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用药跟踪是否是条谋生之路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发布日期: 2006-12-16 14:55 文章来源: 丁香园
关键词: 医药研发 药物分析 用药跟踪 点击次数:

现在医药研发的行情普遍不好,作为学药物分析的同仁,我们原本就属于辅助性的部门,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之下应该为自身的前途打算一下了。

想来大家作分析的,最多也就是分析、制剂一道做,再加上做全套申报资料,想在这些方面找到谋生的突破点比较难。选择我看不外乎如下:

1、  继续作新药申报,这个不用说了,原地潜伏,等待出头之日,难!

2、  转行做销售,刚入行的兄弟姐妹们可能还做得惯,做过几年研发的人,别人招聘药代的时候都不太会看好你,一是肯定你的期望值会比较高,而他们给新的销售人员必定是个低起点;二是普遍会认为你干研发把脑袋做死了,不适合作销售了。

3、  转行卖仪器,说实话,可能前两年还真是个不错的选择,至少我就后悔怎么没去。前两年做资料的人多,好歹也有这方面的要求,可现在人家撤资还唯恐不及,有资金的话倒是能收到一堆二手仪器。医院、院校、国家单位还是蛮好的客户,但说白了和药代一样,要从头来。

4、  彻底改行,不做深入讨论。

所以,我觉得,既然大家好赖也是学药物分析出身的,不如干自己的老本行,我就做药物分析,不过把目标转移一下,不去做临床前研究这块,而是改为做临床这块,作全面的体内药物分析,为一个患者提供全程的用药跟踪,可以用来指导医生的临床治疗。

据我所知,大城市的三甲医院才有比较完善的药剂科,能够做体内药物分析,而我们知道,大城市里的富有人群还是很多的,而且富人们怕生病、生了病总希望能多花点钱快点好或是减低痛苦,那正好就是我们的目标群体。比如说做一个抗生素的体内药物分析,其实难度不会太大,遇上有患者正在用药,而他又有这个经济实力,我想他会选择抽点血做个全程用药跟踪,一句话,花钱买个安心。

我觉得这个项目应该还是比较可行的,但就是要与医院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因为涉及要利用医院的检验科为我们提供样品,相关的花费肯定是要的。价格可以定得高一点,因为这种服务本来就是有一定选择性的,而且说句老实话,定价高才能吸引顾客。记得一部电视剧,某富翁召集大批很牛很牛的医生,就为他开个胆结石,还有好像是柏杨的作品中说过,某个富太太炫富的时候,打开当时还很先进的冰箱,让大家看看她买了一大堆美国药,中国的富人阶层大多数都有这样的心理。

上面扯得比较远,其实做这样的工作还是有一定社会意义的,比如说我们可以针对某个药物在不同患者体内的代谢过程建立一个系统的数据库,可以更好的指导医生用药。不同于新药的临床研究,这样的数据库因为样本数更为庞大,也就更加能真实地反映一个药物的使用情况。


编辑:西门吹血

请点这里参加丁香园论坛讨论 >>

   作者: zlalien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