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和抗血栓概念的讨论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发布日期: 2006-05-29 16:44 | 文章来源: http://www.dxy.cn/bbs/post/view?bid=22&id=6216282&sty=1&tpg=4&age=0 |
关键词:
抗凝![]() ![]() ![]() ![]() ![]() ![]() ![]() |
点击次数: |
ysjgslz :抗凝作用与抗血栓作用概念上区别是什么?两者形成机理有何不同?能否理解为抗凝是降低正常血液循环的凝结度、抗血栓是对已经形成的血栓发挥溶栓作用?低分子肝素药理作用上抗Ⅹ因子作用基本等同于普通肝素,而抗Ⅱ因子作用仅相当于普通肝素的1/2-1/4,因而宣传为抗栓作用强、而抗凝作用不如普通肝素,难道凝血和血栓形成的凝血因子不同吗?敬请这方面的专家释疑谢谢!
jackie_zhou1283 :
1.两个概念:
抗凝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凝固过程的凝血因子,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抗血栓作用:主要是通过降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而限制血栓增大和溶解血栓。
2.肝素作用原理:肝素的抗凝机制在于可与血浆中的抗凝血酶Ⅲ(AT-Ⅲ)及凝血酶同时结合成三者复合物,AT-Ⅲ是一种a2-球蛋白,为XⅡa、Ⅺa、Ⅸa、Ⅹa、和ⅩⅢa和凝血酶等含丝氨酸残基蛋白酶的抑制物,它对 激活的凝血因子 有抑制作用,但不能溶解已形成的栓子。因此,在正常情况下AT-Ⅲ起到抗凝的作用,肝素与AT-Ⅲ结合后则大大加强了后者的抑制凝血因子的作用。故肝素是通过凝血过程的多个环节而发挥作用,但其中以抑制Xa为主,且在低浓度时即可产生作用。
小剂量肝素:仅需与血浆中的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不需要与Xa结合成三者复合物,就可以灭活Xa。分子量越低,抗凝血因子Xa活性越强,使抗血栓作用与致出血作用分离,降低了肝素的抗血栓作用而降低了出血的危险。
ysjgslz :不好意思,还是没有理解。既然抗血栓作用主要是通过降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而限制血栓增大和溶解血栓完成的。那您的解释中好像没有谈到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对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有何影响,更难理解抗Ⅹ活性与降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之间的关系。望进一步赐教。多谢了,恕我愚钝。
jackie_zhou1283 :
关于凝血机制:Ⅹ活性与降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之间的关系如下:
凝血酶是处于关键位置,需要Xa-Va-Ca(离子)-磷脂复合物将其从凝血酶原激活。活化后的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四聚体)从N-端脱下四段小肽,余下部分即为纤维蛋白单体,在ⅩⅢa和钙离子作用下,纤维蛋白单体相互聚合,形成不溶于水的交联凝块。此外凝血酶还可使血小板活化提供更多的凝血因子相互作用的有效膜表面,使凝血过程不断加速。所以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都不直接作用于纤维蛋白或者纤维蛋白原,通过对凝血酶及Xa的抑制,同样可以控制和抑制血栓。(我上面提到的抗血栓作用的概念稍有不足!)
ysjgslz :
十分感谢您耐心的解释。实在不好意思,我还是没有完全明白。我是临床医生出身,药理知识浅薄呀。请容我将问题再表明一下:
我主要想搞明白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药理区别。前者抗Ⅹa活性为主、抗Ⅱa活性仅相当于普通肝素的1/2-1/4,因而宣称低分子肝素抗血栓作用强而出血风险大大降低。我本人不解的是:抗Ⅹa活性也是通过抑制凝血酶原激活为凝血酶发挥抗凝血作用的,如何通过降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而发挥抗血栓作用的?如果说抑制凝血酶原激活为凝血酶发挥抗凝血作用的也就是在发挥抗血栓作用,那么普通肝素通过同等强度的抗Ⅹa活性和抗Ⅱa活性,抗凝作用以及抗血栓作用都要比低分子肝素强了?
简言之,为什么抗Ⅹa活性意味着抗血栓作用?而普通肝素同等强度的抗Ⅹa活性和抗Ⅱa活性就意味着抗凝血作用?容易理解的是普通肝素的出血风险大,因为它作用于凝血瀑布的2个主要因子(抗Ⅱa活性+抗Ⅹa活性)。也容易理解低分子肝素出血倾向大大减少,因而它只作用于凝血瀑布的1个主要因子(抗Ⅹa活性)。难于理解的是:为什么抗Ⅹa活性为主就意味着抗血栓作用?而普通肝素同等强度的抗Ⅹa活性和抗Ⅱa活性就意味着抗凝血作用?(我现在的理解还是抗Ⅹa活性也是通过抑制凝血酶原激活为凝血酶、也就是类似于抗Ⅱa活性发挥抗凝血作用)
问题浅薄愚蠢,见笑了。还请明示!顿首
jackie_zhou1283 :Good question!共同学习!
heparin:(1)作用于thrombin。主要是通过AT-Ⅲ实现,后者与thrombin通过Arg-Ser肽键相结合,形成AT-Ⅲ-thrombin复合物而使酶灭活,heparin可以加速这一反应上千倍。
(2)作用于凝血因子:heparin与AT-Ⅲ结合后使后者构型改变,活性部位暴露,可以迅速与Ⅱa、Ⅺa、Ⅸa、Ⅹa、Ka、纤溶酶等结合,并抑制这些因子,heparin通过AT-Ⅲ灭活Ⅱa、Ⅸa、Ⅹa时,必须同时结合AT-Ⅲ和这些因子。
LMWH:由于分子链较短不能与AT-Ⅲ-thrombin同时结合成复合物,仅主要针对Ⅹa发挥作用,也即没有heparin灭活thrombin的作用,保留thrombin的活性,出血可能性减小!LMWH抗凝血因子Ⅹa活性/抗凝血活性比值为1.5-4之间,而普通heparin为1左右,LMWH分子量越低,抗凝血因子Ⅹa活性越强,且LMWH抗凝血因子Ⅹa活性T1/2比heparin长,使抗血栓作用和致出血作用分离,保持了heparin的抗血栓作用而降低了出血的危险。
(我上面表述也多有不足之处,致歉!相信现在可以明了了吧!)
ysjgslz :哈,惭愧地都不好意思问了。症结是没搞清楚抗血栓作用与抗凝血作用概念的区别。认为对凝血瀑布链上的凝血因子的影响都属于抗凝血作用(无论是抗Ⅹa还是抗Ⅱa),而抗血栓作用是对纤容系统的作用。所以不明白抗Ⅹa与抗Ⅱa对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有什么作用以及区别?
jackie_zhou1283 :一.就如我在以上所说的“抗血栓作用定义”是不全面的,应该换为“血栓溶解(药)作用”。其实抗血栓作用是个很广的定义,下面几类药都可以达到这样的作用:(1)作用于凝血因子类的肝素类,香豆素类(2)作用于纤溶酶原的纤维蛋白溶解药(3)作用于血小板的抗血小板药,有很多啦。
二.如果你把抗血栓作用仅限在作用纤溶系统,那怎么解释低剂量阿司匹林抗血栓作用呢?它是作用在血小板cox的。
三.抗凝与抗血栓:在你看来这两者是孑然不同的效应,是互为排斥的。我在上面提到,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都不直接作用于纤维蛋白或者纤维蛋白原,而是通过对凝血酶及Xa的抑制达到抗凝,亦即效果上达到抑制血栓形成或是控制血栓再发作用。
编辑:xgj821
jackie_zhou1283 :
1.两个概念:
抗凝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凝固过程的凝血因子,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抗血栓作用:主要是通过降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而限制血栓增大和溶解血栓。
2.肝素作用原理:肝素的抗凝机制在于可与血浆中的抗凝血酶Ⅲ(AT-Ⅲ)及凝血酶同时结合成三者复合物,AT-Ⅲ是一种a2-球蛋白,为XⅡa、Ⅺa、Ⅸa、Ⅹa、和ⅩⅢa和凝血酶等含丝氨酸残基蛋白酶的抑制物,它对 激活的凝血因子 有抑制作用,但不能溶解已形成的栓子。因此,在正常情况下AT-Ⅲ起到抗凝的作用,肝素与AT-Ⅲ结合后则大大加强了后者的抑制凝血因子的作用。故肝素是通过凝血过程的多个环节而发挥作用,但其中以抑制Xa为主,且在低浓度时即可产生作用。
小剂量肝素:仅需与血浆中的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不需要与Xa结合成三者复合物,就可以灭活Xa。分子量越低,抗凝血因子Xa活性越强,使抗血栓作用与致出血作用分离,降低了肝素的抗血栓作用而降低了出血的危险。
ysjgslz :不好意思,还是没有理解。既然抗血栓作用主要是通过降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而限制血栓增大和溶解血栓完成的。那您的解释中好像没有谈到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对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有何影响,更难理解抗Ⅹ活性与降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之间的关系。望进一步赐教。多谢了,恕我愚钝。
jackie_zhou1283 :
关于凝血机制:Ⅹ活性与降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之间的关系如下:
凝血酶是处于关键位置,需要Xa-Va-Ca(离子)-磷脂复合物将其从凝血酶原激活。活化后的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四聚体)从N-端脱下四段小肽,余下部分即为纤维蛋白单体,在ⅩⅢa和钙离子作用下,纤维蛋白单体相互聚合,形成不溶于水的交联凝块。此外凝血酶还可使血小板活化提供更多的凝血因子相互作用的有效膜表面,使凝血过程不断加速。所以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都不直接作用于纤维蛋白或者纤维蛋白原,通过对凝血酶及Xa的抑制,同样可以控制和抑制血栓。(我上面提到的抗血栓作用的概念稍有不足!)
ysjgslz :
十分感谢您耐心的解释。实在不好意思,我还是没有完全明白。我是临床医生出身,药理知识浅薄呀。请容我将问题再表明一下:
我主要想搞明白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药理区别。前者抗Ⅹa活性为主、抗Ⅱa活性仅相当于普通肝素的1/2-1/4,因而宣称低分子肝素抗血栓作用强而出血风险大大降低。我本人不解的是:抗Ⅹa活性也是通过抑制凝血酶原激活为凝血酶发挥抗凝血作用的,如何通过降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而发挥抗血栓作用的?如果说抑制凝血酶原激活为凝血酶发挥抗凝血作用的也就是在发挥抗血栓作用,那么普通肝素通过同等强度的抗Ⅹa活性和抗Ⅱa活性,抗凝作用以及抗血栓作用都要比低分子肝素强了?
简言之,为什么抗Ⅹa活性意味着抗血栓作用?而普通肝素同等强度的抗Ⅹa活性和抗Ⅱa活性就意味着抗凝血作用?容易理解的是普通肝素的出血风险大,因为它作用于凝血瀑布的2个主要因子(抗Ⅱa活性+抗Ⅹa活性)。也容易理解低分子肝素出血倾向大大减少,因而它只作用于凝血瀑布的1个主要因子(抗Ⅹa活性)。难于理解的是:为什么抗Ⅹa活性为主就意味着抗血栓作用?而普通肝素同等强度的抗Ⅹa活性和抗Ⅱa活性就意味着抗凝血作用?(我现在的理解还是抗Ⅹa活性也是通过抑制凝血酶原激活为凝血酶、也就是类似于抗Ⅱa活性发挥抗凝血作用)
问题浅薄愚蠢,见笑了。还请明示!顿首
jackie_zhou1283 :Good question!共同学习!
heparin:(1)作用于thrombin。主要是通过AT-Ⅲ实现,后者与thrombin通过Arg-Ser肽键相结合,形成AT-Ⅲ-thrombin复合物而使酶灭活,heparin可以加速这一反应上千倍。
(2)作用于凝血因子:heparin与AT-Ⅲ结合后使后者构型改变,活性部位暴露,可以迅速与Ⅱa、Ⅺa、Ⅸa、Ⅹa、Ka、纤溶酶等结合,并抑制这些因子,heparin通过AT-Ⅲ灭活Ⅱa、Ⅸa、Ⅹa时,必须同时结合AT-Ⅲ和这些因子。
LMWH:由于分子链较短不能与AT-Ⅲ-thrombin同时结合成复合物,仅主要针对Ⅹa发挥作用,也即没有heparin灭活thrombin的作用,保留thrombin的活性,出血可能性减小!LMWH抗凝血因子Ⅹa活性/抗凝血活性比值为1.5-4之间,而普通heparin为1左右,LMWH分子量越低,抗凝血因子Ⅹa活性越强,且LMWH抗凝血因子Ⅹa活性T1/2比heparin长,使抗血栓作用和致出血作用分离,保持了heparin的抗血栓作用而降低了出血的危险。
(我上面表述也多有不足之处,致歉!相信现在可以明了了吧!)
ysjgslz :哈,惭愧地都不好意思问了。症结是没搞清楚抗血栓作用与抗凝血作用概念的区别。认为对凝血瀑布链上的凝血因子的影响都属于抗凝血作用(无论是抗Ⅹa还是抗Ⅱa),而抗血栓作用是对纤容系统的作用。所以不明白抗Ⅹa与抗Ⅱa对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有什么作用以及区别?
jackie_zhou1283 :一.就如我在以上所说的“抗血栓作用定义”是不全面的,应该换为“血栓溶解(药)作用”。其实抗血栓作用是个很广的定义,下面几类药都可以达到这样的作用:(1)作用于凝血因子类的肝素类,香豆素类(2)作用于纤溶酶原的纤维蛋白溶解药(3)作用于血小板的抗血小板药,有很多啦。
二.如果你把抗血栓作用仅限在作用纤溶系统,那怎么解释低剂量阿司匹林抗血栓作用呢?它是作用在血小板cox的。
三.抗凝与抗血栓:在你看来这两者是孑然不同的效应,是互为排斥的。我在上面提到,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都不直接作用于纤维蛋白或者纤维蛋白原,而是通过对凝血酶及Xa的抑制达到抗凝,亦即效果上达到抑制血栓形成或是控制血栓再发作用。
编辑:xgj821
作者: jackie_zhou1283 ysjgslz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 |||
Copyright 2000-2025 DXY.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