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璐璐教授:新发表的胰岛素治疗临床试验的解读和启示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发布日期: 2007-11-17 17:32 文章来源: 丁香园
关键词: 陈璐璐 胰岛素治疗 临床试验 幻灯 糖尿病 内分泌 点击次数:

近年来,随着许多大型临床循证研究的公布,胰岛素在糖尿病治疗领域的地位在不断上升,治疗观念也在不断的更新。包括UKPDS、DCCT及其后续研究EDIC(糖尿病干预和并发症的流行病学研究)在内的许多研究结果证实,早期、强化应用胰岛素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IDF指南和ADA/EASD共识纷纷指出,当患者的血糖不达标时,应尽早加用胰岛素治疗。但是,胰岛素使用中还存在许多尚未证实和解决的问题,随着胰岛素类似物的应用,胰岛素剂型和治疗方案的选择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今天的报告上,武汉协和医院的陈璐璐教授通过对近期新发表的几项大型胰岛素治疗临床试验的解读,为临床工作提供了的新依据。

胰岛素的治疗目标在于应用各种类型的胰岛素制剂,模拟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的基础-餐时模式,以达到接近生理性的血糖控制目标。2003年发表的“治疗达标”研究旨在比较在原有口服药物的基础上接受睡前注射来得时或NPH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甘精胰岛素与NPH对HbA1c的控制相似,但在达到相同HbA1c 控制的同时,甘精胰岛素组低血糖的发生率更低。2006年公布的1-2-3研究是针对新型预混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30的应用方案而设计,研究发现,每日二次或三次治疗,HbA1c 控制的控制明显好于每日一次注射,增加胰岛素注射次数并不增加低血糖发生率。我国杨文英教授也于不久前公布了其所做的多中心、随机、开放性、平行组研究,考察口服药控制欠佳的T2DM患者中每日两次或每日三次诺和锐30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这两项研究均指出,诺和锐30一天二次注射更适合传统的起始胰岛素治疗方案,一天三次注射可以作为一种简单的的强化治疗的选择。4-T研究是针对已使用最大剂量的二甲双胍和磺脲类药物血糖仍控制不佳的患者,评价加用基础(地特胰岛素)、餐时(诺和锐)、预混(诺和锐30)等不同种类胰岛素的降糖效果。第一年的研究于07年9月正式公布,在降糖效果上,餐时和预混胰岛素方案相似,并优于基础胰岛素治疗。但低血糖事件的风险和体重增加量亦较基础胰岛素高。在HbA1c水平小于8.5%的患者基础与餐时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水平相似。而HbA1c水平大于8.5%的患者,餐时或预混胰岛素对血糖的控制明显好于基础胰岛素。4-T第一年的结果也显示三组患者的达标率均不高,若HbA1c以6.5%计,达标率仅为16%,HbA1c以7.0%计,也不过39%。要达到更好的血糖控制,大部分患者都需要一种以上的胰岛素方案。因此4-T研究的后两年将观察胰岛素联合治疗的效果 。

总之,胰岛素治疗方案应个体化,在减少低血糖发生的同时使患者达到并维持个人的血糖控制目标。一般根据HbA1c,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水平,以及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等选择适合的胰岛素治疗方案。相比常规人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更接近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在疗效、安全性及方便性方面均有很大的提升,是胰岛素治疗更好的选择;基础胰岛素治疗方面,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在方便性和安全性上较NPH更优,对于病程较短、尚有一定β细胞功能的患者是一种适合的选择;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兼顾了方便性与疗效,是胰岛素治疗的重要手段,较基础胰岛素治疗更易达标,尤其是HbA1c较高、β细胞功能较差的患者;基础-餐时胰岛素通常用于那些病程较长、 HbA1c高、β细胞功能很差而需要强化胰岛素治疗的患者。

< 上一页
分页: [1 ]   [2]  

   作者: 丁香园通讯员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