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涂层支架(DES)“支架血栓”风波大回顾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发布日期: 2007-09-04 17:19 文章来源: 丁香园
关键词: 药物涂层支架 支架血栓 ACC TCT FDA 点击次数:

导火索:2006年3月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年会公布的BASKET-LATE试验

  研究资料显示使用药物支架可以导致血管内皮化延迟,停用氯吡格雷后增加支架内血栓导致死亡或心肌梗死。为此设计了BASKET-LATE试验,目的比较药物支架(DES)和金属裸支架(BMS)在晚期(6个月停用氯吡格雷以后)与支架血栓相关的临床事件发生率。

  结果显示,12个月时心源性死亡在DES组和BMS组的发生率为1.2%和0%(p=0.09),非致命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为分别为4.1%和1.3%(p=0.04),心源性死亡或非致命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为分别为4.9%和1.3%(p=0.01)。所有血栓相关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6%和1.3%(p=0.23)。其中使用药物支架发生血栓相关事件的概率为金属裸支架的2-3倍,药物支架发生心源性死亡或非致命性心肌梗死为金属裸支架的4倍。研究报告者说:“在真实的世界中,每100个人使用药物支架,每6个月可避免5次靶血管重建事件,而付出的代价是3.3个死亡或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事件。

质疑高潮:在2006年9月欧洲心脏病学学会暨世界心脏大会(ESC/WCC)

  在该次会议中所公布的两项有关药物支架(DES)的荟萃分析使得药物支架的安全性问题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在引发“支架血栓风暴”的第一项荟萃研究中,来自瑞典的Edoardo Camenzind教授汇总分析了多项早期进行的有关Cypher和Taxus支架临床试验的结果,其中有关SES的临床研究包括RAVEL、 SIRIUS、 E-SIRIUS 和C-SIRIUS临床试验;有关PES的临床研究包括TAXUS II、 IV、 V 和 VI等4项临床试验。

  最终结果显示:随访期间接受SES治疗的患者死亡或Q波心梗的发生率为6.3%,高于接受BMS治疗的患者(3.9%,P=0.03),而接受PES治疗患者死亡或Q波心梗的发生率相比于接受BMS治疗的患者也有增高的趋势(2.6%vs2.3%,P=0.68)。因此,Camenzind教授认为接受第一代药物支架治疗的患者术后发生死亡和Q波心梗的风险要高于金属裸支架。

  这些结果在ESC 2006会议上公布后立刻引起了心血管界很大的震动,使得许多临床医生对于如何选择支架这一问题感到了困惑。

冤案平反:2006年11月华盛顿经导管心血管治疗(TCT)会议

  在该次会议上,DES支架血栓问题再次成为热点话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Gregg W. Stone教授和Martin B. Leon教授就有关DES支架临床试验进行荟萃分析,同样是基于以上提到几项有关Cypher支架和Taxus支架4年随访研究的数据,只是对于支架血栓的定义作了比较详细的阐述,最终得到的结论认为Cypher和Taxus支架并不会明显增加支架血栓、死亡以及心梗的发生率。

后续事件:2006年12月7日至8日美国FDA举行DES血栓问题的听证会

  2006年12月7日至8日美国FDA举行听证会就有关DES血栓问题进行交流,同时对置入DES后氯吡格雷的理想治疗时间,DES 的安全性问题作了进一步探讨。共识是DES适应证应该参照ACC/AHA/SCAI实践指南,及置入DES后抗血小板治疗的疗程。对超出DES适应证范围的患者至少进行12个月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目前还没有证据支持DES支架植入术后长期联合抗血小板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委员会呼吁进行更大规模和更长期的临床试验,对患者进行更长期的随访,并对支架血栓事件进行相关的特殊定义。

  因此Cordis强生公司宣布将进行一项大规模临床试验(E-SELECT),旨在进一步探究可能导致早期和晚期支架血栓的多种原因,此外也对可能降低血栓发生率的治疗方法进行测试。

请点这里参加丁香园论坛讨论 >>

   作者: zhaofuhai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