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Gordon Research Conference有感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发布日期: 2007-05-12 21:59 文章来源: 丁香园 - 飘洋过海
关键词: Gordon-Research-Conference 高登研究会议 收获 点击次数:

上周参加了Gordon Research Conference,中文应该翻译成“高登研究会议”吧,感觉收获很大。能和我们这一领域的大科学家面对面真的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

1. 在科学上还是很讲究“江湖地位”的:

连续4、5天会议中第一排的位置总是自觉的留给几个权威专家(经常是在文献中看到如nature,science发文章和综述的传说中的人物),他们在会议中一直很认真,经常提问题的也是他们,会后你会看到很多年轻一点或者学术上没有他们高的人,积极的寻找机会和他们交流,甚至晚餐是主动帮他们预留位置,就是想有机会和他们认识和交流合作。因为参会者都是同一研究领域的,大多对专业有很深的认识,所以让人觉得能够受到同行的尊重,是很大成就感。

而且我觉得这些大科学家大多都很随和,他们很乐意和年轻人探讨学术上的问题,并且给出自己的建议,这种气氛很好。经常听说大科学家之间有很多竞争,导致私人关系不好等等,但是他们对我们这种年轻人还是很友善的,也许是我们的学术地位过低,不至于对于他们产生威胁吧。

2. 科学上的竞争是很激烈的:

看到这么多同世界各地的同一领域的科学家,你会意识到科学上的竞争是很激烈的,想在这么多人中脱颖而出是很困难的,同时如果想让同行认可你工作也是不容易的,所以大家利用各种机会去交流,建立学术上和私人的联系,对于彼此发展都是很重要的。

3. 年轻的科学工作者应该抓住一切机会去提升自己:

在会议中,应该敢于提出问题,不要害怕自己出错,我的一个老师曾竟对我说过“不要害怕提问题,只有愚蠢的报告和愚蠢的回答,没有愚蠢的问题”,所以年轻的我们面对大科学家的时候,要积极主动,可以提出你的疑问,在会议中向他们提问,对你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会后都有poster section,要充分利用这一机会,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海报,和作者面对面的交流,从中得到有用的信息。如果自己有海报,就要好好准备,主动向看你海报的专家、同行汇报、讲解你工作,认真听取他们的建议和问题,对于自己的实验也会有很大帮助。

最后,自己恭喜一下自己,在100多份海报中,我竟然获得了poster winner prize,仅仅只有4个人,不错。

下边是网上的一些关于高登的一些信息:

高登研究会议(Gordon Research Conference)是由约翰 霍普金斯化学系教授Neil E.Gordon(以下简称高登)于1931年发起的。

经过70多年的发展,高登研究会议已经由原来的几个分会议发展为拥有几百个分会议,内容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几乎所有领域的大型会议。高登研究会议为不同国家的科学家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会议期间不准拍照,不准摄像,不准录音,会议具体内容也不向外界公布,因此科学家们可以将最新的实验进展,甚至并不成熟、完善的理论拿出来与大家交流探讨。

高登研究会议对出席人员也有要求。每个分会限额150人,一般被邀请参加的都是在相关领域有较大影响的知名科学家,他们中多半在《Science》、《Nature》这样的著名期刊上发表过文章,不少人世界著名大学任教。


编辑:bluelove

请点这里参加丁香园论坛讨论 >>

   作者: innate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