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等院校康复治疗专业规划教材论证会于2006年4月21~23日深圳召开,来自全国19所高等院校(包括西医、中医和体育院校)从事康复治疗本科专业教育的专家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由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卫生部教材办公室、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中山大学和广州方凯科技发展公司承办。卫生部教材办、人民卫生出版社医药教育出版中心李向东副主任、兰南编审、孙勇编辑参加了会议。
香港理工大学康复科学系文伟光博士在会上介绍了香港理工大学多年来在物理治疗(PT)和作业治疗(OT)办学中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教材的选择,并从国际康复治疗专业教学发展趋势,对国内编写康复治疗规划教材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博士生导师燕铁斌教授介绍了国内康复治疗专业人才培训的发展及现状,并就课程设置和教材使用现状及需求作了介绍;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学院副院长、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科教处张凤仁处长介绍了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学院几年来在康复治疗专业课程设置和教材使用方面的经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南登崑教授根据多年来编写康复医学本科教材的经验并结合学科发展,就康复治疗专业教材的编写提出了一些指导性建议。
与会专家根据卫生部教材办提出的“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的“三高”标准,围绕康复治疗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教材编写展开了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讨论,并达成如下共识:
1.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随着康复治疗本科专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设并将继续开设康复治疗本科专业,因此,统一课程设置,统一教材,统一教学大纲是培养康复治疗专业高层次人才并与国际接轨的基本保证。组织全国从事复治疗专业教学的高等院校专家来编写适合国情的规划教材势在必行,完全有必要。
2.国内多年来在康复治疗专业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加上近年来一大批从***、香港等境外学成归来的康复治疗专业人才,编写一套适合本科治疗师的规划教材是完全可行的。
3.与会专家考虑到国内目前只有康复治疗专业,而没有细分为物理治疗(PT)、作业治疗(OT)、语言治疗(ST)以及矫形器和假肢(P&O)专业,且国内医疗市场目前急需物理治疗师和作业治疗师,因此,规划教材(第一版)应以PT和OT专业为主,兼顾其它康复治疗专业,如ST、P&O、心理、认知等,待时机成熟后再进一步细化。
4.与会专家经过反复讨论,同意第一版规划教材包括专业基础,专业技能及临床应用3个方面,共13本。具体名称(暂定)如下:
(1)专业基础(4本):包括功能解剖学、运动物理学、人体发育学、康复医学概论。
(2)专业技能(5本):包括康复功能评定学、物理治疗学、作业治疗学、语言治疗学、传统康复方法学。
(3)临床应用(4本):临床疾病概要、肌肉骨骼康复学、神经康复学、内外科疾患康复学(暂定名)。
5.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此套教材的编写应体现实用、可操作性的特色。在每本书末应附有比较详细、具体的教学大纲,最好能配备光碟。教材出版后最好能举办短期师资培训班,统一教学方法。
论证会后,由教材办提名,并征求部分与会专家的意见,决定成立康复治疗专业规划教材两个委员会来抓教材质量。①教材评审委员会:由南登崑教授任主任委员,燕铁斌教授任副主任委员并邀请国内熟悉本专业、具有权威性的专家参加。②教材编写委员会:由燕铁斌教授任主任委员,各册主编为委员。卫生部教材办兰南编审负责整套教材策划,委托广州方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教材的发行工作。
各册的主编和编委遴选工作于5月在全国进行,有关遴选标准将严格按照卫生部教材办制定的标准并结合本专业特点,具体条件将在两个学会网站登载并通过其他途径在国内同行中宣传,鼓励并尽量吸收全国高等院校中符合条件的中青年教师参加编写。规划教材计划2007年7月出版,9月供各高等院校康复治疗专业使用。
(燕铁斌整理)
编辑:杉杉
作者: tbyan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