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OPT研究显示: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长期控制效果优于二甲双胍或磺酰脲类降糖药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发布日期: 2007-08-16 17:36 文章来源: 丁香园
关键词: 文迪雅 ADOPT 二甲双胍 格列本脲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糖尿病 点击次数:

  据2006年12月4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ADOPT研究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初治选用马来酸罗格列酮(商品名:文迪雅)在5年内单药治疗失败的危险比二甲双胍低32%(P <0.001),比格列本脲低63%(P <0.001)。ADOPT研究结果同时在国际糖尿病联盟第19届世界糖尿病大会上公布。

  ADOPT研究纳入了4360名新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通过对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A1c的检测,发现罗格列酮在延缓血糖控制进行性恶化上比二甲双胍或格列本脲效果更好。血糖控制不良的主要原因是胰岛素抵抗的增加和β细胞功能的降低。ADOPT研究显示罗格列酮能显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与二甲双胍或格列本脲比较P <0.001),并且能降低β细胞功能损害率(与二甲双胍比较P=0.02,与格列本脲比较P<0.001)。罗格列酮治疗使得长期血糖水平得到良好控制(即糖化血红蛋白A1c<7.0%)的维持时间更长:罗格列酮治疗组为60个月,二甲双胍治疗组为45个月,格列本脲治疗组为33个月。

  ADOPT研究结果是对1998年发布的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结果的重要补充,UKPDS研究开展于噻唑烷二酮类开始应用之前,当时仅评价了ADOPT研究采用的3种降糖药中的两种,即二甲双胍和磺酰脲类。

  在ADOPT研究中,罗格列酮在随访长达6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总体上有良好的耐受性。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治疗组的停药率没有显著差异,但是格列本脲的停药率较高(格列本脲停药率为44%,二甲双胍停药率为38%,罗格列酮停药率为37%)。这种差异的产生是由于许多格列本脲治疗组患者因严重的低血糖反应而停药。严重的不良反应——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在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组均为0.8%,而在格列本脲治疗组仅为0.2%。经过5年的随访后,一般的不良反应包括水肿(罗格列酮14.1%;格列本脲8.5%;二甲双胍7.2%);体重增加(罗格列酮6.9%;格列本脲3.3%;二甲双胍1.2%);胃肠道副反(二甲双胍38.3%;罗格列酮23.0%;格列本脲21.9%)和低血糖反应(格列本脲38.7%;二甲双胍11.6%;罗格列酮9.8%)。最新的深层次分析显示女性患者在二甲双胍和格列本脲治疗组的骨折发生率比罗格列酮治疗组低(格列本脲组为3.5%;二甲双胍组为5.1%;罗格列酮组为9.3%),最常见的部位包括足和上肢骨折。男性患者骨折发生率在治疗组间无差异。ADOPT研究中观察到的骨折发生率都在女性糖尿病观察研究的文献综述和数据库资料报道的范围之内。这些证据显示老年女性2性糖尿病患者骨折的发生率增加。

  据华盛顿大学医学院与VA Puget Sound医疗系统教授Steven Kahn博士和伦敦大学国王医学院糖尿病与代谢病学教授Giancarlo Viberti博士介绍:“ADOPT研究结果为早期使用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了依据。这是第一项长期研究证实罗格列酮在延缓进行性血糖控制恶化,以及维持更长时间的正常血糖水平上优于二甲双胍或格列本脲——这两种处方药是目前最常用的口服降糖药,应用罗格列酮控制血糖,对糖尿病的核心损害的长期疗效也有提高,包括显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和保护β细胞功能。”

  葛兰素史克公司心血管与代谢疾病药物发展中心高级副总裁Lawson Macartney博士称:“有了ADOPT这项大型国际研究的结果,我们便拥有了初治应用罗格列酮的依据,并且这种治疗策略优于当前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标准治疗。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支持将联合应用罗格列酮作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石,因为这样使得患者在长期血糖控制中获得益处,而ADOPT研究的结果是对它的重要补充。”

ADOPT的研究背景:

  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包含了许多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如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下降等。之前进行的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证实,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在15年的随访期间,HbA1c水平及空腹血糖水平进行性升高,表明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性衰竭。随着糖尿病病程的进行性发展,口服降糖药将不能控制血糖水平,为了维持较好的血糖控制,许多糖尿病患者常常需要加用胰岛素治疗。因此,选用能延缓2型糖尿病病程进展和保护β细胞功能的药物为糖尿病治疗所必需。

  UKPDS研究显示:二甲双胍、磺脲类和胰岛素治疗都可在短期内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但是不能预防β细胞衰竭和进行性血糖控制恶化。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联合应用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将使得患者在长期血糖控制中获得益处。因此研究者设计研究来比较罗格列酮、二甲双胍和格列本脲单药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病程<3年)血糖控制和延缓2型糖尿病病程的影响。

请点这里参加丁香园论坛讨论 >>

   作者: cplamst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