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管治疗后双下肢无力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发布日期: 2006-10-08 17:32 文章来源: 丁香园
关键词: 骶管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 双下肢无力 疼痛诊疗 点击次数:

网友[marke72]:

9月9日患者电话告知,症状有所减轻,肌力已经有所恢复。但是仍然不放心患者,嘱其第二天来院静脉用药时告知医师。

9月10日周天患者静脉点滴后,诊室检查患者,体检发现:双下肢肌张力仍然较高,肌力较前有所恢复,肌力3-4级之间,双膝反射、跟腱反射亢进(+++)同前次检查,双髌阵挛阴性,双踝阵挛阳性(++),

难道患者上运动神经元有损害??

胸椎或者颈椎有问题?


再次急诊胸椎MRI,顺便平扫一下颈椎,陪同MRI发现,在T 8-10水平明显的一个硬膜外占位!!!T1等信号,T2高信号,增强后强化明显,椎管狭窄,胸髓受压明显,周围软组织轻度肿胀,骨质信号异常!!

9月11日周一:ECT:T 8-9椎体放射性浓集灶,骨癌转移灶或者原发灶。

即刻转入脊柱外科进行进一步处理。

1、双膝反射、跟腱反射亢进和双踝阵挛阳性提示何种疾患的存在?

2、针对此患者,为何简单的骶管治疗会加重原发疾病的临床表现?

强化影像

网友[ttys]:

说起来真丢人,资料中已有“双下肢肌张力高,肌力三级。双膝反射、跟腱反射亢进(+++),双髌阵挛阴性,双踝阵挛可疑(+-),双巴氏、克氏征阳性(+)。双侧T12以下深感觉浅感觉(针刺觉)迟钝,深感觉减退。”我竟然没有想到上位神经元损害的问题,主要是被粘连性蛛网膜炎的想法给遮住眼睛了。不过,从这个病例可看出,详细的体格检查是多么的重要。

针对此患者,为何简单的骶管治疗会加重原发疾病的临床表现?

胸椎节段的占位已经使脊髓的代偿能力达到了极限,但还未失代偿,椎管内压力尚能维持正常或稍高(如果是转移癌造成的占位,其压迫是渐进的,因此椎管内压力即使增加了,也是逐渐增加的,在一定程度内是可以代偿的)故临床症状不明显,椎管腔内短时间内注入20 ml液体,造成椎管内压力骤升,造成急性的脊髓压迫和缺血,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种情况的发生机制有点像颅内压的变化规律。

骶管注射造成椎管内压急剧增高的现象我曾多次遇见,表现为注药时和注药后腰骶部胀痛、头痛、一过性失明、意识模糊、恶心呕吐、低血压、心动过缓等,可能因为没有合并高位的椎管内占位病变,上述症状均为一过性,未经处理均在几分钟至半小时后恢复正常。

我现在在进行硬膜外腔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已不再使用骶管注药。我一般采用病变间隙的小关节内侧缘入路,穿刺成功后注入消炎镇痛液5 ml,内含得保松1支,2%利多卡因2 ml,效果远较骶管好,而且安全性高,副作用少,可以从根本上避免大容量液体对椎管内压力的影响,从而避免发生上述并发症。


网友[marke72]:

2006年9月8日周五下午体检患者,心中已经比较迷惑,尤其是对于:双下肢肌张力高,肌力三级。双膝反射、跟腱反射亢进(+++),双髌阵挛阴性,双踝阵挛可疑(+-),双巴氏、克氏征阳性(+)。心中第一个反应就是:肯定存在脊髓受压的问题?不然不会有广泛的“双侧T12以下深感觉浅感觉(针刺觉)迟钝,深感觉减退”和前面的体征,那么,会不会操作导致的硬膜外血肿?患者有没有血管解剖的变异?当时的确没有想更深一步的关于腰段脊髓以上的病变!毕竟,这些症状的发生,恰恰是发生在进行骶管治疗以后,那么,首要的任务必须要排除本科室操作所致的问题! 就立刻想到做了腰椎MRI!事后看看自己,的确诊断的视野比较狭窄!从这一点来看,作为一个医师,开阔的诊断思路是何等的重要!尤其面对一些比较巧合的病例!而此刻,恰恰是考验一个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的时刻!

所以,lix战友的意见:第一次检查时就是典型的上运动神经员损害的表现,你却没有做相关检查,而是去查腰椎mri,是典型的对病人不负责任。虽然比较直接,也不无道理!但是,我做了腰椎的MRI难道不也是一种针对性的检查吗?

诚然,自己对神经系统体检阳性意义的价值还是没有把握好!所以,这个病例实际上对于我们疼痛专业,对于大部分的非神经内、外科专科医师可能都是一个提醒:注意体征后隐藏的疾患!尤其有巧合的诱因史!常常会扰乱正常的诊断思路!

相信对于对于外伤或者腰椎穿刺损伤等情况下的病例,大部分战友都可以做出正确的诊治!


编辑:西门吹血

< 上一页
分页: [1 ]   [2]  

请点这里参加丁香园论坛讨论 >>

   作者: marke72 等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