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名校录取新生的过程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发布日期: 2006-10-19 06:06 文章来源: 丁香园 - 飘洋过海
关键词: 美国 录取过程 留学 点击次数:

通过“一读”的档案在经过整理、充实(新的分数、推荐材料等)之后,进入“二读”。然后,标上A(录取)、R(拒绝)、或P(可能)。如果两个官员都给 R,档案送到主任助理手中,等候决定。如果两个官员都给A,档案送到主任手里,等候批准;如果两个官员的意见不同,或都建议“P”,档案也到主任手中,由他再投一次票。三张票中,两个A或两个R的档案,一般就意味着录取和拒绝,其余的就通过由几个人组成的委员会场再讨论,作出最后决定。

那么,除了课内和课外的成绩之外,还有什么因素能影响你的入学机率吗?如果你的答案是“钱”的话,那么,金钱是如何施展它的魔力的呢?

首先是体育。在美国大学,橄榄球、篮球是所谓的“赚钱运动”。虽然常春藤球队的比赛上电视的可能性极小,但门票的收入和校友的捐献与球队的成绩成正比。常春藤球队之所以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霸主地位沦落到如今的三四流水平,主要是因为常春藤联盟不设专门给运动员的奖学金。这样一来,优秀运动员都跑到财大气粗、视体育等同于甚至高于教学和科研的公立大学去了。尽管外虞外行,常春藤联盟打起“内战”来却十分内行。矬子中拔大个,教练对运动员还是要挑选挑选的。但文武双全的人才实在不多,想要好的运动员,就得将学术标准放松放松。1997年,常春藤规定运动员最低的AⅠ不能低于该校平均AⅠ的一个标准差。这对学生数量多、成绩差距大的学校较为有利。但各校还有一些小花招,如招收一些学术成绩好的“板凳队员”,用他们来“平均平均”球队的学术成绩,以便招一些学术成绩差、但“武艺”过人的球员。

其次,校友子弟会受到优待。你可能会问,这优待校友子弟的政策,国内也有,与金钱有何干系?要知道,美国的大学,尤其是私立大学,校友捐款是学校储备基金的主要来源。而储备基金的凤资收入能占学校全部开支的五分之一左右。校友得罪不起。另外,如果一家数代毕业于同一学校,这母校的本科学院毕业生的子女,不能是侄甥;不能是兄弟姐妹;不能是孙子外孙。另外,父母之一必须是毕业于你申请的学院。如果你爸爸毕业于哈佛医学院,你申请哈佛学院(即本科学院),那你不能算是校友子弟。但你如果申请哈佛医学院时,你就算为校友子弟了。在常春藤学校,校友子弟的录取率是正常录取率的二、三倍。普林斯顿大学的本科生中, 12%是校友子弟,虽然它的正常录取率是13%,但是“子弟”则高达40%以上。1993-1996年间,达特茅茨的校友子弟录取率在40%至46%。

另外,如果有谁表示愿意捐个大楼、一个实验室、几百万现金,那他的独生子或女儿即使是“学术排名”1、2,也可以昂首阔步迈进常春藤的大门。这样的学生虽然不多(如果多的话,这个学校就会慢慢地垮了),但总让你觉得苦读十年,不如别人老爸的一张支票管用,心里不是滋味。除了有钱人的子女,名人政要的子女也格外受到照顾。这些学生的存在,对学校的知名度会有大幅度的提高,所以,尽管名人的子女不能马上带来大笔金钱,从长远来看,那好处可太大了。

除了上面这几种人之外,少数族裔学生也会被优待。少数族裔在这里仅仅指黑人、西班牙裔和印第安土著美国人,亚裔是不在其列的。这是联邦民权法案的直接或间接的结果。学校如果在这方面被黑人民权团体指摘,被联邦政府调查,那联邦对该校的研究、教学资助就可能终断,那可是生死存亡的大事,所以大学在这方面小心翼翼,力争不惹麻烦上身。因此达特茅茨的黑人录取率比校友子弟的录取率还要高,可达50%以上。这也是为什么常春藤八校黑人学生的比重那么接近(6%左右)的原因。

那么,到底有多少学生是完全凭自己的本事挤进常春藤学校的?惟一可靠的数据来自达特茅茨:60%左右。其他学校与之相差不会太远。

80年代初,有人研究了三所大学中非学术因素对录取的影响。这三所学校是:威谦斯学院、寇尔盖特学院、巴克耐尔大学。他们都是相当不错的私立学校,录取率不超过50%。从下表可以看出,少数裔和校友子弟对能否被好大学录取起相当大的作用。

非学术因素对新生录取的影响

录取机率增加的百分数 威廉斯  寇尔盖特 巴克耐尔
背景因素      
女性 0 0 1
少数族裔 53 46 51
成长环境困难 18 6 1
地域 - 10 10
当地居民 26 9 26
父母      
著名 3 3 2
教育程度高 2 0 0
校友 36 31 47
个人成就      
社区活动 3 4 7
体育 5 1 4
领导能力 3 10 7
创造才能 5 4 2
写作      
写作质量 17 7 9
内容 11 12 2
学校推荐 3 12 5
教师推荐 3 10 2
出色的面试 23 17 30

以上所介绍的,主要是对美国学生的录取过程。外国学生申请则有很大不同。首先,对美国学生,录取时不考试该申请人的家庭经济情况,以表示“有教无类”、 “一律平等”。而对外国学生,学校考虑的第一条就是该生能否付得起学费和生活费,因为绝大多数外国学生不能接受联邦的资助。因此,申请表上有一条专门问你是否需要申请资助。如果你回答“需要”,则你马上进入“另册”,而回答说“不需要资助”的学生则大致受到与美国学生相等的对待。

有人写了一本书,告诉学子进入常春藤大学的12个步骤:
1. 了解录取的要求和程序;
2. 明确你自己的长处;
3. 选择难度较大、具有挑战性的高中课程;
4. 在标准考试(SAT等)中获得好成绩;
5. 重视课外活动;
6. 了解你要申请的学校;
7. 极大限度地利用访问大学校园的机会;
8. 知道你在将被隶取的学生中是属于哪能一类的(族裔、体育、学术等等);
9. 在申请时写一篇令人拍案的好文章;
10. 计划你的高等教育财务问题;
11. 向学校推销你的长处;
12. 选择最适宜于你的学校。

以上讲的是有关本科生的录取。研究生的录取则与之有很大不同。首先,美国的职业学院(医、法、商、神学院等)多数属于研究生教育,即这些学院招收的学生必须拥有学士学位。而每个职业学院都有自己的招生、录取政策和录取班子。看一看哈佛的例子:哈佛医学院对校友子弟会网开一面,而哈佛法学院对校友子弟根本没有特殊政策。医学院和法学院在录取新生时,标准考试成绩的重要性非常之大,而哈佛神学院则根本不要求标准考试成绩(也没有)。哈佛医学院对初选过关的申请人一般要再进行两次面试,而法学院、商学院则没有面试。商学院对申请人的写作能力非常重视,在申请材料中有好些需要发挥的短文。其他学院虽然也要求写作能力,但与商学院相比,则小巫见大巫。哈佛学院(本科生院)和商学院的录取新生工作都是由专职人员负责。而研究生院、医学院等的新生录取主要由教授决定。

其次,美国大学的研究生院多数称为“文理研究生院”,以示与职业研究生院的区别。职业学院授出的学位都有自己的职业特点,如医学博士、法学博士、工商管理硕士、哲学博士等。哲学博士是文理研究生院颁发的最高学位,不管你学的是数学、物理、化学、天文、还是地理,得到的都是“哲学博士”,与“哲学”没有什么关系。文理研究生院的招生录取工作由各系负责。如哈佛有四五十个系,因此就有四五十个政策、四五十个招生委员会(三、五人不等)。文理研究生院也设有录取办公室,但几乎完全是负责材料的收发,一般对录取不起决定性作用。第三,文理研究究生院的录取不像别的学院那样对“秋季入学”这一条要求得那么死,在其他学期入学是非常可能的,尤其是你从导师的研究经费得到资助。第四,教授对录取与否起非常之大的作用。

总之,美国私立大学对挑选新生是煞费了苦心,但也乐此不疲。录取率越低,说明学校的名望和水平越高。对大学来说,有什么比名望更重要的?其次,从尖子中选拔尖子,学生成材的机率必然会高。对建立大学的名气来讲,有什么能够比造就出色人材更有说服力?


编辑:bluelove

< 上一页
分页: [1 ]   [2 ]   [3]  

请点这里参加丁香园论坛讨论 >>

   作者: 不详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