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标点,大学问--标点符号,你用对了吗?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一、中英文标点符号的差异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古书是没有标点符号的,目前汉语中使用的标点符号是参考借鉴西文的标点体系而制定的,它既保留了西文标点的主体特征,又带有与汉语语言特点相适应的特色。因而,中英文标点符号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1、汉语中的某些标点符号为英语所没有。
(1)顿号(、):顿号在汉语中起分割句子中的并列成分的作用;英语中没有顿号,分割句中的并列成分多用逗号。如:
She slowly, carefully, deliberately moved the box.
注意:类似的情况下,最后一个逗号后可加and,这个逗号也可省略--She slowly, carefully(,) and deliberately moved the box.
(2)书名号(《》):英文没有书名号,书名、报刊名用斜体或者下划线表示。如:
Hamlet / Hamlet 《哈姆雷特》
Winter‘s Tale / Winter‘s Tale 《冬天的童话》
The New York Times / The New York Times 《纽约时报》
另外,英语中文章、诗歌、乐曲、电影、绘画等的名称和交通工具、航天器等的专有名词也常用斜体来表示。
(3)间隔号(•):汉语有间隔号,用在月份和日期、音译的名和姓等需要隔开的词语的正中间,如"一二•九"、"奥黛丽•赫本(人名)"等。英语中没有汉语的间隔号,需要间隔时多用逗点。
(4)着重号:有时汉语用在文字下点实心圆点表示需要强调的词语,这些实心点就是着重号。而英语中没有这一符号,需强调某些成分时可借助文字斜体、某些强调性词汇、特殊句型、标点停顿等多种方法。
2、英语中的某些标点符号为汉语所没有。
(1)撇号--Apostrophe(‘)
(2)连字号--Hyphen(-)
(3) 斜线号—Virgule or Slash(/):该符号主要起分割作用,如It could be for staff and / or students. 也常用于标音,如bed /bed/。
3、某些符号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的形式不同。
(1)中文的句号是空心圈(。)
英文的句号是实心点(.)。
(2) 英文的省略号是三个点(...),位置在行底;
中文的为六个点(……),居于行中。
(3) 英文的破折号是(-)
中文的是(--)
二、引号的用法
这是我目前在本版疑问中发现问题最多的地方,尤其是引号与句号、逗号连用的问题。那我们看看正确的使用原则是怎样的。
引号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
1、表直接引用,一般引号冒号都用:(引号内的内容必须忠实于原文)
例: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转述大意时不用引号,冒号改成逗号。如:他说过,没有人的时候是一定要关门的)
间接引用:引文已成为说话人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分两种情况:
A. 引文结束前不需停顿,那么其后不能有任何点号。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行动写照。
B. 引文结束时刚好需要停顿,那么点号应在引号后。
黑格尔曾指出过,错误本身乃是“达到其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这是很有见解的。
2、表示特殊意义
例:更有两位虎头虎脑的青年,他们走过“天下最难走的路”,现在却静静地坐着,文雅得合闺女一般。
(“天下最难走的路”不是一般意义的路,而是两万五千里长征之路。)
3、表特殊称谓
例:老根据地人民做的鞋是“量天尺”。
4、表强调突出
例:从某种意义上说,“说”就是做。
5、表讽刺、否定
例: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6、用于某种特定的名称、简称、节日、纪念日等,
例:“五一”等。
7、表引用成语、熟语、谚语等
使用引号应注意:
(1)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倘若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又要用双引号,以此类推。
例:(一位大娘)接着解释:“收豆子、红薯的时候,獾正肥哩。肉香、油多。俗话说‘八斤獾肉七斤油’啊。”
(2)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例:我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3)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句末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放在后引号的外面。
例: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4)引文末了是问号、感叹号的,无论直引、夹引均放在引号内。
例:我们的口号是“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
他看她脸上泪浸浸的便说:“你哭了?”
引号与相关标点的误用:
1、是间接引语却用了引号。
例:小姑娘告诉我:“她的家就在附近,每天她都会看到月亮湾,看到月亮湾的珠玑,看到无数来自外地采撷珠宝的客人们。”
(引号内显然不是“小姑娘告诉我”的原话,而是转述小姑娘的话,所以引号应去掉。)
2、引号与相邻标点的误用。
例:李白的诗多豪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用了引号后,句末点号究竟是在引号内还是在引号外,关键是看引用部分是独立成句的,还是句子的一个部分。上句李白诗是完整的两句,句末点号应放在后引号内。)
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的名言,也是他自身的写照。
(引文不完整或者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后引号前的点号应放在引号外面。)
例:他看着墙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标语,暗下了决心。
(引文只是句子的一个成分,并且引文后又没有停顿,后引号前的逗号应删掉。)
例:“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大家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刺。”
(凡是在一段引语的中间插“某某说”,这“某某说”后面只能用逗号,不能用冒号。
“某某说(道、讲、问、答)”后标点滥用。其滥用的情形有以下两种类型:
(1)在引用话语间插入动作神态,其后用冒号。例如:
“他说得到做得到,”拿侬嚷道:“先生,你一生一世总得讲一次理吧。”
在一个人的话语间插入说话人的动作神态,说(道、讲、问、答)后要用逗号,不能用冒号。
(2)在话语的最后用逗号等。例如下面的对话:
他(霍永诚)问:“有事?”
“有事。”高旭初答,这两个字吐得很重,像两块石头,砸得霍永诚有些发蒙。
(在引用的话语结束后,在“说”(道、讲、问、答)之后的标点只能用句号,不能用逗号及其它标点符号。)
引用的话语结束后,句号位置不对。有两种情形:
(1)全引句,句号放在引号外。例如: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
(这是全引句,句号在引号内部。)
(2)部分引用句,句号放在引号内。例如:
抽签的结果,辩题为“儒家思想是‘亚洲四小龙’经济快速成长的主要原因。”
这是部分引用句,句号应放在引号外部。还需注意的是:句末是问号或感叹号,都应放在引号内。
冒号和引号:
1、“××说”之类放在引用的话的前边,用冒号,放在引用的话的后边或者中间,不用冒号;
2、引号前边用冒号(或逗号)的,下引号放在逗号、句号等的后边,不用冒号(或逗号)的,下引号放在前边;
3、冒号后边有作者的话,紧接着是引文,这时下引号宜放在句号之前。
编辑:bluelove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古书是没有标点符号的,目前汉语中使用的标点符号是参考借鉴西文的标点体系而制定的,它既保留了西文标点的主体特征,又带有与汉语语言特点相适应的特色。因而,中英文标点符号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1、汉语中的某些标点符号为英语所没有。
(1)顿号(、):顿号在汉语中起分割句子中的并列成分的作用;英语中没有顿号,分割句中的并列成分多用逗号。如:
She slowly, carefully, deliberately moved the box.
注意:类似的情况下,最后一个逗号后可加and,这个逗号也可省略--She slowly, carefully(,) and deliberately moved the box.
(2)书名号(《》):英文没有书名号,书名、报刊名用斜体或者下划线表示。如:
Hamlet / Hamlet 《哈姆雷特》
Winter‘s Tale / Winter‘s Tale 《冬天的童话》
The New York Times / The New York Times 《纽约时报》
另外,英语中文章、诗歌、乐曲、电影、绘画等的名称和交通工具、航天器等的专有名词也常用斜体来表示。
(3)间隔号(•):汉语有间隔号,用在月份和日期、音译的名和姓等需要隔开的词语的正中间,如"一二•九"、"奥黛丽•赫本(人名)"等。英语中没有汉语的间隔号,需要间隔时多用逗点。
(4)着重号:有时汉语用在文字下点实心圆点表示需要强调的词语,这些实心点就是着重号。而英语中没有这一符号,需强调某些成分时可借助文字斜体、某些强调性词汇、特殊句型、标点停顿等多种方法。
2、英语中的某些标点符号为汉语所没有。
(1)撇号--Apostrophe(‘)
(2)连字号--Hyphen(-)
(3) 斜线号—Virgule or Slash(/):该符号主要起分割作用,如It could be for staff and / or students. 也常用于标音,如bed /bed/。
3、某些符号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的形式不同。
(1)中文的句号是空心圈(。)
英文的句号是实心点(.)。
(2) 英文的省略号是三个点(...),位置在行底;
中文的为六个点(……),居于行中。
(3) 英文的破折号是(-)
中文的是(--)
二、引号的用法
这是我目前在本版疑问中发现问题最多的地方,尤其是引号与句号、逗号连用的问题。那我们看看正确的使用原则是怎样的。
引号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
1、表直接引用,一般引号冒号都用:(引号内的内容必须忠实于原文)
例: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转述大意时不用引号,冒号改成逗号。如:他说过,没有人的时候是一定要关门的)
间接引用:引文已成为说话人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分两种情况:
A. 引文结束前不需停顿,那么其后不能有任何点号。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行动写照。
B. 引文结束时刚好需要停顿,那么点号应在引号后。
黑格尔曾指出过,错误本身乃是“达到其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这是很有见解的。
2、表示特殊意义
例:更有两位虎头虎脑的青年,他们走过“天下最难走的路”,现在却静静地坐着,文雅得合闺女一般。
(“天下最难走的路”不是一般意义的路,而是两万五千里长征之路。)
3、表特殊称谓
例:老根据地人民做的鞋是“量天尺”。
4、表强调突出
例:从某种意义上说,“说”就是做。
5、表讽刺、否定
例: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6、用于某种特定的名称、简称、节日、纪念日等,
例:“五一”等。
7、表引用成语、熟语、谚语等
使用引号应注意:
(1)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倘若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又要用双引号,以此类推。
例:(一位大娘)接着解释:“收豆子、红薯的时候,獾正肥哩。肉香、油多。俗话说‘八斤獾肉七斤油’啊。”
(2)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例:我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3)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句末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放在后引号的外面。
例: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4)引文末了是问号、感叹号的,无论直引、夹引均放在引号内。
例:我们的口号是“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
他看她脸上泪浸浸的便说:“你哭了?”
引号与相关标点的误用:
1、是间接引语却用了引号。
例:小姑娘告诉我:“她的家就在附近,每天她都会看到月亮湾,看到月亮湾的珠玑,看到无数来自外地采撷珠宝的客人们。”
(引号内显然不是“小姑娘告诉我”的原话,而是转述小姑娘的话,所以引号应去掉。)
2、引号与相邻标点的误用。
例:李白的诗多豪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用了引号后,句末点号究竟是在引号内还是在引号外,关键是看引用部分是独立成句的,还是句子的一个部分。上句李白诗是完整的两句,句末点号应放在后引号内。)
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的名言,也是他自身的写照。
(引文不完整或者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后引号前的点号应放在引号外面。)
例:他看着墙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标语,暗下了决心。
(引文只是句子的一个成分,并且引文后又没有停顿,后引号前的逗号应删掉。)
例:“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大家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刺。”
(凡是在一段引语的中间插“某某说”,这“某某说”后面只能用逗号,不能用冒号。
“某某说(道、讲、问、答)”后标点滥用。其滥用的情形有以下两种类型:
(1)在引用话语间插入动作神态,其后用冒号。例如:
“他说得到做得到,”拿侬嚷道:“先生,你一生一世总得讲一次理吧。”
在一个人的话语间插入说话人的动作神态,说(道、讲、问、答)后要用逗号,不能用冒号。
(2)在话语的最后用逗号等。例如下面的对话:
他(霍永诚)问:“有事?”
“有事。”高旭初答,这两个字吐得很重,像两块石头,砸得霍永诚有些发蒙。
(在引用的话语结束后,在“说”(道、讲、问、答)之后的标点只能用句号,不能用逗号及其它标点符号。)
引用的话语结束后,句号位置不对。有两种情形:
(1)全引句,句号放在引号外。例如: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
(这是全引句,句号在引号内部。)
(2)部分引用句,句号放在引号内。例如:
抽签的结果,辩题为“儒家思想是‘亚洲四小龙’经济快速成长的主要原因。”
这是部分引用句,句号应放在引号外部。还需注意的是:句末是问号或感叹号,都应放在引号内。
冒号和引号:
1、“××说”之类放在引用的话的前边,用冒号,放在引用的话的后边或者中间,不用冒号;
2、引号前边用冒号(或逗号)的,下引号放在逗号、句号等的后边,不用冒号(或逗号)的,下引号放在前边;
3、冒号后边有作者的话,紧接着是引文,这时下引号宜放在句号之前。
编辑:bluelove
作者: 沙漠梭梭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 |||
Copyright 2000-2025 DXY.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