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以及临床实验室设备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许多地方相继建立了一些独立医学检验中心,集中为大众提供一些相关的检测服务,那么独立医学检验中心的前景会如何呢,它会不会逐渐取代医院检验科呢,以下是部分丁香园站友的一些相关讨论:
huake :
网上丁香园主发表了关于我国独立临床检验(病理)中心的建设,很有感触。
本人现正在澳大利亚的一家私立独立临床检验(病理)中心进修,下半年还要去一家公立临床检验(病理)中心学习。有一些看法:
1.不要一提到独立临床检验(病理)中心就认为是私立,实际上澳大利亚无论是公立和私立都是相对独立的。都对外开放,在同一水平上竞争。
2.大医院设临床检验(病理)中心,除了一些特别的宏观管理外,检验科主任是独立的法人代表(好像是总公司下的分公司),其对检验科全面全权负责。
3.我国要想让独立临床检验(病理)中心的建设走的快的话,需要做一些政策上的工作如:
a 严格的实验室准入制度,并一视同仁。这样,那些小医院、门诊就会因为要建设一个合格的检验科需要大量投资,以及管理等,会逼其放弃,这样就有利于正规独立临床检验(病理)中心的建设。不限制不符合规范的,对符合规范的实验室就不公平。这一点至关重要!
b 收费标准的内涵要改革,要设立标本采集费、检验入门费(澳大利亚收费标准中),这样就能让标本采集人员的劳动得到补偿,入门费的设定为标本的运输费用作了补偿,想想看,一次只做一个小项,如果按单项目收费,运输费可能都不够!
c 全国统一的收费标准,已有另贴发表,这样有利于大型检验管理集团运作。
d 另外标本采集中心应相应要认证。
e 国家对临床检验(病理)要进行宏观管理(将另文介绍澳洲方法),对中心的定位、服务半径、检验总收入、法律法规(如不准与医务人员分成)都要进行有效控制,防止新的恶性竞争。
f 网络化一定要跟上,便于政府监管。
seasheep :
我觉的现阶段独立临床检验(病理)中心的建设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有利也有弊,好的方面是对一些医疗资源进行整合有利于保证检测质量,进行监管,同时也可以避免浪费;但另一方面不好的地方就是它不利于患者的就医,要是患者在医院看完病后,再到临床检验(病理)中心去检查,等结果出来后,再到医院看病开药,这样岂不很麻烦?
lone_king :
采集标本由专业的物流公司操作,按要求送到专业的独立实验室,结果通过数据库管理,实现网络化及数字化,利用安全的网络传输,传到发出申请单的各家大小医院。
以上条件在目前许多中心城市均以具备,可以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标!
也就是电子商务在检验医学的应用!
作者: 丁香园站友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