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手术能否同时行双侧颈深丛阻滞?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发布日期: 2005-08-15 19:34 文章来源: 麻醉疼痛专业讨论版
关键词: 颈部 甲状腺 手术 麻醉 颈丛 点击次数:

专业书籍:双侧深丛阻滞如果发生双侧膈神经阻滞极易导致呼吸困难,在老年体弱者更易发生,因此双侧深丛阻滞应该慎用或禁用.

ysda』:

1。我们自己的直接经验是宝贵的,但是毕竟一个人和几个人的临床例数和经历是较少的,不能够代表全貌。尽管楼上有人提到3000例的大数,没有客观总结,不知道妙处在那里?那也只是一般水平而已。
2。在楼上帖子中,凡是主张双侧深丛阻滞的同行们,还没有看见有发生声嘶、膈肌瘫痪、心脏交感神经阻滞、误注蛛网膜下腔阻滞等并发症的报道?因为我是过来人,所以不相信这种只讲优避谈劣的报道。是不科学态度!3。阻滞双侧颈丛,不是“敢与不敢”、“本领大小”的问题,还是以尊重“教科书”的意见比较妥当,同时也表示你对病人有“慎重对待”、“尊重科学”的心理素质。病人安全第一!第一!

『西门吹血』:

对于ysda 先生以上的说法提出部分质疑,是的,医学是尊重科学的,我们不能因为某种方法有风险就不用,这反倒是不讲科学的态度,我提出实施双侧阻滞是充分考虑了各种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的,并非是"只讲优避谈劣",同时我又查了一下教科书,再次确证了我的想法,仔细观察,谨慎使用,我觉得 才是最主要的,也就是说要掌握好适应症,不是没有原则的使用,这就和硬外一样,不是所有的病人都可以选择的一样,所以我认为没有必要一棍子打死,但是在实施中的确如教授经常教导的一样,一定要掌握解剖,阻滞方法,,适应症,可能出现问题及如何处理等等,只有掌握这些,我们才能一帆风顺。
以下是我在以前的回复中的内容,愿与您商讨:"不知道各位看的是什么书?我所看到的是:双侧深丛阻滞如果发生双侧膈神经阻滞极易导致呼吸困难,在老年体弱者更易发生,因此双侧深丛阻滞应该慎用或禁用.
因此在临床上要能恰当的判断病人的情况,如果情况允许的话,建议采取下列方法:先采取一侧深浅丛阻滞,观察15分钟到20分钟(我们一般观察20分钟),如果不出现膈神经阻滞情况(以观察霍纳征为主),即行对侧深浅丛阻滞,然后手术开始.一般都可以满足要求 "

ysda』:

1。一侧颈深丛阻滞,观察20min无问题,再阻滞对侧颈深丛,这只是一种你在密切观察下的“改良”方法,含有临床研究性质。我认为在你有目的这样去做,不是不可以,完全可以,做好一切急救处理。但是,暂时还不宜推广。因为,同样一种方法,有经验人与无经验人同样去做,总的效果可能是不会一样的,安全性也不一样。这里确实存在着“风险”问题,不能不予慎重对待。“谈优避劣”是泛指,因为我看的投稿文章多一些,有此感受而已。

2。颈深丛阻滞,仅仅观察 Horner‘s综合征是不够的,必须观察膈肌动作(C2脊神经发出)和喉返神经。我仔细观察过一侧深丛阻滞后的病人,发生一侧膈肌瘫痪,以及发声异常的病人不是个别,局麻药用量稍大,发生机会越多,表现说话稍费力,吸气时阻滞侧胸壁下部无动作,深吸气时仍然毫无动作,病人自觉胸部有点闷,需要吸氧。

此时,我会非常严肃地告诉我的学生,不能做双侧颈深丛阻滞。但是,可以一侧颈深丛、浅丛同时进行,另一侧只做颈浅丛阻滞,安全第一,不必担风险的。

3。一侧深丛阻滞,双侧浅丛阻滞,手术中只是在处理甲状腺上、下极及其相应动静脉时,出现牵拉痛问题,必要时请手术医师先进行局部血管旁神经封闭以后,再去分离甲状腺上、下极及其相应的动静脉,效果蛮好。再者,在处理气管前的甲状腺岬部时病人会些许呛咳,施行颈深浅丛阻滞都不能避免呛咳反应,系刺激气管所致,好在处理时间不会太长。

英儿』:

1 颈丛神经由C1-4脊神经前支组成(C1为运动神经),每一神经出椎间孔后从后方越过椎动静脉在各自的横突间连结成束至横突尖端,特别是在第四颈椎横突处更为集中,离开横突后分为浅从和深从,浅丛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穿出深筋膜并向上和下方分布于颌下和锁骨以上的整个颈部、枕部区域的皮肤和浅层组织,而深支分布于颈前和颈侧的深部组织。
2 颈丛阻滞适用于颈部浅表或较深部的手术,对于难以保持上呼吸道通畅的手术禁用颈丛,双侧颈深丛阻滞时有可能阻滞双侧膈神经和(或)双侧喉返神经而引起呼吸抑制,特别是年迈体弱者,因此双侧颈深应慎用或禁用。个人认为既然教科书上有说明,我们还是不用的好,如果非要用可先阻滞一侧,观测10-20分钟如没有膈神经和候返神经征象再打另一侧比较保险。当然麻醉中最关键的还是一些抢救设备的准备,如果真的出现呼吸不好给予面罩给氧可解决问题,但我们为什么要自己给自己找难受呢?
3 我们颈丛做得不少,个人的经验可用较低浓度大容量的局麻药比如0.25%布比卡因或罗比卡因40ml,用改良法,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先打一边颈深(10ml),再打两边颈浅,打颈浅时可在颈阔筋膜下向上、内、下呈扇形封闭各用5ml,这样做效果都不错。另外打深丛时针尖略向下并找准横突尖可避免入蛛网膜下腔,反复回抽无气、血、液再注药。
4 颈丛阻滞后可能由于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的抑制,可引起血压升高,特别是甲状腺手术更为多见,应引起重视,手头应准备些药物如艾司络尔、尼卡地平等。
5 另外辅助用药尽量不用咪唑安定(如要用应小量),因为可引起舌后坠使呼吸不好管理,可用阿片类药和氟哌定等,这些药的好处是术中可唤醒,呼吸道也比较好管理。

请点这里参加丁香园论坛讨论 >>

   作者: <a href="http://www.dxy.cn/bbs/post/page?bid=51&sty=1&age=0">麻醉疼痛专业讨论版</a>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