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08-08-28 11:17 | 文章来源: 丁香园 | 点击次数: |
2008年8月28日上午,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光韵8号厅,礼来公司举办了主题为组织学类型如何影响晚期NSCLC治疗方案选择的早餐会。邀请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担当大会主席,特邀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周彩存教授作为主题讲者,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韩宝惠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云鹏教授、华西医院卢铀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潘宏铭教授、北京肿瘤医院王洁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于世英教授组成专家讨论团,与在场从事NSCLC治疗领域的专家就近年来,全球NSCLC治疗策略中最热门的话题:个体化治疗展开了热烈讨论,并共同展望了个体化治疗时代将对患者带来的重要意义。
现已明确许多因素会影响NSCLC患者的生存预后,包括疾病分期、体力状态、性别、近期体重下降情况、吸烟史和种族等。随着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人们逐渐发现组织学类型的不同对治疗结果产生不同影响。
几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临床研究显示,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明显高于鳞癌。作为多靶点抗肿瘤药物,培美曲塞(力比泰)的三项III期临床试验——JMDB、JMEN、JMEI似乎能告诉我们新的启示。这三项试验分别证明了:培美曲塞(力比泰)一线联合顺铂疗效与吉西他滨(健择)联合顺铂相当(JMDB);单药一线维持治疗疗效明显好于安慰剂(JMEN);二线单药与多西他赛疗效相当(JMEI)。并且培美曲塞(力比泰)的药物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研究结果显示,在由腺癌和大细胞癌组成的非鳞癌患者中,培美曲塞(力比泰)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此外,还发现接受培美曲塞(力比泰)的非鳞癌患者比鳞癌患者活得更长。可见,组织学类型的确对培美曲塞(力比泰)的疗效产生了影响。培美曲塞(力比泰)成为目前唯一同时在一线、维持和二线治疗中拥有最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的药物,为此,在最新版的NCCN指南中,培美曲塞(力比泰)联合顺铂的方案已经被推荐为晚期NSCLC一线的标准治疗方案;培美曲塞(力比泰)单药方案作为二线标准方案的地位也得到了巩固。
这些证据告诉我们,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组织学类型的患者而采用不同的药物方案的个体化治疗时代已与我们日益临近了,在未来,非鳞癌患者更可能从培美曲塞(力比泰)的治疗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培美曲塞(力比泰)是一个叶酸和其他抗代谢物的类似体,其独特之处在于含有一个以6-5融合的吡咯嘧啶结构的核心基团,能同时抑制多种叶酸依赖性酶,其中最重要的是TS、DHFR和GARFT三种。TS是一个重要的DNA合成关键酶,它的作用在于限制制造DNA合成所需要的胸腺嘧啶核苷酸生成速度。
TS在不同组织学类型NSCLC中的表达也有所不同。研究表明,未经治疗鳞癌患者的TS mRNA与蛋白水平的表达明显高于腺癌患者;并且,mRNA与蛋白水平间存在强烈的相关性。此外,TS高表达还出现在高分化肿瘤。同时,也有临床前研究已经显示了TS表达与培美曲塞(力比泰)的敏感性相关,即TS表达越高,培美曲塞(力比泰)的敏感性越低,因此,这可能解释了JMDB、JMEI、JMEN三项试验中观察到的培美曲塞(力比泰)对非鳞癌疗效较好的现象。
可见,分子生物标记物可能是幕后的“英雄”。培美曲塞(力比泰)一线联合顺铂使腺癌患者总生存超越了1年,而这个结果是在并未同时使用靶向药物的前提下取得的;同样,培美曲塞(力比泰)二线单药治疗非鳞癌患者的总生存也接近10个月,与历史数据相比显示了更长的生存。这些证明了培美曲塞(力比泰)是非鳞癌患者较理想的化疗药物。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多学科综合治疗仍是NSCLC的模式,组织学类型仅仅是其中之一,患者年龄、体力状态评分、以往化疗的结果、转移灶的情况、患者的意愿等等因素都会对治疗方案产生影响。因此,我们仍然需要综合这些因素制订出最合适的方案,将个体化方案与多学科综合治疗原则进行最佳的整合。
随着21世纪的到来,针对NSCLC患者不同组织学类型而采取的不同治疗模式已经逐渐在晚期NSCLC总体的治疗策略中崭露头角,其中靶向药物的代表是血管生成抑制剂贝伐单抗,已经有研究奠定了其联合以铂类为基础的两药化疗作为非鳞癌、无咯血和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晚期NSCLC患者一线治疗标准方案,而化疗药物的代表培美曲塞(力比泰)通过三大试验向我们再次展示了NSCLC日益临近的个体化治疗时代,而在这离不开生物基因组学研究的进步与发展,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是如何能尽快将包括生物基因组学在内的转化医学进一步向着临床实践推进,然而我们也充分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更多晚期NSCLC患者能从基于循证医学的个体化治疗策略中获益。
作者: 丁香园通讯员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