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2000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一览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发布日期: 2007-10-09 17:59 文章来源: 丁香园
关键词: 诺贝尔 医学奖 得主 20年 点击次数:

1980年,Baruj Benacerraf(美国),Jean Dausset(法国),George D. Snell(美国),发现细胞表面调节免疫反应的遗传基础。
1981年,Roger W. Sperry(美国),发现大脑左右半球的功能差异; David H. Hubel(美国),Torsten N. Wiesel(瑞典),关于视觉系统的信息处理研究。
1982年,Sune K. Bergström(瑞典),Bengt I. Samuelsson(瑞典人),John R. Vane(英国),发现前列腺素及相关的生物活性物质。
1983年,Barbara McClintock(美国),发现可移动的基因。
1984年,Niels K. Jerne(丹麦),Georges J.F. Köhler(德国),César Milstein(英国),关于免疫控制机制理论的研究以及开发制备单克隆抗体。
1985年,Michael S. Brown(美国),Joseph L. Goldstein(美国),关于胆固醇代谢调控的研究。
1986年,Stanley Cohen(美国),Rita Levi-Montalcini(意大利),发现生长因子。
1987年,利根川进(日本),发现抗体多样性的遗传学原理。
1988年,James W. Black(英国),Gertrude B. Elion(美国),George H. Hitchings(美国),关于药物研发相关原理的研究。
1989年,毕晓普(J. Michael Bishop,美国),瓦慕斯(Harold E. Varmus,美国),发现逆转录病毒原癌基因(oncogene)在细胞中的产生。
1990年,默里(Joseph E. Murray,美国),托马斯(E. Donnall Thomas,美国),关于人体器官和细胞移植的研究。
1991年,内尔(Erwin Neher,德国),萨克曼(Bert Sakmann,德国),发现细胞膜上离子通道的功能。
1992年,费希尔(Edmond H. Fischer,美国),克雷布斯(Edwin G. Krebs,美国)关于蛋白质可逆磷酸化作为一种生物调节机制的研究。
1993年,罗伯茨(Richard J. Roberts,美国),夏普(Phillip A. Sharp,美国),发现split genes 。
1994年,吉尔曼(Alfred G. Gilman,美国),罗德贝尔(Martin Rodbell,美国),发现G-蛋白及其在细胞信号传导中的作用。
1995年,Edward B. Lewis(美国),Christiane Nüsslein-Volhard(德国),Eric F. Wieschaus(美国),发现早期胚胎发育中的遗传调控机理 。
1996年,杜赫提(Peter C. Doherty,澳大利亚),辛克纳吉(Rolf M. Zinkernagel,瑞士),发现细胞中介的免疫保护特性。
1997年,史坦利·布鲁希纳(Stanley B. Prusiner,美国),发现新的蛋白致病因子朊蛋白。
1998年,罗伯·佛契哥特(Robert F. Furchgott,美国),路伊格纳洛(Louis J. Ignarro,美国),费瑞·慕拉德(Ferid Murad,美国),发现一氧化氮在心脏血管中的信号传递功能。
1999年,布洛伯尔(Günter Blobel,美国),发现蛋白质具有内在信号物质控制其运送到细胞内的特定位置。
2000年,阿尔维德·卡尔森(Arvid Carlsson,瑞典),保罗·格林加德(Paul Greengard,美国),Eric R. Kandel(美国),关于神经系统信号传导方面的研究。

请点这里参加丁香园论坛讨论 >>

   作者: xiaoyan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