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外伤后气管断裂两例麻醉处理和教训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发布日期: 2007-02-26 21:51 文章来源: 丁香园
关键词: 颈部外伤 气管断裂 麻醉 点击次数:

颈部外伤容易导致气管断裂。首先诊断应该明确,麻醉处理上应该争取主动避免出现不该出现的意外。

例1.女性,33岁。车祸导致颈部胸部腹部外伤,失血性休克。拟行剖剖腹探查术。该病人颈部有皮下气肿,耳鼻喉科会诊怀疑有气管断裂,也未作气管切开的准备。由于当时情况紧急,未进一步确诊和处置便送入手术室,SpO2监测97%,血压110/80mmHg,麻醉科常规快诱导,硫喷妥钠、芬太尼静脉注射后,给与琥珀胆碱100mg静脉注射后,加压给氧越来越困难,紧急气管插管,插入声门后受阻,通过改变导管方向和角度四次试验为成功,均无法送入主气管内,在此期间SpO2持续下降,当第四次未成功时SpO2不见显示,心脏停听诊未闻及心音,股动脉未触及,诊断为心跳骤停,停止气管插管,面罩加压给氧,胸外心脏按压,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mg、2mg,心音恢复,血压80/50mmHg,心率150次/分,SpO2恢复到80%,此时紧急气管切开,送入气管导管,控制呼吸,SpO2渐渐升至97%,心率下降到120次/分,血压110/90mmHg。以后情况平稳,痊愈出院,未见后遗症。

例2.男性,24岁,车祸导致颈部胸部外伤,气管断裂,行开胸探查术,鉴于上次的教训,首先气管切开,表面麻醉后送入气管导管,给与全麻药物,顺利完成手术。

教训:

(1)监测不完善。此类重病人应该全面监护,例1病人没有心电监护。其实只要有条件所有病人都应该全面监护,包括心电和血氧饱和度。只有这样有任何问题麻醉科医生才能得到尽早地提示,及时处理,这样可以防止有问题未能及时发现,把隐患消灭在萌芽中。

(2)提高所有医生的个人素质。第1例病人有颈部外伤并且有颈部皮下气肿,应该高度怀疑气管断裂,如果麻醉科医生怀疑到有气管断裂就不应该快诱导气管插管,导致病人心跳骤停,所幸抢救及时并未有更严重的后果。

(3)气管断裂时是比较少见的病例,只要遇到一例这样的病人就很难再忘却,该类病人不宜使用肌松药局全麻诱导,基础+局麻是最佳麻醉诱导选择,第二例病人的成功诱导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4)准备不充分。怀疑气管断裂应有气管切开的准备,有备无患。

(5)抢救病人是多科室协作的工作,需要团队精神,每一个医生都应尽职尽责,耳鼻喉科医生既然怀疑有气管断裂,就应该提醒麻醉科医生作此方面的准备或者尽早明确诊断提前气管切开,避免医源性失误给病人造成危害。


编辑:ache

请点这里参加丁香园论坛讨论 >>

   作者: dqttjcl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