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教授《细菌脓毒症防治和脓毒症动物模型建立》讲座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发布日期: 2006-07-31 20:11 文章来源: 丁香园 - 临床试验及药理讨论版
关键词: 周红 第三军医大学 动物模型 细菌脓毒症 讲座 点击次数:

    周红教授

    女,1964年11月生。第三军医大学药理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药理学会化疗药理学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322重点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专家库国家级专家,军队药品审评专家信息库成员。《四川生理科学杂志》常务编委,《重庆医学》、《解放军药学杂志》、《中华医药卫生》、《局解手术学杂志》、《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编委,国外SCI杂志《Journal of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Therapeutics》、《Biochemical Pharmacology》和国内SCI杂志《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药学学报》审稿人。2004年被评为总后“科技新星”,2005年被评为第三军医大学“教学明星”、获得总后育才银奖、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三类。曾经及正在承担国家和省部级以上课题15项,科研论著120余篇。

    主要科研方向:抗炎和抗感染药物药理学、中药抗炎和抗感染作用物质基础的研究

    国外SCI论文目录:

    1.Wang Jun, Zhou Hong, Zheng Jiang, Cheng Juan, Liu Wei, Ding Guofu, Wang Liangxi, Luo Ping, Lu Yongling, Cao Hongwei, Yu Shuangjiang, Li Bin, Zhang lezhi.Antimalarial artemisinin synergizes with antibiotics to protect against lethal live Escherichia coli by decreasing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release.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 2006; 50 (7):2420-2427 

    2.Liu Wei, Zhou Hong, Zheng Jiang, Ding Guofu, Cao Hongwei, Wang Liangxi, Lu Yongling, Li Bin, Luo Ping. Decreased intracellular TLR9 confers hyporesponsiveness of RAW264.7 cells to subsequent CpG ODN challenge. International Immunopharmacology 2006;6:935-946 

    3.Guo Yibin, Zheng Jiang, Zhou Hong, Lv Gengfa, Wang Liangxi, Wei Guo, Lu Yongling. A synthesized cationic tetradecapeptide from hornet venom kills bacteria and neutralizes lipopolysaccharide in vivo and in vitro. Biochemical Pharmacology 2005; 70:209-219

    4.Lv Genfa, Zheng Jiang, Zhou Hong, Zheng Yimin, Wang Liangxi, Wei Guo, Huang Ming, Jiang Donglen, Wei Lizhao. The screening and isolation of an effective anti-endotoxin monomer from Radix Paeoniae Rubra using affinity biosensor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Immunopharmacology 2005; 5:1007-1017 

    5.Zheng Jiang, Zhou Hong, Wei Guo,Gong Xiaoyun, Lu Gengfa, Lu Yongning, Xiao Guangxia. A synthetic peptide derived from bactericidal/permeability increasing protein (BPI) neutralizes endotoxin in vitro and in vivo. International Immunopharmacology 2004;4(4):533-543 

    6.Zhou Hong, Zheng Jiang, Wang Liangxi, Ding Guofu, Luo Ping, Lu Yongling, Pan Wendong and Wang Minghai. Chloroquine protects mice from challenge with CpG ODN and LPS by decreasing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release. International Immunopharmacology 2004;4(2):223-234

    学术专著:

    主编学术专著:《治疗药物与分子药理学研究进展》2004年 四川大学出版社

    副主编学术专著《化疗药理学与临床应用研究新进展》 2002年 四川大学出版社

    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其中3项已授权

    科研奖励:内毒素拮抗措施的实验研究。2002年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获奖人

    专长介绍:

    
1.在国内首先开展细菌基因组DNA在细菌脓毒症中作用的研究,建立了细菌基因组DNA和CpG DNA攻击小鼠和大鼠的急性动物模型;

    2.明确抗疟药物氯喹和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对细菌脓毒症的防治作用及其作用的可能靶位,建立了更为接近临床的细菌脓毒症模型;

    3.在国内首先开展抑制性寡核苷酸药物防治细菌脓毒症的研究;

    4.中药抗炎和抗感染作用物质基础的研究。

   讲座主题:细菌脓毒症防治和脓毒症动物模型建立

    讲座内容:

    1. 大鼠脓毒症模型建立后,通过何指标来区别不同大鼠的严重程度?如何判断预后及治疗干预?有何标准?
    答:细菌基因组DNA和LPS是导致脓毒症发生的主要致病因子。基它们可通过激活哺乳动物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诱导TNF-α、IL-1、IL-6等多种致炎细胞因子释放,引起脓毒症的发生。动物的死亡率和促炎细胞因子如TNF-alpha的水平是判定脓毒症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判断预后及治疗效果仍然是观察死亡率和细胞因子如TNF-alpha等的水平,如果能观察组织的病理变化更好。

    2. 您使用抗疟药物氯喹和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防治细菌脓毒症,疗效怎么样?您使用的是单方还是复方呢?
    答:疗效挺好的。我们目前使用的是单方。

    3. 我对动物模型的建立很感兴趣,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您建立的细菌脓毒症吗?
    答:细菌脓毒症模型有好几种,例如使用致炎因子LPS、CpG DNA来诱导,或使用鼠盲肠结扎—穿孔(CLP)。而且脓毒症模型也有急性和慢性之分,可根据需要及实验条件选择。我们建立的细菌脓毒症模型包括小鼠、大鼠和兔子脓毒症模型,具体请参考我们已经发表的文章,那里有详细的描述。

    4. 在新药研发中针对治疗细菌脓毒症的新药筛选可以考虑哪几个方面?中药方面还有哪些具有明显的开发意义的? 
    答:针对细菌脓毒症发生的各个环节理论上均可以考虑,但是目前已经证实无效甚至有害,一般措施包括抗LPS抗体、抗TLR4抗体、抗细胞因子疗法等。

    5. 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仪器设备、动物及设施)才能建立较为稳定的细菌脓毒症模型?
    答:动物生存环境好,动物个体差异小的高等级动物,无须其它特殊条件。

    6. 您使用抗疟药物氯喹和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防治细菌脓毒症,疗效怎么样?您使用的是单方还是复方呢?
    答:疗效挺好的。我们使用的是单方。

    7. 中药如何作用于小鼠?氯喹和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采用类似于人体的给药方式?氯喹和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防治细菌脓毒症疗效是如何判定的?要是复方那要如何确定其真正有效成分?
    答:① 我们使用的氯喹和青蒿素均为单体,按照临床给药方式给药(您可以阅读我们的文章,再学习一下药典,剂量根据相关公式进行换算);② 如果使用中药,可以按照您设计的给药途径给药,在急性动物实验中,动物的存活率是最直观的指标;③ 如是复方,需要拆方或进一步分离各组分或单体,通过离体或在体实验确定有效组分或单体。

    8. 关于LPS导致急性肺损伤的模型,判定造模成功应该选用那些指标和标准? 还有,很多文献报道对大鼠按5mg/kg或8mg/kg给LPS,均造模成功。可是我按照这个量尾静脉注射给药,血气变化不明显,肺湿干重比也没有变化。LPS的溶解可以用生理盐水吗?很多文献中没有提到。
    答:① 关于LPS仅导致急性肺损伤的模型,我们未开展。但是在全身脓毒症模型中,动物也发生急性肺损伤,我们主要观察动物的组织学损伤,其它指标也可以,您可以阅读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钱桂生教授课题组的文章;② 我们实验中观察到,不同品系和饲养条件下的大鼠对LPS的反应相差极大,所以,其他实验室的条件仅供参考,一般条件需要您自己摸索。③ LPS可以用生理盐水溶解。但我强烈建议您使用无热原水,可储存,但用前超声振荡。

    9. 2003年JCI的一篇综述说,LPS诱导的脓毒症模型不能有效模拟临床细菌脓毒症的发病,请问您的看法?如果使用LPS诱导的脓毒症模型做“细菌脓毒症”的实验研究,国内的核心期刊承认吗?
    答:上述观点部分对。细菌脓毒症的发生可以在有菌和未出现细菌两种情况下出现,前者很好理解,后者主要出现在严重烧/创伤病人,在细菌未从肠道移位前,LPS已经进入血液并触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将LPS诱导的脓毒症模型作为实验工作的一部分,并进行深入的体内外机制研究,国内外杂志均认可。如果作为新药研究,建议增加有细菌引起的脓毒症模型。

    10. 如果使用CLP诱导的脓毒症模型,实验组动物需要常规注射抗生素吗?我想用一种药物(非抗生素)干预脓毒症,使用CLP诱导的脓毒症模型,实验动物应该如何分组?为什么? 
    答:① 在CLP模型中,抗生素的使用非常重要且需非常慎重。CLP模型动物可以出现细菌和毒素均进入血液的情况,大鼠的耐受力很好,使用强力有效的抗生素,可能会使动物恢复健康,其它措施的效果被掩盖了,所以若使用抗生素先摸索一下,注意选择抗生素;② 在已建立的CLP模型基础上,分组应该包括CLP模型组、药物(非抗生素)干预组(包括不同剂量药物组)、抗生素干预组、不同剂量药物(非抗生素)+抗生素干预组。

    11. 动物小鼠和大鼠的选择有何不同?
    答:Balb/C和清洁级Wistar很好,当然要根据你们的实验条件,先摸索一下条件。

    12. 细菌脓毒症的治疗一直是个棘手的问题,虽然不断有新的理论和新的治疗措施被提出,但临床治疗效果总是没有显著的提高,您如何看待细菌脓毒症的治疗的发展趋势?
    答:细菌脓毒症的治疗有成功的例子,如活化蛋白C,但活化蛋白C有其缺陷。因此,我认为提高脓毒症治疗措施的研究在于进一步深化对细菌脓毒症的认识,拓宽研究范围。

    13. 关于脓毒症动物模型的建立,文献上报道最多的无非是盲肠结扎穿刺和内毒素注入法,您认为这两种模型那一种更贴近临床,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模型。
    答:盲肠结扎穿刺法更贴近临床,使用细菌直接攻击模型也很贴近临床。

    14. 内毒素预处理对于治疗内毒素血症有没有临床可行性?
    答:您认为谁能预期他自己会何时患病?

    15. 对于动物模型,由于动物和人对疾病、药物的耐受性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请问内毒素剂量与脓毒综合征(全身炎症综合征、脓毒症、严重的脓毒症、脓毒性休)相关性,药物剂量的选择(临床人的剂量,还是根据耐受性增加剂量)以及治疗效果的评判标准是怎样的?
    答:全身炎症综合征、脓毒症、严重的脓毒症、脓毒性休克不同的概念,脓毒症、严重的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是病程的严重程度和阶段。如果我理解正确的话,您指的是治疗脓毒症的药物剂量吧,现在除活化蛋白C外,无真正针对脓毒症的药物,因此我也无法预测。

    16. 现在多数动物模型建立采取内毒素静脉或腹腔注射引起无菌性炎症的方法,请问两者的内毒素剂量及效果如何,有没有差别,哪一种更好,而且,我看文献时发现,多数文献对造模后模型的筛选避而不谈,请问采用什末标准来筛选模型?
    答:内毒素静脉比腹腔注射效果好。建立模型的金指标是动物的死亡率,建立LD90的死亡率模型最好,根据动物情况和内毒素的质量摸索剂量。


编辑:7100

请点这里参加丁香园论坛讨论 >>

   作者: 周红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