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芬合剂的使用方法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网友[西门吹血]:
硬膜外操作时候使用芬氟2ml,效果比较明确的,但考虑到2者的药代动力学存在较明显差异,尚需注意给药的方式和方法。
氟哌利多和芬太尼合用,组成Innovar,用以实行神经安定镇痛,操作前给予可以达到神经安定镇痛的效果。如果再加以少量咪唑安定可以达到良好的顺行性遗忘的作用,在操作时基本可以达到无痛(当然这个时候也需要良好的局麻),但是有许多麻醉科医生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方法失当导致患者生命体征出现异常变化而需要血管活性药物处理,在此提出商讨。记得很久以前和一上级医生实施一监护性麻醉(MAC),给予静脉注射Innovar 2ml,咪唑安定2mg后血压降低很明显,当时患者是高血压病,处理起来很麻烦,感触良多。后发现许多麻醉科医生都是这样的使用,感觉值得讨论。
氟哌利多的安定作用相当于氯丙嗪的200倍,静脉注射5~8分钟起效,对心肌收缩力无影响,但有轻度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作用,静脉注射可使血压轻度下降,对血容量不足的病人降压作用犹为显著,须慎加小心。有明显的抗心率失常作用,半衰期为2~3小时。
芬太尼的镇痛作用强度为吗啡的75~125倍,作用时间约30分钟。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很小,不抑制心肌收缩力,一般不影响血压,单次注射时间短暂,与其再分布有关。反复注射,作用时间延长。快速注射可引起胸壁和腹壁肌肉僵硬而影响通气。
虽然芬太尼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很小,但是和氟哌利多合用起协同作用,加强氟哌利多的降压作用,这个时候给药的方式就很重要,我的习惯是先给予氟芬合剂1ml,然后给予咪唑安定1~2mg,再给氟芬合剂1ml;或者直接给予氟芬2ml,但是一定要强调给药速度,否则可能出现明显的降压反应。
对于全麻诱导中氟芬合剂的使用持保留意见,觉得还是慎用为好,尤其对于高血压病患者,血压降下来很容易,但是要升高需要血管活性药物,可能产生很多副作用。
网友[牛犊]:
有关氟芬的使用,目前存在几种不同的观点:
1、有很多大型医院仍延续以前的诱导方法,常规给氟芬合剂,而且也没有发现什么大问题,而且是不管什么病人都常规用;
2、有很多人提出,目前比如静脉诱导,根本就用不着用氟哌利多,因为有midazolam,propofol,fentynal。只要配伍得当根本就用不着再给氟哌利多,考虑到氟哌利多的副作用-降血压及椎体外系反应等;而且对于高血压病人,只要术前血压控制的好,也无需使用氟哌利多。
我个人认为:1、书上说氟哌利多有降血压作用,但个人用下来感觉降压作用并不显著,一般情况根本察觉不到血压的下降。比如在硬膜外麻醉中,静脉辅助用度氟合剂,几乎很少观察到血压的下降。
2、而且对于椎体外系反应本人也没有遇过。
3、我个人对Droperidol还是比较偏向于选择性使用,毕竟有很强的安定及镇吐作用,而且可增强麻醉性镇痛药的作用,只要控制的好,为什么不用呢?(对于时间较短的手术尽量少用或不用)
网友[lzhuakk]:
自2001年底FDA发布了关于氟哌利多的"black box"后,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广泛争议。美国FDA主要是根据几个关于使用氟哌利多后引严重心律失常致死的报道而作出的"black box"警告的,但国外很多专家对此提出了质疑。他们通过对这几个报道作出研究,发现这几个报道里氟哌利多的剂量都很大(>5mg),有些甚至是超大剂量的,认为心律失常可能是大剂量引起的。此后也有几个关于氟哌利多的临床剂量的研究,他们发现较大剂量(>5mg)的氟哌利多可引起Q-T间期延长,但并未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故认为FDA作出的"black box"警告是草率的。氟哌利多的临床使用已近30年,因为其有良好的镇静、抗恶心呕吐作用临床上使用非常广泛,而且价格便宜,单纯根据几个个案报道就否定它是草率的。
一般认为低于5mg的剂量是安全的,目前氟哌利多的使用是偏于小剂量,几个临床研究发现0.625~1.25mg的剂量也有较好的防治恶心呕吐作用。我们科里现在用于麻醉中镇静的氟芬剂量为氟派利多2.5mg+芬太尼0.05mg,效果不错。
网友[feixiangwu]:
氟哌利多是一种强镇静剂,能消除病人紧张情绪,有镇静、催眠的效应,还有增加麻醉性镇痛药的作用,对呼吸无明显影响,能增强对低氧血症的通气反应,经常用于术后止吐。
但是氟哌利多对心脏有不良影响,能引起QT延长、严重心率失常导致一些病人突然死亡,还有报道用于嗜咯细胞瘤患者诱发严重高血压。
硬膜外操作时候使用芬氟2ml,效果比较明确的,但考虑到2者的药代动力学存在较明显差异,尚需注意给药的方式和方法。
氟哌利多和芬太尼合用,组成Innovar,用以实行神经安定镇痛,操作前给予可以达到神经安定镇痛的效果。如果再加以少量咪唑安定可以达到良好的顺行性遗忘的作用,在操作时基本可以达到无痛(当然这个时候也需要良好的局麻),但是有许多麻醉科医生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方法失当导致患者生命体征出现异常变化而需要血管活性药物处理,在此提出商讨。记得很久以前和一上级医生实施一监护性麻醉(MAC),给予静脉注射Innovar 2ml,咪唑安定2mg后血压降低很明显,当时患者是高血压病,处理起来很麻烦,感触良多。后发现许多麻醉科医生都是这样的使用,感觉值得讨论。
氟哌利多的安定作用相当于氯丙嗪的200倍,静脉注射5~8分钟起效,对心肌收缩力无影响,但有轻度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作用,静脉注射可使血压轻度下降,对血容量不足的病人降压作用犹为显著,须慎加小心。有明显的抗心率失常作用,半衰期为2~3小时。
芬太尼的镇痛作用强度为吗啡的75~125倍,作用时间约30分钟。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很小,不抑制心肌收缩力,一般不影响血压,单次注射时间短暂,与其再分布有关。反复注射,作用时间延长。快速注射可引起胸壁和腹壁肌肉僵硬而影响通气。
虽然芬太尼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很小,但是和氟哌利多合用起协同作用,加强氟哌利多的降压作用,这个时候给药的方式就很重要,我的习惯是先给予氟芬合剂1ml,然后给予咪唑安定1~2mg,再给氟芬合剂1ml;或者直接给予氟芬2ml,但是一定要强调给药速度,否则可能出现明显的降压反应。
对于全麻诱导中氟芬合剂的使用持保留意见,觉得还是慎用为好,尤其对于高血压病患者,血压降下来很容易,但是要升高需要血管活性药物,可能产生很多副作用。
网友[牛犊]:
有关氟芬的使用,目前存在几种不同的观点:
1、有很多大型医院仍延续以前的诱导方法,常规给氟芬合剂,而且也没有发现什么大问题,而且是不管什么病人都常规用;
2、有很多人提出,目前比如静脉诱导,根本就用不着用氟哌利多,因为有midazolam,propofol,fentynal。只要配伍得当根本就用不着再给氟哌利多,考虑到氟哌利多的副作用-降血压及椎体外系反应等;而且对于高血压病人,只要术前血压控制的好,也无需使用氟哌利多。
我个人认为:1、书上说氟哌利多有降血压作用,但个人用下来感觉降压作用并不显著,一般情况根本察觉不到血压的下降。比如在硬膜外麻醉中,静脉辅助用度氟合剂,几乎很少观察到血压的下降。
2、而且对于椎体外系反应本人也没有遇过。
3、我个人对Droperidol还是比较偏向于选择性使用,毕竟有很强的安定及镇吐作用,而且可增强麻醉性镇痛药的作用,只要控制的好,为什么不用呢?(对于时间较短的手术尽量少用或不用)
网友[lzhuakk]:
自2001年底FDA发布了关于氟哌利多的"black box"后,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广泛争议。美国FDA主要是根据几个关于使用氟哌利多后引严重心律失常致死的报道而作出的"black box"警告的,但国外很多专家对此提出了质疑。他们通过对这几个报道作出研究,发现这几个报道里氟哌利多的剂量都很大(>5mg),有些甚至是超大剂量的,认为心律失常可能是大剂量引起的。此后也有几个关于氟哌利多的临床剂量的研究,他们发现较大剂量(>5mg)的氟哌利多可引起Q-T间期延长,但并未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故认为FDA作出的"black box"警告是草率的。氟哌利多的临床使用已近30年,因为其有良好的镇静、抗恶心呕吐作用临床上使用非常广泛,而且价格便宜,单纯根据几个个案报道就否定它是草率的。
一般认为低于5mg的剂量是安全的,目前氟哌利多的使用是偏于小剂量,几个临床研究发现0.625~1.25mg的剂量也有较好的防治恶心呕吐作用。我们科里现在用于麻醉中镇静的氟芬剂量为氟派利多2.5mg+芬太尼0.05mg,效果不错。
网友[feixiangwu]:
氟哌利多是一种强镇静剂,能消除病人紧张情绪,有镇静、催眠的效应,还有增加麻醉性镇痛药的作用,对呼吸无明显影响,能增强对低氧血症的通气反应,经常用于术后止吐。
但是氟哌利多对心脏有不良影响,能引起QT延长、严重心率失常导致一些病人突然死亡,还有报道用于嗜咯细胞瘤患者诱发严重高血压。
分页:
[1]
[2 ]
作者: 西门吹血 等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 |||
Copyright 2000-2025 DXY.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