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青年医师迅速成长之我见(5):浅论科研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发布日期: 2007-01-08 11:11 文章来源: 丁香园
关键词: 神经内科 青年医师 科研 点击次数:

首先肯定的讲,优良的临床技能是立足于医院的根本。但是,科研是要搞的。搞科研的过程可以加深临床的理解,同时也会教会我们自己怎样看待别人的文章和报道。文章水平和篇数也是绝大多数医院考核人才的指标。

我们青年医生往往顾及临床工作而不暇,谈及科研往往觉得是以后的事情。不然,许多德国的临床医生,在35岁以前完成了sci20分的文章发表,而他们的毕业年龄平均为28岁。当然,他们都有背后老板的经济支撑。

我们没有科研经费,怎么办?除了研究生期间有由实验出文章机会,是否还有其他机会?

我有一些初步的看法,和大家一起讨论。

1、不久的将来,中国将可以在实验室论文方面达到一定水准,但总体差距很大,因为经济上无法跟一些科技强国相比。在研究生期间要确实根据经费水平争取发表高水平的文章,但有时不得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2、我们的优势仍然存在:大量的病人。绝大多数国外医院不能达到我们的病例数水平。我们的人种迥异于西方,所以在人种学上,有一些优势吸引西方杂志编辑的眼球。一些临床资料的收集不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只需要病人做一些常规检查;资料总结只需要人力,而我们有人力。所以,我认为我们的方向在于临床研究。

3、论文的发表有很多种形式,不见得一定是大规模的随机双盲试验才能发表,也不见得一定是论著,许多brief communification,short report,observations可以作为我们的开山之作,而这些同样对于我们有效,文章的发表主要取决于idea,此外对于杂志题材的熟悉也很重要。

4、归根到底,临床科研的基础来源于我们的阅读,因为对于杂志栏目的熟悉,idea 的来源都来自阅读,丁香园有着丰富的资源,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有了idea,有了对于杂志栏目的了解,我们就可以尝试开始进行临床科研:从idea开始,从辛苦的收集,整理临床资料开始。

5、文献的阅读应该从中文起步,但迅速转为英文文献阅读,未来肯定要与国际接轨,我这里的德国医生很少发表德语文章,基本都锁定英文期刊。建议大家去丁香园的科研和文章发表栏目访问一下。


编辑:ache

请点这里参加丁香园论坛讨论 >>

   作者: 风起的时候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