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园 | 丁香通 | 丁香人才 | 丁香会议  
 点击次数:

周清华教授:肺癌侵袭转移的逆转研究进展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发布日期:2007-09-20 15:13 文章来源:<a href="http://www.dxy.cn">丁香园</a>
关键词: 周清华 肺癌 转移 CSCO 肿瘤学大会   点击次数: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L9981细胞株转染nm23-H1基因前后“肺癌转移抑制级联”相关基因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发现nm23-H1转染能显著上调“肺癌转移抑制级联”正性相关基因β-catenic、E-cadherin、TIMP-1和CD44S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肺癌转移抑制级联”负性相关基因MMP-2、VEGF、CD44V6和C-Met蛋白的表达水平(表2, 图7、8)。

    (四) 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 转染nm23-H1 基因前后移植瘤组织中“肺癌转移抑制级联”相关基因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

    周清华等将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空载体转染细胞株L9981-pLXSN 和nm23-H1 基因转染细胞株L9981-nm23-H1 分别接种到裸鼠体内,6 周后处死裸鼠收集移瘤组织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组织中“肺癌转移抑制级联”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并比较三种细胞株“肺癌转移抑制级联”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该实验观察到L9981-nm23-H1(转基因细胞株)、L9981-pLXSN(空载体转染细胞株)和L9981 细胞株(母代细胞株)移植瘤组织中“肺癌转移抑制级联”相关基因蛋白表达水平在三组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L9981 与L9981-pLXSN 细胞株间“肺癌转移抑制级联”正性相关基因(β-catenin、E-cadherin、TIMP-1 和CD44s)和负性相关基因(MMP-2、VEGF、CD44V6 和C-Met)蛋白表达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而nm23-H1 转染能显著上调L9981-nm23-H1 细胞株移植瘤组织中“肺癌转移抑制级联”正性相关基因(β-catenin、E-cadherin、TIMP-1 和CD44S)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肺癌转移抑制级联”负性相关基因(MMP-2、VEGF、CD44V6 和C-Met)蛋白表达水平(表3)。

    (五) 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 转染nm23-H1 基因前后体外侵袭力的改变

    周清华等应用改良Boyden 法观察L9981-nm23-H1(转基因细胞株)、L9981-pLXSN(空载体转染细胞株)和L9981(原代细胞株)体外侵袭力,以探讨nm23-H1 基因是否能靶向逆转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 的体外侵袭能力。结果观察到L9981-nm23-H1 细胞株的体外侵袭力显著降低,而L9981-pLXSN 和L9981 细胞株间体外侵袭力无显著性差异。L9981-nm23-H1 细胞株体外侵袭力较原代细胞株(L9981)和空载体转染细胞株(L9981-pLXSN)下降了5 倍(表4、图9)。表明nm23-H1 基因能靶向逆转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 的体外侵袭力。

    (六) nm23-H1 基因转染对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 移植瘤肺转移的靶向逆转作用

    周清华等分别将L9981-nm23-H1、L9981-pLXSN 和L9981 细胞株分别给三组裸鼠腋下接种,每组21只裸鼠,接种细胞株60 天后处死全部裸鼠,采用平板法和组织切片方法观察所有裸鼠肺部转移灶,结果发现L9981 和L9981-pLXSN 组裸鼠肺部均有转移灶,而L9981-nm23-H1 组所有裸鼠肺部均无转移灶。该结果表明nm23-H1 基因能靶向性地逆转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 的远处转移表型(表5)。

    综上,针对肺癌侵袭转移的不同靶点,逆转肺癌侵袭转移表型的研究已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21 世纪肺癌靶向治疗研究的热点和前沿。相信随着人们对肺癌侵袭转移分子机理的更深入了解,更多的肺癌侵袭转移靶点的发现,以肺癌侵袭转移为靶点的肺癌靶向治疗,必将取得更大的进展,并会给人类最终战胜肺癌带来新的希望。

< 上一页
分页: [1 ]   [2]  

编辑: blue    作者:丁香园通讯员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