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朋友都拿到了2005版药典了,对于国家的药品法规,不可能保证其中没有不合理的地方,我希望能够动员广大网友发挥能动性,大家努力提出2005版药典的错误,希望丁香园的战友意见最终能进入2007版药典修订哦!!!
一下为部分网友的观点:
dingxiang123抛砖引玉,提出两个:
(1)药典一部426页收载的“乐脉颗粒”,其工艺是加水提取三次,而丹参的薄层鉴别居然用的是脂溶性成分——丹参酮IIA,做得出来才怪哦!建议改成丹参对照药材做对照。
(2)药典一部280页收载的“黄芩提取物”其中黄芩苷含量用HPLC测定为不得低于85.0%,而一部598页收载的“银黄口服液”下附录的“黄芩提取物”的标准,居然要求其中黄芩苷含量用HPLC测定为不得低于95.0%。我记得化学药地标升国标10册有个“黄芩苷”的标准,其中要求黄芩苷含量口服液用不得低于85.0%,而注射剂用才不得低于93.0%,所以我认为“银黄口服液”那个附录下的明显偏高哈!!!
我爱中药:当归药材的提取有问题,用药典的方法,提取不完全!
武富祥 :在注射用头孢替唑钠标准中检查了结晶性,并参照原料标准检查,而原料已将此项从标准中去掉。
liza4195:CP2005二部 856页缬氨酸的细菌内毒素限度竟然还是5EU/mg(供注射用)!应该是5EU/g!
xuxiaoying:cp2005二部的注射用硫酸核糖霉素内毒素检查这一项(原来是用热原检查的),定的内毒素限值可能有误。经过我们根据用法用量的计算,L值应为0.25EU/1000U;但药典定的是2.5EU/1000U。虽然要求降低了对我们有好处,但是不是有个说法啊?
更多内容请参看论坛帖子:http://www.dxy.cn/bbs/post/view?bid=117&id=2997807&sty=1&tpg=1&age=30
编辑:111925wj
作者: dingxiang123 发起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