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重美教授《慢性胃炎与胃癌》讲座答疑现场全文实录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发布日期: 2006-01-11 19:09 文章来源: 消化内科讨论版
关键词: 鲁重美 慢性胃炎 胃癌 点击次数: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搜狐健康聊天室。
   各位网友大家晚上好,非常高兴大家来到搜狐健康访谈间,今天邀请来的是北京协和医院党委书记,内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鲁重美教授,欢迎大家关注胃癌和慢性胃炎疾病的话题,在访谈之前,先和广大的网友打声招呼,由于时间有限,可能不能一一解答到,可能在陆续以后的时间解答到,今天主要谈的是慢性胃炎和胃癌的话题,非常欢迎鲁教授,先和网友打声招呼吧。

鲁重美:第一次来到搜狐网站,各位网友晚上好。昨天晚上已经对你们提的问题进行了准备,我觉得两个小时的时间非常有限,今天可能就慢性胃炎与胃癌和幽门螺杆菌的有关问题和大家聊一聊。

主持人:这边网友已经非常活跃把自己的问题全部都提交出来了。因为之前在丁香园网站登出了您来搜狐健康做客的消息,有非常多的问题。目前研究胃癌的因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癌前病变等等的因素,而这种癌前的状态当然比较仔细一些,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残胃炎、恶性贫血胃体有显著萎缩者,少数胃溃患者,胃肠化和不典型增生等,从你们研究的结果分析以上因素中哪个是主导因素或者说哪个是决定性的因素?

鲁重美:到目前为止,胃癌的发生是多病因、多阶段,它可以治刚才说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细胞的异常增生,胃黏膜细胞的凋亡,现在定义为胃癌的前期病变主要还是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不典型增生,肠胃是因为各种原因,有溃疡病、外伤、出血,切掉部分功能,肠胃的胃癌发生,在肠胃里是10%。要说哪个是主要因素,可以说如果这个家族他有胃肠道癌的家族史,也许遗产因素占了比较重要的位置。
   
实际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间,很多病人都是因为有症状来就医的,我们做检查可以发现他是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轻中重的典型不典型增生,南方叫异型增生。我们曾经对北京市的300左右萎缩性胃炎进行了十几年的随访,癌变率不是很高,通过十几年的随访,也找出了重点的随访对象,一个就是全胃的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主要是靠病理诊断,不是最主要的依据,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主要靠病理。另外萎缩性胃炎全胃是我们重点随访的对象。关于胃窦现在比较松一些,另外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是结肠型的。中到重度的不典型增生,南方叫异型增生。在临床上面见到一些萎缩性胃炎,经过分析是低酸或无酸的患者,也是我们重点的随访对象。
   
另外对于有胃息肉、胃溃疡和有胃的手术史的病人,不光是胃出血切掉一些胃,肠胃发生癌的机率比正常的要高,所以把慢性萎缩性胃炎全胃的、萎缩性胃炎和结肠型肠上皮化生的,有中度不典型增生的,萎缩性胃炎低酸和无酸的患者,然后是胃溃疡和胃息肉,这些病人是我们重点的随访对象。
   
幽门螺杆菌和胃癌的关系正在密切的研究之中。但是最近十几年的研究来看,幽门螺杆菌可能参与胃癌发生、发展的起始阶段,现在我们只能这么说,就是说幽门螺杆菌的病人一定会得癌,现在下这个结论还太早。

主持人:这边有一个叫寻常百姓的网友比较关心消化道肿瘤的方向问题,请您谈一谈目前和今后消化道的治疗机制和未来方向怎么样?

鲁重美:消化道肿瘤是胃癌发病率在下降,明显地下降。食管癌和肝癌是持平的,胰腺癌和结肠癌在上升。现在我们协和的研究重点是胰腺癌早期诊断,因为胰腺癌早期几乎没有症状,一旦发现它有症状都是晚期了。我们已经做了几百例的胰腺癌,其中早期胰腺癌按这个标准直径小于2公分只有一例,而且这个病人是因为癌灶的周围有坏死,最后切下来在病理上是两公分算是早癌,所以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很困难,我们做了临床和基础方面很多的研究,企图从尿液、粪便、血液和胰液这方面RAS
P16进行检查。但是非常遗憾,到目前为止没有重大突破。胰腺癌是消化系统愈后最差的癌也可以说是全世界范围内。所以我觉得刚刚这位大夫提的研究方向,在我们来说,现在胃癌一直在做没有放松,结肠癌,胰腺癌在上升,这两个是我们的重点。其中有一个胰腺协作组,消化内科,外科的普外,还有放射科的胃肠组,B超的胃肠组,病理的胃肠组,组成了胰腺协作组,从70年代末期到现在,我们取的名字叫胰腺门诊,每个星期四下午三点半在胰头壶腹区疾病,当然这中间还是胰腺癌是最主要的。

主持人:他还想了解目前胃癌化疗的现状还有前景。

鲁重美:非常抱歉,整个消化道的肿瘤,对化疗都不是很敏感,远不如肺癌和妇产科的一些肿瘤,比如绒癌、卵巢癌。现在用的主要是5氟尿嘧啶为主的方案,有一定的疗效。除了化疗以外,现在还有免疫治疗,这个理念就是同时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很多种抗癌剂的生化调节,有化疗药作用于血管的,有叶酸,以其获得更轻的抑制不良反应。用MTX+5FU+CF(亚酸钙),现在是血管掐断,没有血供的。利用肿瘤代谢的必须物质给阻断,现在这方面治疗很热门。

主持人:有网友问基层医院没有去查幽门螺杆菌,是不是所有的检查都得查HP值吗?

鲁重美:你们医院能做胃镜吗,能做胃镜就能查HP。查HP现在大概有将近五种方法,第一个是胃镜,第二个可以做银染,第三个就是抽血查HP抗体。第四个做C13或C14的呼气实验。C13和C14是金标准,有的地方没有高压液相做不了C14,我们医院用的是福建三明的,快速的产生银色的变化,很快也很便宜,大概就五块钱。只要做胃镜就可以做快速尿素酶反应,可以还原,有这个功能。产生四种颜色,黄颜色的,红颜色的,如果被还原,有说明它胃里有,但是有一个缺点快速的和银染是局灶性的,但是C13呼吸实验是金标准。很多医院快速可以做,而且很便宜。

主持人:谈到这里,您刚才也谈HP是胃癌里一个重要原因,那么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和胃癌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

鲁重美:85年以后发现胃里面有细菌,叫幽门螺杆菌,将近20年,都是消化领域研究的热点,我觉得在基层做这个临床研究也是很有前途的,做的流行病学调查,也可以做研究。这20年的研究成果,幽门螺杆菌跟胃炎大概90%和100%的关系,比例很高。跟消化性溃疡之间,十二肠球溃疡是80%,跟胃溃疡是60%到70%,但是跟癌的关系到现在为止所有的这方面的科研工作者是采用比较慎重的态度。流行病学这个公式成立以后,幽门螺杆菌和癌症都有关系,就是所有的幽门螺杆菌都要治,第一次治不了,第二次治,第三次治。不光是医疗费贵,抗生素用上去还有负作用。2005年6月份在大连召开的慢性胃病的学术会议上讲HP参与的胃癌发生发展的起始阶段。
   
主持人:刚才鲁教授回答也回答了寻常百姓刚刚提出的两个问题,请寻常百姓看一下鲁教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主持人:有一位丁香园的网友,说在您的文章《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萎缩性胃炎酸分泌与杆菌定植的关系》中提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低酸和萎缩明显影响胃窦、体部HP的定植,在这里,您能否简要解释一下他们之间的关系。

鲁重美:这篇文章是我们研究生做的题目。要说到这里不能不讲到幽门螺杆菌这个细菌的特点,它是一个唯厌氧的,能够在酸性环境里生存的唯厌氧的,在酸的环境里生存的细菌。以前认为胃里没有细菌的,细菌到胃里被杀死到了,到85年澳大利亚学者发现确确实实有这个细菌,叫幽门螺杆菌,最开始在幽门发现的,后来发现在胃底和胃体里都有,而且现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淋巴瘤。如果低酸就会影响到酸机,有一定的环境,每一种细菌有最适合的环境适合他生存,萎缩性胃炎不是说胃缩小了,而是胃里面的分泌盐酸的壁细胞,分泌胃蛋白酶主细胞数目减少,这个叫萎缩菌,分泌胃酸的壁细胞核分泌胃蛋白酶的主数目减少,酸的数目就减少了,PH值很高1到2,甚至3到4,人吃的东西先在胃里面消化,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参与食物的初步消化,而且酸性的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小肠里面,可以促进胰腺的分泌,共同组成消化液。同样酸少了,细菌生存的环境改变了,定植少了,实际说幽门螺杆菌主要是破坏胃表面那层糜液,破了以后就渗到那里,酸弄进小破口,酸从黏液里渗透到里面,溃疡、糜烂都是这样的原因造成的。这种病人酸少了,觉得上腹有点胀,消化不良。

主持人:有网友问,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规范治疗以及最新进展?

鲁重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一般来说我们针对它发生的机理,所谓萎缩我刚才说过就是分泌盐酸的壁细胞和分泌胃蛋白酶的主细胞数量减少。原因不是很清楚,酸少了,补充点酸,有的病人并不缺酸的,为什么说前胃炎,就是主细胞和壁细胞主要分布到胃体,所以胃炎影响到胃体以后,病人上腹胀,这种病人可以喝点醋,吃点酸奶,这个根据病人的情况,不是根据胃镜来判断的。显微镜下看得黏膜层变薄,就是固有膜增厚,有壁细胞核减少,黏膜肌增厚,这是我们诊断的病理性胃炎。   在治疗上都是对症的。

主持人:有没有一些最新的进展能够告诉这位网友。

鲁重美:在治疗方面,据我所知有一些中药增生平,但是我觉得哪个没有很好的循证医学,因为它是灶性分布的,你只是取得这一块是萎缩性胃炎了,你下次再取,可能再旁开一公分,可能灶性功能不是萎缩性胃炎,这个很难掌握,在治疗萎缩性胃炎可能得到客观、准确的循证。

主持人:慢性胃炎治愈以后,有没有得到胃癌的可能性?

鲁重美:就我们寻访的病人以后,可能用一些药以后,光吃药,我们也跟病人讲,因为胃酸减少,胃蛋白酶减少,所以他吃东西注意要吃一些容易消化的,使胃的负担减轻,给他一点酸性的东西,我们诊断,有的病人并不缺酸,那你吃了酸会很难受,注意饮食,有时候给他一点酸性的食物或者酸奶。以前我用过增生平都没有什么疗效,但是我们觉得可以缓解症状,这样交代给病人以后,往往使萎缩性胃炎是比较静止,因为以前为什么中国人胃癌极少,以前中国温饱没有解决的时候,老百姓吃的东西很粗糙,高粱那些东西,尤其西北比较贫困的地方,在中国北方有很多,现在老百姓生活好多了,吃大米、白面,可是另外问题的出来了,结肠癌上来了。胃癌少了,明显地少了。原来胃癌发病率低,现在是肺癌第一。胃癌在前三名,明显地下来了。

主持人:幽门螺杆菌的阴性患者需不需要抗炎治疗?

鲁重美:针对幽门螺杆菌不需要。

主持人:还有一位网友想请教一下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能否逆转,是人们历来比较关注的热门话题,请问这方面的最新进展?

鲁重美:只能一点点采集部分,这个点有的时候是稍微有一些误差的,即便大弯小弯,胃底胃窦,都会有误差,有针对性的补充一些酸或者注意中药治疗,注意饮食,容易消化,可以使它静止。至于肠化生,我的硕士生做这个问题,我曾经定点地采胃窦,胃窦大弯小弯,胃体大弯小弯,随着年龄的增大,肠上皮化生跟年龄呈正相关,对抗损伤的表现,肠上皮化生一定是胃癌前期病变吗?我又做了免疫组化染色,在镜下胃黏膜出现杯状细胞,结肠型肠化和胃癌有关系。结肠型肠化的病人也成为我们随访的重点,我们追踪随访的重点一年一次。

主持人:有网友问慢性胃炎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鲁教授可否介绍一下HP根除的适应征?

鲁重美:病人来医院看病首先是上腹部不舒服,我们常常有对病人进行检查,同时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检查,同时有胃炎的,我发现很多病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病人上腹疼,这个疼跟幽门螺杆菌什么关系不清楚,他还是有些表现,尤其是胃窦胃体的黏膜颗粒状发红的病人几乎100%跟幽门螺杆菌有关系,我们如果有胃炎的,有溃疡病的,或者是有息肉的,现在越来越重视这块,这个病人如果疼的话,可以给他进行抗溃疡治疗的同时给他用三联或四联PPI加两种抗生素。有一周疗法或两周疗法。我本人喜欢两周疗法,两周疗法主要要求病人的依从性比较好。一周疗法就是吃药的时间短一点,但是药物剂量大,病人常常有些不舒服。三联、四联,85%的病人能够痊愈。怎么判断他根治呢?必须是停药以后,一个月来做胃镜下面取活检,做快速或做银染。以前我还做培养,但很难培养出来。

主持人:这样的病例多吗?

鲁重美:最开始几年我们做,到后来太费时间了,阳性率极低。你如果停药以后三联或四联疗法一周或者两周以后,停药一个月再做这个检查,如果是阴性就是根治了,不是实验以后马上检查。
主持人:这边还有一个问题,临床经常遇到胃镜诊断为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患者,应用PPI部分症状缓解,部分未缓解,既然黏膜有萎缩,应用PPI是否合适?是否对这类患者均应做胃液分析,据胃液分析结果决定是否应用PPI?谢谢。
鲁重美:实际上HP为阳性的,不一定为萎缩性的,溃疡病也是,好多,两周疗法也没有什么,看把谁是主要矛盾,强阳性有些病人很高的,还是应该这个跟幽门螺杆菌有关系,虽然现在没有明确的结论,但是因为他的症状很重,疼,不舒服。单纯的抗溃疡治疗不好,不治幽门螺杆菌,萎缩性胃炎情况下还有胃病,看他疼,总是不舒服,溃疡治疗后愈合后又复发,复发了又愈合,反反复复。

主持人:有网友问,如何进行慢性胃炎的监测?

鲁重美:根据随访的重点,如果是中度或重度不典型增生,我们随访很密切,三月到半年都复查,一旦发现中到重度不典型症状就是胃癌,就得近期复查。

主持人:正好谈到这个话题,是否您建议所有镜下重度不典型的患者都进行慢性胃炎的手术。

鲁重美:可能就是癌了,现在在中国还是手术切除,在日本他们有些外科医生开展内镜下黏膜切除,但是一定要搞准,一旦诊断重度不典型增生就是原位癌,最好在这之前做一个超声内镜来检查病变侵犯到哪一层。如果就局限在黏膜层,可以用黏膜切除,否则就用手术了。

主持人:因为鲁教授刚刚您提到日本的技术,这边正好有一个日本的网友。他正在日本学习,感觉日本的早癌内镜下治疗普及和规范。单就技术来说,并无特别复杂之处。我想请教鲁教授国内EMR的现状和相对滞后的原因,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鲁重美:这个技术我们协和没有开展,开展这个技术要有外科做坚强后盾。关键就是要判断这个病变在黏膜层还是侵犯到黏膜下层,在黏膜层我们就可以做。否则可能造成癌症播散。

主持人:这位网友问第二个问题现在有研究提出胃癌的机制:HP炎症的长期慢性刺激导致组织干细胞恶变,请问您如何看待这种新观点?

鲁重美:我看了最新的报道,HP到目前为止还是可能仅仅参与了胃癌发生、发展的起始阶段。

主持人:网友丁香园战友rosy?cheek请问您慢性胃炎、胃癌内镜检查的新进展。

鲁重美:放大内镜、超声内镜还有荧光内镜。但是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大夫对这些病变的识别,这也很重要,有时候马虎遗漏一点病变,有的早期胃癌表现就是糜烂或者是像地图状的发红或者发白的区域。

主持人:这边有网友现场的问题说对于胆汁引起的慢性浅表性胃窦炎HP阴性,现在目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是什么,硫糖铝加吗丁啉目前能否算是比较合理的疗法?

鲁重美:你对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诊断一定要很有把握,因为我们在把镜子插进去的时候,病人往往都有剧烈的恶心,这样的话,有些病人胆汁就可以反流到胃里。如果在黏液池里看到很多的胆染的黏液。结合病人的临床情况,我们可以对症地用一些药,不一定就是硫糖铝和吗丁啉。

主持人:丁香园的网友想问的问题是为什么胃镜下要常规活检,一般的浅表性胃炎活检似乎意义不大,只会增加交叉感染机会,请问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鲁重美:我们没有规定胃镜一定要常规活检。但是如果你是在做随访一些病人或者有些科研的需要,你可以这么做。另外我们曾经观察一个病人,活检一次不到24小时就恢复了,完全长上了,所以我觉得活检不可能造成交叉感染。也许是你活检前消毒不好,可能是人为的。肝炎或者HIV阳性的,镜子都要分开。

主持人:他是一个从事普外工作的,因为专业关系对消化内镜肝胆和胰腺疾病比较感兴趣。想问一下内镜和手术治疗的二者的结合。

鲁重美:在协和医院,内镜、胃镜、ERCP和结肠镜等都是我们消化内科医生操作的。由于内镜的应用,临床上有一些疾病由外科治疗改为内科的内镜下治疗,比如说总胆管结石,我们在内镜下行乳头切开取石。如果病人有胆囊结石,又有总胆管结石,就可以做手术,一起拿掉。也可以腹腔镜下做胆囊切除,然后总胆管的石头是在内镜下取。在有的医院ERCP和内镜下取石是外科医生来做的,但是据我所知外科医生更喜欢做手术,不喜欢做镜子,要以每个医院和每个大夫的情况来决定。

主持人:因为这边还有很多网友对胃癌的早诊比较感兴趣,请鲁教授在这边跟大家稍微谈一下关于胃癌目前最新的一些关于早期诊断的进展。

鲁重美:我觉得胃癌早期诊断就是一个刚才说了放大胃镜,超声内镜,然后荧光内镜,医生的经验很重要,要仔细识别,现在还没有一滴血能诊断胃癌的。

主持人:一开始您也提到很多关于胃癌化疗的前景,这边还有一位网友,因为是基层医院的医生,就觉得很多的临床病例证明对于体质差的病人进行化疗,是劳命伤财的,是否值得化疗。

鲁重美:早期胃癌没有淋巴结转移,不用进行化疗。我刚才也说过现在消化道肿瘤对化疗不是特别敏感,现在远没有肺癌和妇科肿瘤的化疗那么敏感。我觉得对胃癌的病人每个人要个体化,如果经济情况比较好,可以化疗加支持疗法。如果这类病人经济情况差,你可以用国产的5FU类。同样的5FU差异很大,用铁氟龙就比较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标准,这跟经济情况绝对有关系。

主持人:有一位网友想问一下 
脑梗塞需要用阿司匹林,病人有胃出血,有人认为仍然用阿司匹林,此时加胃黏膜保护剂,请问是否可用胃黏膜保护剂,是否可以选用。

鲁重美:这种病人在治疗上是有矛盾的。你可以用低分子肝素皮下给,不用口服阿司匹林。胃里面还可以用一些止血药之类的。

主持人:有网友说,对于幽门螺杆菌根除三联和四联的方法,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由于甲硝唑的耐药性导致根除失败率在逐渐上升,想问一下在甲硝唑的应用方面有什么见解?

鲁重美:甲硝唑对于幽门螺杆菌的治疗还是很好的药,比替硝唑好。当然是饭后服用,副作用小一些。我可以向你们推荐一个药,这个药很便宜,就是痢特灵,这个药是0.1,一天三次。患者不妨试一试。

主持人:对一些反酸上腹不适的病人,做胃镜检查,常常诊断为慢性胃炎。病人感到痛苦,有没有对这些症状有一些好的药物治疗方法?

鲁重美:首先你要做胃镜把诊断搞清楚,是什么原因。他是器质性的还是功能性的,因为有些人爱生气、易紧张或者过度地悲伤,过度地兴奋,都可以引起上消化道的一些症状。如果是这样一些原因,除了给他一些对症性的药物以外,还要把原因找出来,给一些对症治疗。如果这个病人是由于比方食管裂孔疝或者是食管裂孔功能障碍,或者胃炎,有糜烂和溃疡,那你就对因治疗。

主持人:临床上有时将慢性胃炎和功能性消化不良做“同义词”,请问HP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需要进行HP功能治疗吗?

鲁重美: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能等同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我们也常常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炎的病人常常有上腹疼痛,抗HP治疗以后,症状就缓解了,在这种情况下根除HP还是必要的。

主持人:有个网友问,慢性胃炎的病人有时是不是要加一些抗焦虑,抗抑郁的药?

鲁重美:焦虑和抑郁的病人常常伴有消化道的症状,如果经过一些检查,没有发现胃肠道的器质性病变,还要结合病人的临床情况,我们要先判断他是不是有焦虑或者抑郁,可以先给病人测试一下抑郁和焦虑量表,然后给一些抗抑郁和焦虑的药。当然这一部分病人的心理、生理治疗也很重要。

主持人:有一个问题是如果诊断为慢性胃炎,是否立即开始治疗?

鲁重美:病人来都是有一些症状的,你对症治疗就可以了,他说反酸就给碱性的药物等,他说上腹疼如果内镜下诊断为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就可以给他一些治疗。中国的老百姓总惦记着吃药,好像不给他药吃,就没看病似的,这个时候给他一些中成药,没有什么副作用的中成药。他有时候觉得大夫给我吃药了,我的病就会好。这里面有些心理因素。

主持人:这里有一个药理学专业的网友,我的家乡安徽桐城胃癌发病率很高,请问这是与本土的生活方式还是水质有关?他还想请问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是否存在地域性的差异?

鲁重美:你说安徽桐城胃癌发病率很高,是与当地的生活方式和水质有关,需要做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我见过雍和宫里的喇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很高,因为他们老吃供果,食物不太新鲜。

主持人: 
有网友问我们在临床上曾遇见许多病人,胃镜检查是慢性胃炎,经根除HP、抑酸、保护胃粘膜以及对症等治疗,但患者就是上腹嘈杂不适应症状无缓解(已排除其它疾病),这样的病人如何治疗?

鲁重美:如果能够除外器质性病变,不妨给他一些心理、生理方面的治疗。
因为胃的一些症状常常跟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密切相关。

主持人:有网友问对于慢性胃炎的病人,我们经常建议病人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而不是一点也不吃,比如有的人很喜欢吃辣椒,不吃不行的,这样可以吗?

鲁重美:在有症状的时候,劝患者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果症状缓解了,也可以吃。这和气侯环境有关,南方有一些地方比较潮湿,如湖南、四川、江西、湖北,都很喜欢吃,但是北方要吃多了辣椒,就容易上火。

主持人:对于有些特别消瘦的慢性胃炎病人食欲很差,如何提高患者的食欲?

鲁重美:给他一些胃蛋白酶或者是一些开胃的药。

主持人:有网友问您对于胃镜下所到之处无炎不在这个问题怎么看?

鲁重美:在临床上病人都是有症状来看病的,所以我们做胃镜的时候常常给他一个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诊断,有时候也写上上消化道未见异常。在除外其他一些器质性病变以后,我们临床医生心里要有数,给他一些没什么副作用的药或者给他一些解释。

主持人:关于内镜方面的,我们都知道,肿瘤的传播途径中有一条是血源播撒,在我们做内镜碰到怀疑胃癌,肠癌的时候一般要通过钳取标本,病理确诊,在这个过程中,能不能造成血源播撒?

鲁重美:这种可能性很小,一方面你取活检以后,病理诊断为癌,这种病人很快就要手术了。如果各方面情况不允许他手术,应另当别论。

主持人:HP根除后复查仍是阳性,但临床症状消失,请问还需要再次根除吗?

鲁重美:HP根治后复查仍是阳性,一种是HP有耐药性,第二是病人的依从性不好,他没有按时服药,所以效果不好。我们在协和一般在半年内不再重复抗HP治疗。半年后视病人情况再决定。我常常劝病人吃大蒜,有文献报道大蒜也能够抗HP。

主持人:口腔溃疡是不是慢性胃炎的一个外在表现?另外,每天早晨起床时口腔异味是否也跟胃炎有联系?

鲁重美:建议他查一查是否有免疫方面的疾病,比方说白塞氏病,做一做自身抗体、ENA、双链DNA等。口腔溃疡跟慢性胃炎好像没有关系,不是注意饮食能够改变的。

主持人:由于时间的关系,不可能涵盖所有网友的问题,如果大家对这方面问题还依然有兴趣的话,可以继续通过搜狐网或者是丁香园论坛,还有《中国医刊》,《中国临床医生杂志》,继续和专家进行沟通,今天鲁教授的发言将在中国医刊上刊登,请广大网友关注,今天非常感谢鲁教授到搜狐健康给丁香园网友回答了这么多问题,也感谢人民卫生出版社期刊分社对我们工作大力支持。再次感谢鲁教授。再见。 

请点这里参加丁香园论坛讨论 >>

   作者: 丁香园专家讲座系列活动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