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研发是一项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实践活动,真正的合成高手,是造势的高手,他能够造成一种态势,使内行觉得他必定可以得到想要的结论,只是一个时间上的问题,这些状况不仅仅来源于他有多少理论知识,具有多少经验,是否已经是他研发的这个领域的专家,而更主要的是来源于他的研究过程、所采取的措施是否合理。正如孙子兵法所说的,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
就和现在大多数人骑自行车一样,我们很多人都以它作为交通工具,但是我们学会自行车都是自发的行为,真正可以称作会骑自行车的有多少人呢,有几个人因此而受过正规训练呢?科研的训练实际上也一样,回顾我们的科研生涯,发现不论是在哪儿,科研的素质多数还是依靠自己的揣摩与环境的影响自发形成的,零星的训练是有的,但是系统的训练至今没有见过,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可以找到一个好的导师或在一个好的氛围中工作是极其重要的。
有机化学网的调查显示,大多数科研人员认为做好研发的最主要的因素为:1、查阅资料的能力,2、实验过程中应变的能力,但在研发的学习过程中,对这两项重要素质具体系统研究和训练过的又有几位呢?学校所上的那几堂文献检索课在真正的科研中如果不能经过实战训练又能够起多少的作用呢。就和“知己知彼”的战争原则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但是能够运用自如以至百战百胜的又能有几人呢。
有一个研究人员曾经问我,“你帮我看看我的实验是怎么回事,前几个月反应还好好的,一天就能完成,这几个月我没做这实验,结果现在做,反应三天仍旧有原料没反应完,工艺条件是完全一样的,重复了几次都是这样。”我说,你把实验条件跟我说一下,当他说到是室温反应时,我明白了,很可能是温度的问题。我说,“你把现在反应温度升到当时的室温看看现象。”结果,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对于有一定经验的合成人员来说,可能并不是很困难的,不过,不管合成人员的经验如何,如何通过逻辑性的方法,使问题能够必然快速地被找出,或者如果不是温度的原因,又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使问题必定可以得以发现并解决,却是我所感兴趣的,关于这方面的探讨,我会在后面的篇幅中做一些更详细的介绍。但是,有一点是很重要的,就是“观念一变,世界全变”。因此,我们还需要重新回到枯燥的一些合成观念的探讨上。
在战争中,战略上可言必胜的应该可以说不少,在战术上可说必胜的就非常少了,而在战斗中可以百战百胜的,肯定没有,但从战斗或战术的失利转化为战略的胜利却是完却可能的,这就存在一个概率问题;就和买彩票一样,概率在那摆着,只要你持续不断地买,不论你能中多大的奖,最终的结果肯定是输的。做研发也是一样,在单个项目上谈每项目必胜是不现实的,可以研发出来,但是可能会比别人慢,但是,在一个长远的发展中在这个行业中的必胜却是完全可能的。在这就涉及到一个选题的问题,我想这个问题应该是困扰我们大多数科研人员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也是我们的大学教育中所存在的最大的问题之一。
方向性的问题是最大的问题,作为研发人员,我觉得最主要的任务不是在操作,也不是设计路线,而是在选题,题目要是选得好,可以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论是在企业还是在工厂,都是一样的,选择一个可以长期从事的题目并坚持做下去,通过这个题目向外逐渐衍生到整个行业,我想是最稳妥也最理想的方式,我曾经听到过不只一个老教授叹息自己的选择,说他自己年轻的时候最可惜的就是没有在一个领域深入地做下去,今天做做这个,明天做做那个,结果最后在哪个领域也不是很有权威,其实从我们的角度来看那些老教授混得已经是很不错了,但是他们仍旧觉得他们的地位和他们的实际水平是有比较大的差异的,而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选题问题。其实在这个方面也很容易用常理来理解,在一个项目上做了一阵后,就会对这个行业有一定的了解,随着做出一些成绩,会逐渐形成一定的影响力,而这时如果不是寻思如何去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然后以获取更多的机会,而去跟风进入其他领域,必然又是一个重新开始的过程,一个别人重新认识你的过程,当这种现象重复几次后,自然,时间也就不多了,毕竟在这个世界上,天才是少数。现在企业的多样化经营战略也容易犯同样的问题。因此,我是主张将研发人员应把研发当成一个系统的过程来考虑,研发不仅仅是研发本身,而是需要考虑与研发相关的任何可以促进发展的因素。因此,研发人员不应该仅仅是在实验室内闭门造车,而是应该与在这个行业的人员(包括贸易、生产、研发人员等)建立起联系,如有可能进一步走出国门,然后从各种行业信息中寻求可以供选题的机会,我想,有时候,对你来说很可能仅仅是一小步,就会产生非常巨大的效果,因为,在这个行业中,你成为了最前沿的人,你所看到的机会要远超过没有这方面积累的研究人员,别人要出同样成果,还需要走很长一段路。
因此我建议现在还在学习期间的学生,如果有时间的话,不要只关注你的化合物的合成,去了解它的背景,它的作用,它的发展方向,谁对它感兴趣,与这个行业的人员建立起联系,扩大自己在这个领域的知名度,这样从这个领域中,你可以寻找到很多的机会。这样,你的研究才不至于仅仅是为了应付学位,而会成为你安身立命的手段。
选题问题一直是我所最看重的,是战略层面的问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题无论对企业还是对研发机构都是最首要最慎重考虑的,因为方向对了,成绩只是时间问题,如果方向错了,不论多么努力,多么有能力,也会一事无成。当然,在选题之后,进行研发的过程中,一些必要的观念和方法也是必需要训练的。
编辑:7100
作者: syn022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