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超短期肿瘤细胞功能测定与个体化治疗预测临床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发布日期: 2011-09-19 21:32 文章来源: 互联网
点击次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肿瘤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肿瘤学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肿瘤科 张凤春 王红霞 徐迎春 唐雷 徐海燕 陈彬 杨懿瑾 刘建军

目的:研究PET/CT超短期肿瘤细胞功能测定体内药敏与个体化治疗预测的相关性。为将来的肿瘤个体化治疗提供有效的预测手段。

方法:入组9例乳腺癌患者,检查者空腹6小时以上,静脉注射18F-FDG 9.2mci,60min后行局部PET/CT检查,24小时内给预化疗,化疗24小时节点再次行局部PET/CT检查,比较化疗第一天前后的SUVmean改变值与化疗的有效率和客观控制率相关。

结果:PR 5例△SUVmean 3.398±0.473;PD4例 △SUVmean-0.7±1.1314 图.PET/CT现象,化疗前CT及PET结果A:肝内多发低密度块影,部分相互融合,最大约7.9cm×7.8cm×4.5cm,FDG代谢异常增高,SUVmax=8.1。胸腰椎及双侧多跟肋骨见异常FDG代谢增高影,SUVmax=6.6,部分病灶可见骨质破坏。次日:检查者空腹6小时以上,静脉注射18F-FDG 9.2mci,60min后行局部PET/CT现象。化疗后CT及PET结果见图B:与前日检查比较,肝脏病变SUVmax较前明显减低,SUVmax=4.1;骨骼病变SUVmax较前明显减低,SUVmax=3.6。化疗后肝脏及骨骼病灶FDG代谢较化疗前明显减低,提示该方案治疗有效。

结论:化疗第一天后24小时的SUVmean改变值与化疗的有效率和客观控制率相关,PET/CT化疗后24小时超短期SUVmean变化可能是个体化治疗预测的有效手段。

   作者: 丁香园通讯员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