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捷说书(三):给制剂研发一点帮助-《可注射缓释制剂》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发布日期: 2006-07-07 20:34 文章来源: 丁香园
关键词: 阿捷说书 缓释制剂 制剂研发 点击次数:

    这段时间,大家对于新药研发的方向有热烈讨论,很多战友提到剂型创新的问题,这本书对大家应该有所帮助。

    与《药物安全性评价》一样,这也是《国外药学专著译丛》之一。但当时丛书名迟迟没有确定,印刷厂也在催,所以直接出版,没有印上丛书名。但整体设计风格是完全一样的。

    最初看到这本书时,其书名“sustained-release injectable products”让我误译为“缓释注射剂”,后来才发现不合适,应该说“可注射缓释制剂”比“缓释注射剂”更准确。

    郑俊民先生在“译者的话”中特别说明,“可注射缓释制剂主要通过局部注射途径给药,用于局部、靶位和植入,其技术质量要求和标准与静脉注射不同。这本书的内容以可注射缓释制剂为主,也涉及静脉途径的缓释制剂。”(大意)

    国外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十分成熟,不少已经通过FDA。覆盖的药物类别也不少,包括止痛药、激素、蛋白质类、疫苗和心血管类,说明这不是一种单一的技术手段,而应该有比较广的应用的前景。而书中的内容大多都来自已经成功的的例子,其参考价值当然远超实验探索阶段的猜想。

    这本书的内容,包括基础、原理、技术、事例、毒理与生物相容性、兽用药物、中试、质控、法规。几乎是全景式介绍。这是老外作书的一大特色,即多学科协作、大兵团作战,与其科研风格相一致。而在国内,所谓同行共同编写,其实还是药化找药化、药理找药理,多是连横,少见合纵。而这一结果更造成大家自说自话,上下游的结合常常变成限速步骤。扯远了。

    这本37万字的专著,动用的作者可谓豪华。全书25位作者,几乎全是80年代就得到博士学位,意味着他们的工作经历基本都有20年。而且,他们的专业包括药物传递、化学工程、有机、高分子、药理、生物材料、制药、生物医学、药物化学、药剂、兽医、生物,让人不得不叹服老外强大的学科融合能力。在译者方面,也毫不逊色。郑俊民主译,三位在美国及加拿大工作的华人学者协助部分审稿,法规部分请了药监局注册司审查,兽药部分请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审查,郑先生治学之严谨可见一斑。

    本书的文字在同类作品中也是突出的。“人们厌烦注射给药,我清楚地记得孩提种牛痘时,可怕的针头触及我上臂时产生的刺痛。”这是全书的第一句话。

    在新药研发举步维艰的时候,希望本书能给大家一些思路。正如书中所说:这些创意能够“使病人和医生获益,制药公司获得利润,说明其在经济上的运作是有充分根据的。它是人人都能盈利的产业的一部分,这是天赐的权利。”

    可注射缓释制剂:2005年9月J.西尼尔,M.拉多米斯基(英)主编,郑俊民等译,B5开本,精装,ISBN号:7502574336,化学工业出版社,58.00元。

编辑:7100

请点这里参加丁香园论坛讨论 >>

   作者: 阿捷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