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抽搐,神志不清,高血压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网友[159262]:
性别:男年龄:18岁 职业:学生。
主诉:头痛,发热,流涕4天,突然抽搐,神志不清10分钟。
病史:患者家属和同学代诉患者于4天前受凉后渐出现头痛,发热,流涕,在学校医务室查T37.8℃,考虑“上感”,予口服“感冒药”治疗(具体药物不详),病情无好转,今来我院急诊科求治,查T38.5℃,P86bpm R20 次/分 BP120/80mmHg,鼻,咽黏膜充血,双肺无罗音。诊断“上感”,予“柴胡,清开灵,病毒唑”治疗,输“清开灵组”约10ml患者突然面色苍白,抽搐,口吐白泡,双眼球上翻,神志不清,值班医生考虑“过敏性休克”,因情况紧急,未测血压,立即静推肾上腺素0.5mg,地塞米松10mg,安定10mg,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动过速(110 bpm),BP160/110mmHg,SpO2 98%,患者抽搐停止,神志转清楚,考虑“病毒性脑炎”,转住院部进一步诊治。既往学校体检有一次发现血压偏高(具体不详),但后来多次检查血压正常,无晕厥史,无糖尿病史,无慢性肾炎史和泌尿系感染,结石史,无传染病史及传染病密切接触史。无冶游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无输血史。
入院查体:T37.5℃ P110bpm R20 次/分 BP140/105mmHg(双上肢)。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动体位,神清合作。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反射存在。颅神经(-)。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楚,无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不大,心率110bpm,心律齐,心音可,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未见周围血管征。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扪及,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
实验室检查:急诊血常规:WBC4.0*10 9/L,N 0.64,Hb 120g/L。
入院诊断:1,抽搐原因待查:病毒性脑炎?2,上呼吸道感染。
诊治经过:患者入院后查血常规WBC11.0*10 9/L,N 0.89,Hb 126g/L。大小便常规无异常。血糖,电解质,肾功能,肝功能,心肌标志物均无异常,静脉快速滴甘露醇150ml后,腰穿脑脊液压力240mmH2O,脑脊液常规:无色,透明,白细胞10/ml,量少故未分类,利凡他试验弱阳性。脑脊液生化无明显异常。头颅CT:右枕叶1.5cm*2cm低密度灶。予阿昔若韦抗病毒,甘露醇抗脑水肿,鲁米那,苯妥英抗癫痫等处理,患者仍反复发生抽搐,发作时神志不清,血压增高达160-200/90-120 mmHg,心率110-125bpm,发作后头痛,视力下降明显,以后血压持续增高,用硝普钠泵入无法控制,T37.5-38.5℃。
讨论问题:
1,此患者发病过程有何特点?
2,抽搐的原因有哪些?
3,还应完善哪些检查以便明确病因?
4,目前应采取哪些措施抢救?
5,预后如何?
网友[ljplshg]:
病史已温习。
一、诊断:
1、病毒性脑膜脑炎 根椐病史及发病情况放在首位考虑。理由:患者有头痛、发热、抽搐、颅压高、右枕叶1.5cm*2cm低密度灶。现在已进入乙脑流行季节这个病也要考虑一下,不过与病毒性脑膜脑炎有时也不好鉴别。
2、脑肿瘤 年青人的脑肿瘤并不少见,不过单是右枕叶1.5cm*2cm低密度灶引起这么高的颅压似不相符,所以头部MRI还是有必要做一个。
3、中毒 毒鼠强和氟乙酰胺中毒以抽搐为主要表现,询问一下是否病后有自服或误服的可能。毒鼠强中毒抽搐非常频繁大概间隔1--2分钟,有时持续抽搐,很有特点。
4、、脱髓鞘脑病 目前不支持做为鉴别诊断吧。
二、治疗的建议:
1、对于抽搐,应强力控制,否则脑损害后遗症会很严重,反复抽搐又可加重脑水肿形成恶性循环,建议安定持续静滴,鲁米那肌注,在仍反复抽搐的情况下暂不口服抗癫痫为好,如果还不行就请麻醉科用最后的办法---肌松。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太犹豫,否则即使救了他的命,也会有智能障碍。
2、对于脱水、降颅压,除甘露醉外可加用白蛋白,甘油果糖或口服甘油,激素对减轻脑水肿有一定作用,可以考虑使用。
3、抗病毒方面如有可能可以换更好点的如更昔洛韦。
4、血压高是否与颅压高有关系,建议不要降太低,影响脑血供就得不偿失了。
5、不要忘了低温护脑。
网友[剑气骄阳]:
1.患者于4天前受凉后渐出现头痛,发热,流涕,考虑“上感”,鼻,咽黏膜充血,--------提示存在上呼吸道感染。
2.输“清开灵组”约10ml患者突然面色苍白,抽搐,口吐白泡,双眼球上翻,神志不清,--------应注意是否清开灵引起过敏或输液反应。
3.反复发生抽搐,发作时神志不清,血压增高达160-200/90-120 mmHg,心率110-125bpm,发作后头痛,视力下降明显,以后血压持续增高,脑脊液压力升高(静脉快速滴甘露醇150ml后仍较高)-------提示患者颅内有病变,并不能简单用过敏或输液反应来解析。
4.头颅CT:右枕叶1.5cm*2cm低密度灶--------正如ljplshg战友所说:右枕叶1.5cm*2cm低密度灶引起这么高的颅压似不相符,因此应该明确其性质,可行头部MRI检查,而且这部位病变不会出现癫痫发作,可能使疾病的其中一个表现。
5.血常规WBC11.0*10 9/L,N 0.89,-----提示有感染。
6.脑脊液压力升高,脑脊液常规、脑脊液生化无明显异常,考虑感染可能性大,再根据脑脊液性质支持病毒引起可能性大,不支持存在细菌感染、结核感染、真菌感染。
7.患者后血压持续增高,用硝普钠泵入无法控制,------如果颅内压高引起的高血压应该脱水降颅压有下降才对,但患者却用硝普钠泵入无法控制,而且既往学校体检有一次发现血压偏高,并且腰穿脑脊液压力240mmH2O(并不很高)一般不会出现血压升高。应该注意有没有其他引起高血压的因素,如嗜洛细胞瘤、原醛、肾血管疾病、皮质醇增多症等。
8. BP140/105mmHg(双上肢),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未见周围血管征。--------没有外周血管受累的体征,如血管杂音、血压不对称等,但也不能排除外周血管疾病,如血管炎、结缔组织病。
9.患者仍反复发生抽搐,发作时神志不清,血压增高达160-200/90-120 mmHg,心率110-125bpm,发作后头痛,视力下降明显,------提示可能为1.发作后颅内压更高,2.可能为高血压危象引起抽搐、头痛,视力下降明显。
进一步全面分析:
1.从以上分析可看出,患者的基础疾病应该考虑为:
--------病毒性脑膜炎,但难于解析血压持续增高,用甘露醇抗脑水肿、硝普钠泵入无法控制。
--------其他引起高血压的因素,如嗜洛细胞瘤、原醛、肾血管疾病、皮质醇增多症等,其中嗜洛细胞瘤尤应注意,可以为阵发性,血压高时可以出现高血压脑病(出现头痛、抽搐)和视网膜病变(视力下降)等。
--------至于外周血管疾病(如血管炎、马凡氏综合症、主动脉缩窄、川琦病等)和结缔组织病,也应该注意,但患者没有外周血管受累的体征,不很支持外周血管疾病和结缔组织病。
--------患者颅内压增高,还应考虑良性高颅压综合症、静脉窦血栓形成、颅底部肿瘤(CT不一定扫到)但不能解析血压问题。
........
网友[yf1971]:
病例特点:年轻男性,发热渐起病,抽搐似与 静滴清开灵后出现。但目前二者关系不明确。脑脊液压力高,细胞及蛋白不高,无分离现象,不支持戈林巴利综合征,发作时血压均明显上升,心率快,头痛,要注意嗜铬细胞瘤,可查血甲氧基肾上腺素浓度,儿茶酚胺浓度,肾上腺CT,酚妥拉明试验。
抽搐的原因较多:脑部感染(包括脑结核,病毒性脑炎),肿瘤(右枕叶1.5cm*2cm低密度灶,应作MRI 进一步查明原因),寄生虫,全身性感染如破伤风,狂犬病等,中毒(包括铅中毒),高血压脑病(本患发作时血压很高,要注意)代谢病(低血糖,低血钙,低镁,肝豆状核变性),狼疮性脑病,高热,癔病,癫痫,心律失常。
治疗目前首要降压,可用酚妥拉明或乌拉地尔,钙拮抗剂,镇静有助于降低脑细胞损害。
诊断明确才能准确判断预后。
网友[159262]:
公布结果:
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来我院急诊,静滴“清开灵组”时突发面色苍白,抽搐,口吐白泡,双眼球上翻,神志不清,经“安定”治疗缓解。
入院按“病毒性脑炎”治疗,病情渐加重,反复发生抽搐,发作时神志不清,血压增高达160-200/90-120 mmHg,心率110-125bpm,发作后头痛,视力下降明显,以后血压持续增高,用硝普钠泵入无法控制,T37.5-38.5℃。
既往曾经发现血压增高。脑脊液符合病毒性脑炎改变,CT示右枕叶1.5cm*2cm低密度灶。病情的发展显然不是“清开灵组”过敏所致,抽搐可以用病毒性脑炎解释,开始的血压高也可能是用肾上腺素的结果,后来出现的高血压,我们开始想当然的认为是颅内高压所致,甚至不敢控制得太低,可是后来病情加重,出现难以控制的高血压,这跟其颅内压力难以相称,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临床常见的高血压脑病。那么患者高血压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患者为18岁男性,对于这种青年人的高血压,我们首先要解决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患者之高血压是原发的还是继发的,实际表明在青年人的高血压中原发性高血压仍占多数,达70-90%,但由于继发性高血压部分是可根治的,所以首先要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而且这个患者有太多的特点支持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上至头颅,下至盆腔,外至皮肤,内至主要脏器,要查起来难度不小,但临床上继发性高血压多数病因与“肾”有关,包括与肾实质有关的肾实质性高血压和肾素瘤;与肾动脉有关的肾血管性高血压;与肾上腺皮质有关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与肾上腺髓质有关的嗜铬细胞瘤。
(1)肾实质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原因,也是最难根治的。包括肾小球肾炎,多囊肾,慢性间质性肾炎等。病史中无急,慢性肾炎,面捕浮肿,贫血等,尿常规无血尿,蛋白尿,颗粒管型,因而不支持,但其血压难以控制值得注意,进一步查B超就可明确。
(2)肾素瘤 一般见于30岁以下,高血压病程短,进展快,多呈现恶性高血压表现,低血钾,多有夜尿增多,而多不出现周期性麻痹是其特点,腹部CT,彩超均可显示直径大于1厘米的瘤体。
(3)肾血管性高血压 一般见于30岁以下,女性多于男性,多无高血压家族史,高血压病程短,进展快,多呈现恶性高血压表现,一般降压药反应差,四肢血压可不对称,上腹部,腰背部可闻及血管杂音,血钾轻度下降是其特点,彩超,DSA有助确诊。
(4)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血压水平多为中度升高,多不伴心率增快,多有夜尿增多及周期性麻痹史,低血钾,常低于3.0mmol/L,并出现低钾性心电图改变,尿钾增高为其特点,本例显然不符合。
(5)嗜铬细胞瘤(PHEO)PHEO的表现具有多样性,易变性和突发性,给诊断带来很大困难,它的特点可用2个“6”来概括,A,6个“H“,包括Hypertension(高血压),Headache(头痛),Heart Consciousness(心悸),Hypermetabolism(高代谢状态),Hyperglycimia(高血糖症)及Hyperhidrosis(多汗);B,6个不好解释,包括临床上找不到原因的发烧,休克,阵发性高血压,对降压药的不良反应,甲亢的临床表现及体内发现的不明性质的肿块。CT,彩超有助诊断。
该患有阵发性高血压引起高血压脑病(后发展为持续性高血压),头痛,心悸,低热,发作时面色苍白,视力下降明显,因此要高度怀疑嗜铬细胞瘤,于是行彩超检查,发现右肾形态失常,向后下移位,在右肾上极前方内侧探及一5.7cm*5.0cm之类圆形包块,包膜回声增强,内为中等偏低回声,彩色多普勒在包块内显示点状血流信号,诊断为右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停用硝普钠,给予特拉唑嗪第一天 1mg,以后2mg qd,3天后血压控制到130/80 mmHg,头痛未再出现,停用抗癫痫药物,未再出现抽搐,体温恢复正常,病情逐渐好转,血压控制在110-120/70-80 mmHg,因家属决定暂不手术治疗,要求出院,予特拉唑嗪 2mg qd维持降压,并嘱尽快手术治疗。
编辑:西门吹血
性别:男年龄:18岁 职业:学生。
主诉:头痛,发热,流涕4天,突然抽搐,神志不清10分钟。
病史:患者家属和同学代诉患者于4天前受凉后渐出现头痛,发热,流涕,在学校医务室查T37.8℃,考虑“上感”,予口服“感冒药”治疗(具体药物不详),病情无好转,今来我院急诊科求治,查T38.5℃,P86bpm R20 次/分 BP120/80mmHg,鼻,咽黏膜充血,双肺无罗音。诊断“上感”,予“柴胡,清开灵,病毒唑”治疗,输“清开灵组”约10ml患者突然面色苍白,抽搐,口吐白泡,双眼球上翻,神志不清,值班医生考虑“过敏性休克”,因情况紧急,未测血压,立即静推肾上腺素0.5mg,地塞米松10mg,安定10mg,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动过速(110 bpm),BP160/110mmHg,SpO2 98%,患者抽搐停止,神志转清楚,考虑“病毒性脑炎”,转住院部进一步诊治。既往学校体检有一次发现血压偏高(具体不详),但后来多次检查血压正常,无晕厥史,无糖尿病史,无慢性肾炎史和泌尿系感染,结石史,无传染病史及传染病密切接触史。无冶游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无输血史。
入院查体:T37.5℃ P110bpm R20 次/分 BP140/105mmHg(双上肢)。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动体位,神清合作。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反射存在。颅神经(-)。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楚,无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不大,心率110bpm,心律齐,心音可,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未见周围血管征。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扪及,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
实验室检查:急诊血常规:WBC4.0*10 9/L,N 0.64,Hb 120g/L。
入院诊断:1,抽搐原因待查:病毒性脑炎?2,上呼吸道感染。
诊治经过:患者入院后查血常规WBC11.0*10 9/L,N 0.89,Hb 126g/L。大小便常规无异常。血糖,电解质,肾功能,肝功能,心肌标志物均无异常,静脉快速滴甘露醇150ml后,腰穿脑脊液压力240mmH2O,脑脊液常规:无色,透明,白细胞10/ml,量少故未分类,利凡他试验弱阳性。脑脊液生化无明显异常。头颅CT:右枕叶1.5cm*2cm低密度灶。予阿昔若韦抗病毒,甘露醇抗脑水肿,鲁米那,苯妥英抗癫痫等处理,患者仍反复发生抽搐,发作时神志不清,血压增高达160-200/90-120 mmHg,心率110-125bpm,发作后头痛,视力下降明显,以后血压持续增高,用硝普钠泵入无法控制,T37.5-38.5℃。
讨论问题:
1,此患者发病过程有何特点?
2,抽搐的原因有哪些?
3,还应完善哪些检查以便明确病因?
4,目前应采取哪些措施抢救?
5,预后如何?
网友[ljplshg]:
病史已温习。
一、诊断:
1、病毒性脑膜脑炎 根椐病史及发病情况放在首位考虑。理由:患者有头痛、发热、抽搐、颅压高、右枕叶1.5cm*2cm低密度灶。现在已进入乙脑流行季节这个病也要考虑一下,不过与病毒性脑膜脑炎有时也不好鉴别。
2、脑肿瘤 年青人的脑肿瘤并不少见,不过单是右枕叶1.5cm*2cm低密度灶引起这么高的颅压似不相符,所以头部MRI还是有必要做一个。
3、中毒 毒鼠强和氟乙酰胺中毒以抽搐为主要表现,询问一下是否病后有自服或误服的可能。毒鼠强中毒抽搐非常频繁大概间隔1--2分钟,有时持续抽搐,很有特点。
4、、脱髓鞘脑病 目前不支持做为鉴别诊断吧。
二、治疗的建议:
1、对于抽搐,应强力控制,否则脑损害后遗症会很严重,反复抽搐又可加重脑水肿形成恶性循环,建议安定持续静滴,鲁米那肌注,在仍反复抽搐的情况下暂不口服抗癫痫为好,如果还不行就请麻醉科用最后的办法---肌松。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太犹豫,否则即使救了他的命,也会有智能障碍。
2、对于脱水、降颅压,除甘露醉外可加用白蛋白,甘油果糖或口服甘油,激素对减轻脑水肿有一定作用,可以考虑使用。
3、抗病毒方面如有可能可以换更好点的如更昔洛韦。
4、血压高是否与颅压高有关系,建议不要降太低,影响脑血供就得不偿失了。
5、不要忘了低温护脑。
网友[剑气骄阳]:
1.患者于4天前受凉后渐出现头痛,发热,流涕,考虑“上感”,鼻,咽黏膜充血,--------提示存在上呼吸道感染。
2.输“清开灵组”约10ml患者突然面色苍白,抽搐,口吐白泡,双眼球上翻,神志不清,--------应注意是否清开灵引起过敏或输液反应。
3.反复发生抽搐,发作时神志不清,血压增高达160-200/90-120 mmHg,心率110-125bpm,发作后头痛,视力下降明显,以后血压持续增高,脑脊液压力升高(静脉快速滴甘露醇150ml后仍较高)-------提示患者颅内有病变,并不能简单用过敏或输液反应来解析。
4.头颅CT:右枕叶1.5cm*2cm低密度灶--------正如ljplshg战友所说:右枕叶1.5cm*2cm低密度灶引起这么高的颅压似不相符,因此应该明确其性质,可行头部MRI检查,而且这部位病变不会出现癫痫发作,可能使疾病的其中一个表现。
5.血常规WBC11.0*10 9/L,N 0.89,-----提示有感染。
6.脑脊液压力升高,脑脊液常规、脑脊液生化无明显异常,考虑感染可能性大,再根据脑脊液性质支持病毒引起可能性大,不支持存在细菌感染、结核感染、真菌感染。
7.患者后血压持续增高,用硝普钠泵入无法控制,------如果颅内压高引起的高血压应该脱水降颅压有下降才对,但患者却用硝普钠泵入无法控制,而且既往学校体检有一次发现血压偏高,并且腰穿脑脊液压力240mmH2O(并不很高)一般不会出现血压升高。应该注意有没有其他引起高血压的因素,如嗜洛细胞瘤、原醛、肾血管疾病、皮质醇增多症等。
8. BP140/105mmHg(双上肢),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未见周围血管征。--------没有外周血管受累的体征,如血管杂音、血压不对称等,但也不能排除外周血管疾病,如血管炎、结缔组织病。
9.患者仍反复发生抽搐,发作时神志不清,血压增高达160-200/90-120 mmHg,心率110-125bpm,发作后头痛,视力下降明显,------提示可能为1.发作后颅内压更高,2.可能为高血压危象引起抽搐、头痛,视力下降明显。
进一步全面分析:
1.从以上分析可看出,患者的基础疾病应该考虑为:
--------病毒性脑膜炎,但难于解析血压持续增高,用甘露醇抗脑水肿、硝普钠泵入无法控制。
--------其他引起高血压的因素,如嗜洛细胞瘤、原醛、肾血管疾病、皮质醇增多症等,其中嗜洛细胞瘤尤应注意,可以为阵发性,血压高时可以出现高血压脑病(出现头痛、抽搐)和视网膜病变(视力下降)等。
--------至于外周血管疾病(如血管炎、马凡氏综合症、主动脉缩窄、川琦病等)和结缔组织病,也应该注意,但患者没有外周血管受累的体征,不很支持外周血管疾病和结缔组织病。
--------患者颅内压增高,还应考虑良性高颅压综合症、静脉窦血栓形成、颅底部肿瘤(CT不一定扫到)但不能解析血压问题。
........
网友[yf1971]:
病例特点:年轻男性,发热渐起病,抽搐似与 静滴清开灵后出现。但目前二者关系不明确。脑脊液压力高,细胞及蛋白不高,无分离现象,不支持戈林巴利综合征,发作时血压均明显上升,心率快,头痛,要注意嗜铬细胞瘤,可查血甲氧基肾上腺素浓度,儿茶酚胺浓度,肾上腺CT,酚妥拉明试验。
抽搐的原因较多:脑部感染(包括脑结核,病毒性脑炎),肿瘤(右枕叶1.5cm*2cm低密度灶,应作MRI 进一步查明原因),寄生虫,全身性感染如破伤风,狂犬病等,中毒(包括铅中毒),高血压脑病(本患发作时血压很高,要注意)代谢病(低血糖,低血钙,低镁,肝豆状核变性),狼疮性脑病,高热,癔病,癫痫,心律失常。
治疗目前首要降压,可用酚妥拉明或乌拉地尔,钙拮抗剂,镇静有助于降低脑细胞损害。
诊断明确才能准确判断预后。
网友[159262]:
公布结果:
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来我院急诊,静滴“清开灵组”时突发面色苍白,抽搐,口吐白泡,双眼球上翻,神志不清,经“安定”治疗缓解。
入院按“病毒性脑炎”治疗,病情渐加重,反复发生抽搐,发作时神志不清,血压增高达160-200/90-120 mmHg,心率110-125bpm,发作后头痛,视力下降明显,以后血压持续增高,用硝普钠泵入无法控制,T37.5-38.5℃。
既往曾经发现血压增高。脑脊液符合病毒性脑炎改变,CT示右枕叶1.5cm*2cm低密度灶。病情的发展显然不是“清开灵组”过敏所致,抽搐可以用病毒性脑炎解释,开始的血压高也可能是用肾上腺素的结果,后来出现的高血压,我们开始想当然的认为是颅内高压所致,甚至不敢控制得太低,可是后来病情加重,出现难以控制的高血压,这跟其颅内压力难以相称,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临床常见的高血压脑病。那么患者高血压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患者为18岁男性,对于这种青年人的高血压,我们首先要解决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患者之高血压是原发的还是继发的,实际表明在青年人的高血压中原发性高血压仍占多数,达70-90%,但由于继发性高血压部分是可根治的,所以首先要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而且这个患者有太多的特点支持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上至头颅,下至盆腔,外至皮肤,内至主要脏器,要查起来难度不小,但临床上继发性高血压多数病因与“肾”有关,包括与肾实质有关的肾实质性高血压和肾素瘤;与肾动脉有关的肾血管性高血压;与肾上腺皮质有关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与肾上腺髓质有关的嗜铬细胞瘤。
(1)肾实质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原因,也是最难根治的。包括肾小球肾炎,多囊肾,慢性间质性肾炎等。病史中无急,慢性肾炎,面捕浮肿,贫血等,尿常规无血尿,蛋白尿,颗粒管型,因而不支持,但其血压难以控制值得注意,进一步查B超就可明确。
(2)肾素瘤 一般见于30岁以下,高血压病程短,进展快,多呈现恶性高血压表现,低血钾,多有夜尿增多,而多不出现周期性麻痹是其特点,腹部CT,彩超均可显示直径大于1厘米的瘤体。
(3)肾血管性高血压 一般见于30岁以下,女性多于男性,多无高血压家族史,高血压病程短,进展快,多呈现恶性高血压表现,一般降压药反应差,四肢血压可不对称,上腹部,腰背部可闻及血管杂音,血钾轻度下降是其特点,彩超,DSA有助确诊。
(4)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血压水平多为中度升高,多不伴心率增快,多有夜尿增多及周期性麻痹史,低血钾,常低于3.0mmol/L,并出现低钾性心电图改变,尿钾增高为其特点,本例显然不符合。
(5)嗜铬细胞瘤(PHEO)PHEO的表现具有多样性,易变性和突发性,给诊断带来很大困难,它的特点可用2个“6”来概括,A,6个“H“,包括Hypertension(高血压),Headache(头痛),Heart Consciousness(心悸),Hypermetabolism(高代谢状态),Hyperglycimia(高血糖症)及Hyperhidrosis(多汗);B,6个不好解释,包括临床上找不到原因的发烧,休克,阵发性高血压,对降压药的不良反应,甲亢的临床表现及体内发现的不明性质的肿块。CT,彩超有助诊断。
该患有阵发性高血压引起高血压脑病(后发展为持续性高血压),头痛,心悸,低热,发作时面色苍白,视力下降明显,因此要高度怀疑嗜铬细胞瘤,于是行彩超检查,发现右肾形态失常,向后下移位,在右肾上极前方内侧探及一5.7cm*5.0cm之类圆形包块,包膜回声增强,内为中等偏低回声,彩色多普勒在包块内显示点状血流信号,诊断为右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停用硝普钠,给予特拉唑嗪第一天 1mg,以后2mg qd,3天后血压控制到130/80 mmHg,头痛未再出现,停用抗癫痫药物,未再出现抽搐,体温恢复正常,病情逐渐好转,血压控制在110-120/70-80 mmHg,因家属决定暂不手术治疗,要求出院,予特拉唑嗪 2mg qd维持降压,并嘱尽快手术治疗。
编辑:西门吹血
作者: 159262 等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 |||
Copyright 2000-2025 DXY.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