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中科院资深院士医学家裘法祖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发布日期: 2008-06-18 15:13 文章来源: 丁香园
关键词: 裘法祖 悼词 点击次数: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我国杰出的医学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名誉院长,附属同济医院外科学教授裘法祖院士因病抢救无效,于2008年6月14日8时46分不幸逝世,享年94岁。

裘法祖院士,1914年12月6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32年至1936年就读于上海同济大学医科,后赴德国求学于慕尼黑大学医学院,1939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在慕尼黑大学附属医院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获德国外科专科医师证书,1945年受聘为都尔士市立医院外科主任。1946年11月回国后任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时称中美医院)外科学教授、外科主任。1956年后历任武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外科主任、教授、武汉医学院副院长、院长、同济医科大学名誉校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名誉院长等职务。曾任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顾问、名誉主任委员、终身名誉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湖北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会长、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1956年为国际外科学会会员,2000年为国际肝胆胰协会会员。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在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岁月里,裘法祖院士以崇高的思想境界、高尚的人格魅力、渊博的学识、精湛的医术、仁厚的爱心、博大的胸怀,毕生致力于祖国的医疗卫生、教育、科研事业,在中国现代外科学创立和发展中所做出的贡献令人高山仰止。

裘法祖院士是我国现代外科学和器官移植学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从医70余年来,他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祖国的医学事业。他学识渊博,医术精湛,尤其擅长腹部及基本外科,对外科其他分支同样造诣精深,为我国外科系各专业的创建和发展付出了诸多的心力。他主持创建了我国最早的器官移植机构——原同济医科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并组建了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为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同时又是我国晚期血吸虫病外科治疗的开创者。裘法祖院士一贯重视科学研究,由他提出并亲自主持或指导了大型外科科研专题: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肝门解剖与肝切除术、肝移植等,其科研成果分别获第一届全国科学大会奖、卫生部科技成果甲等奖、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奖、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中国肝胆外科突出贡献金质奖章。他在肝脏外科方面的系列研究,推动和发展了肝脏外科手术技术,在我国肝脏外科领域占有重要的位置。70多年来,裘法祖院士的高超技术被公誉为“裘氏手术”,并改进新术式不下数十种,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他是《中华器官移植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的发起者和组织者,担任《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器官移植杂志》等数十种国内外权威学术杂志主编、副主编。

裘法祖院士是具有远见卓识的医学教育家。他毕生教书育人,诲人不倦。以坚实的医学基础、高超的医学技术、勤奋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始终站在医学发展的最前沿,引领中国现代外科事业的发展。经他创建的“裘氏手术规范”在全国各地广泛应用,影响了几代外科医生。他强调医生要做到“三会”、“三知”,即“ 手术要会做、经验要会写、上课要会讲”,“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他治学严谨、精益求精,主张对青年医师要“大胆放手、具体指导、严格要求”。他提携后辈,甘当人梯,桃李满天下,亲手培养了大批优秀外科人才,不少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学者。他以培育新秀为人生乐事,2004年拿出毕生奖金设立了“裘法祖普通外科医学青年基金”。他担任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20余年,组织编写了50余种医学教材;参加编写了我国第一本外科学教材,主编了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外科学》(第2-4版)、《黄家驷外科学》第4-6版(国家重点出版物)等多种权威医学专著,为我国医学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裘法祖院士是中德医学交流的奠基者,是国际医学交流合作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多年来,他为发展中德友好的学术交流尽心尽力。1979年率我国器官移植考察组赴西德六大城市访问,与德国海德堡大学等5所学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1984年他发起创建了中德医学协会并任中方理事长,1985年获得了联邦德国政府授予的“大十字勋章”, 2004年获得德国宝隆奖章。三十年来,数千名医学人才通过中德医学交流的平台学习深造。裘法祖院士先后被授予日本金泽医科大学名誉顾问,亚洲血管外科名誉会员,香港中文大学外科学客座教授,并获得德国乌尔姆大学荣誉勋章、德国腹部外科学会奖、香港外科医学院名誉院士等多项荣誉,为推动我国对外医学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裘法祖院士是高尚医德风范的楷模。他仁心宅厚、大爱无疆,主张“医学归于大众”,早在1949年即创办了全国知名的科普杂志《大众医学》。他常说:“医术不论高低,医德最是重要。医生在技术上有高低之分,但在医德上必须是高尚的,一个好的医生应该做到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把病人当作自己的亲人。”他强调“做医生不难,做好医生很难,永远做好医生就更难”。他毕生实践这些信念,视病人为亲人,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用爱心和智慧拯救了无数生命,温暖了千万患者的心。他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风范影响了外科学界几代人。1978年,他荣获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2001年,他荣获中国医学基金会颁发的全国医德风范终身奖;2004年,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医学家”荣誉称号。

裘法祖院士一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是爱国知识分子的楷模,他常说:“我有三个母亲,一个是生养我的母亲,一个是教育我的同济,一个是我热爱的祖国 ”。他早年赴德深造,学业优秀,成绩斐然,听到抗日战争胜利的消息即义无反顾,回国报效;他与同济栉风沐雨七十余载,为同济医学院和同济医院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合校后,又以满腔的热情致力于华中科技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他毕生追求光明和进步,1956年成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83年光荣加入中国***,几十年如一日,满怀爱国热情投入祖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和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

裘法祖院士的一生,是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一生;是诲人不倦、教书育人的一生;是探索创新、硕果累累的一生。他的精神风范,是同济精神的最好诠释和集中体现,他的光辉一生,是我国医学和外科学发展史上不朽的丰碑。他不仅是我国医学界的杰出代表,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榜样,更是党和人民信赖的医学家,是人民爱戴的好医生。

裘法祖院士与世长辞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和医学教育事业的重大损失,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和同济医院的巨大损失,各界同仁和全校师生员工深感哀恸。我们既要深切缅怀裘法祖院士的科学态度、精湛技术、崇高品德和人格风范,永远铭记他为我国外科学乃至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更要化悲痛为力量,加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和同济医院的建设和发展,慰藉长眠的裘法祖院士。

裘法祖院士永垂不朽!

 

华中科技大学裘法祖院士治丧委员会

2008.6.18

   作者: 丁香园通讯员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