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剂:房颤患者的安全带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发布日期: 2007-09-25 21:53 文章来源: 丁香园
关键词: 抗凝 心房颤动 ESC年会 点击次数:

    2007年9月2日星期日 荷兰一篇文章摘要提出,为了减少房颤患者发生不必要的中风,口服抗凝药指南应该得到更好地执行。现有资料显示,房颤患者口服抗凝药的使用明显不足。

    房颤使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增加5倍

    房颤患者比正常人发生脑缺血性卒中的几率高5倍,大多数病人需要口服抗凝药,”荷兰Maastricht大学医院首席研究员Ron Pisters指出,“荷兰每年有4000例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我们决定研究是否有更好的治疗手段或者目前的治疗指南是否应该更好的实施。”

    CHADS2评分用于简化风险分级

    2001年ACC/AHA/ESC房颤指南推荐对于中危或高危血栓栓塞的房颤患者进行抗凝治疗。2005年欧洲调查发现只有67%的房颤患者适宜接受抗凝治疗。因此,2006年ACC/AHA/ESC更新了房颤指南,整合了CHADS2评分(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年龄75岁及以上,糖尿病和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简化风险分层。指南指出1分或以上的房颤患者应当给予口服抗凝药治疗。

    遵循指南预防更有效

    Pisters和他的同事回顾性调查了在2003年-2006年到Maastricht大学医院就医,诊断为缺血性卒中的1120例病人。结果显示:163例(占15%)病人合并有AF,其中89例患者就诊前已诊断为AF,77例在就诊过程中诊断为AF。在这89例中有44例(占49%)按照指南接受抗凝治疗,15%的患者没有按照指南接受治疗。

    作者估计,按照指南治疗能够预防89例脑卒中患者中的25例,有5例发生颅内出血。但是,总体数据显示,与颅内出血相比,有5倍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能够得到预防。

    “医生不原意开具口服抗凝药的主要原因是不恰当地担心维生素K拮抗剂导致的出血和监测血凝水平的工作负担,”Pisters说,“了改善这种状况,医生应在AF患者每次就诊时计算CHADS2评分,然后根据结果做出处理。”

 

请点这里参加丁香园论坛讨论 >>

   作者: 我爱心肌电 编译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