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1-09-19 21:29 | 文章来源: 互联网 | 点击次数: |
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肿瘤科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 大连医科大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袁理 刘基巍 燕秋
目的:分子靶向治疗在近年的临床肿瘤治疗实践中取得了突出的成效。针对肿瘤细胞膜受体的单克隆抗体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上显示出良好的效果。肿瘤细胞表面Lewis Y寡糖抗原(LeY)与肿瘤的生长、转移、恶性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岩藻糖基转移酶Ⅳ(FUT4)是其合成的关键酶。FUT4和LeY已被证实在多种上皮来源的肿瘤中表达异常升高。本实验通过使用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作用于体外生长的MCF-7乳腺癌细胞系他莫昔芬(TAM)耐药株(MCF-7/TAMR),观察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对比检测用药前后细胞FUT4和LeY表达水平的变化,初步探讨西妥昔单抗抑制MCF-7/TAMR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
方法:实验选用上皮来源的乳腺癌细胞系MCF-7,按照已有文献提供的方法诱导他莫昔芬耐药株MCF-7/TAMR作为实验对象,进行如下实验:(1)分别检测野生型MCF-7和MCF-7/TAMR耐药株细胞EGFR和p-EGFR的表达差异。(2)向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西妥昔单抗,通过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药物对MCF-7/TAMR细胞增殖的抑制情况,评价最佳药物作用浓度。(3)选用实验中测得的最佳药物浓度对MCF-7/TAMR细胞进行7天连续培养,在光镜下拍摄细胞形态照片,通过与对照组在细胞数量和形态上的比较,分析西妥昔单抗对MCF-7/TAMR细胞增殖的抑制情况。(4)用RT-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分别检测用药组和对照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基因和蛋白表达上的差异。(5)应用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细胞化学的方法检测西妥昔单抗对MCF-7/TAMR细胞EGFR以及胞内ERK1/2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6)应用RT-PCR、Western blot以及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西妥昔单抗或ERK1/2抑制剂PD98059对MCF-7/TAMR细胞FUT4和LeY表达的影响。
结果:(1)他莫昔芬耐药的乳腺癌MCF-7/TAMR细胞株EGFR和磷酸化EGFR (p-EGFR)表达增加。(2)MTT比色结果显示西妥昔单抗对MCF-7/TAMR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增殖作用,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3)加药7天连续培养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出现形态改变并且细胞数量明显减少。(4)西妥昔单抗使MCF-7/TAMR细胞PCNA合成减少。(5)西妥昔单抗抑制MCF-7/TAMR细胞EGFR和信号转导通路 ERK1/2分子磷酸化。(6)给予西妥昔单抗或阻断ERK1/2信号通路均可使MCF-7/TAMR细胞FUT4和LeY合成减少。
结论:(1)他莫昔芬耐药的乳腺癌MCF-7/TAMR细胞株EGFR和p-EGFR表达水平均增加。(2)针对EGFR的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对MCF-7/TAMR细胞株具有抑制增殖作用。(3)西妥昔单抗抑制EGFR磷酸化可阻断ERK1/2信号转导通路。(4)西妥昔单抗的抗肿瘤增殖作用与抑制ERK1/2信号转导通路引起的FUT4和LeY表达下调有关。
作者: 丁香园通讯员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