪嫌疑人的案件。
克服困难、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
身为一名女法医师,要主持好法医鉴定所的全面工作,她心里有杆秤。但多年奔波于各类刑事现场,她欠父母、丈夫、儿子的太多了。特别是面对年迈的双亲没有尽到儿女的责任,在母亲住院期间,她每次都是匆匆而来,说上几句话就又匆匆而去。面对年幼、浅知、体弱的孩子,她从未此而影响工作。只要电话铃声一响,大多是有刑事现场。不管是寒冷,还是酷暑;不管是半夜三更,还是正当晌午,她都能够二话不说迅速穿上衣服就走。有时孩子拉着她的衣襟边哭边苦苦央求:“妈妈别走了,我害怕……”;还有时丈夫看着孩子也出于怜悯之心对她说:“北榆,你不能叫别人去吗?”但是面对丈夫、儿子的肺腑之言,面对温馨的家,她还是选择工作,毅然含泪赶赴现场。几年来,她平均每年牺牲的休息时间近八十余天。
自古忠孝两难全,王北榆对自己选择法医这个职业而感到自豪而骄傲。多年来,她在法医这个平凡而又特殊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成为平谷公安史上名符其实的先进工作者。
作者: jurgen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 |||
Copyright 2000-2025 DXY.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