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重温“硬膜外腔麻醉和蛛网膜下腔麻醉”的某些实则问题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发布日期: 2005-11-14 02:28 文章来源: 麻醉疼痛专业讨论版
关键词: 椎管内麻醉/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内脏牵拉反应 植物神经 交感神经 迷走神经 点击次数:

【工作心得体会】:

有必要重温“硬膜外腔麻醉和蛛网膜下腔麻醉”的某些实则问题——【内脏牵拉反应】

1。笼统地讲:凡是胸腔、腹腔、盆腔内脏器官组织,都属于植物神经支配,后者包括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两大系统的分支纤维混合支配,两系统的功能始终是处于【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状态,由此促使机体内环境保持稳定状态。(可读解剖生理学)
2。内脏的交感纤维:来自脊髓交感神经节节后纤维,在硬膜外腔麻醉和蛛网膜下腔麻醉的阻滞作用下,它们是完全可以被阻滞而暂时丧失功能的。

3。迷走神经:直接发自颅底的迷走神经,经过的路线漫长。进入胸腔分为左右两个主干,沿食管两旁下行,沿途发出心、肺、心包、大血管等内脏纤维分支,密布于心、肺、纵隔内脏器官组织。

左右主干又穿过膈肌裂孔再汇入 腹腔神经节(又称内脏神经节、太阳神经丛),发出纤维分支纤维密布于腹腔的各个内脏组织。大主干分支又参与了各个神经节和骶前神经丛,其纤维分支密布于盆腔的子宫、卵巢、附件、阴道、直肠、膀胱、前列腺等等各个器官和组织。这些迷走神经由于直接来自颅底,椎管内麻醉的阻滞作用无权干涉它们的功能状态。

==============================

解说“椎管内麻醉”的一些“实则”问题:

1。从上所述,可以明确,植物神经系统中的迷走神经系统功能,并不能被椎管内麻醉作用所阻滞,由此就可产生【内脏牵拉反应】和【内脏牵拉痛】。即在椎管内麻醉的作用下,牵拉内脏所引起的各种“迷走神经反射性兴奋”作用,是不能被椎管内麻醉阻滞作用所抑制的,这样就构成了临床上既麻烦又独特的所谓【内脏牵拉反应和内脏牵拉痛】问题。

因此,有人说:【硬膜外腔麻醉不是一个真正的“麻醉”】,是针对它不能阻滞迷走神经系统的作用而言的。

因此,有人说:要克服胃、肠、子宫附件牵拉痛反应,需要将阻滞平面至少提高到T4水平,从解剖生理上讲是没有根据的,但是,有的病人临床效果还是明显改善的,主要来自椎管内麻醉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作用得到完善所致。(而克服牵拉反应的作用是不存在的)!

因此,有人说:要克服直肠、膀胱、前列腺、子宫附件牵拉痛反应,需要将阻滞平面的下界,至少下降到S1~5,从解剖生理上讲,也是没有直接效果的。但是,盆腔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得到完善,可以有效解除盆底肌群的肌张力,由此可间接获得减轻盆腔内脏牵拉痛反应的效果。(而完全避免牵拉反应的作用也是不存在的)!

2。在椎管内麻醉作用下,迷走神经功能始终占据上风,此时,交感与迷走之间的功能平衡,完全需要依靠体内尚未被阻滞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来求得代偿,从而继续维持平衡状态。

所以,在休克状态下,禁忌使用椎管内麻醉,其根据是:非常容易将植物神经系统仅有的代偿功能突然被完全打消,临床即可出现血压骤降,甚至达零,随之心跳呼吸骤停。

所以,在心脏大血管功能处于明显低下的状态下,禁忌施行阻滞平面T10以上的椎管内麻醉,因为这种病人的代偿机制已处于高度或极点状态,一旦被突然打消,可立即陷于衰竭濒死地步。

请点这里参加丁香园论坛讨论 >>

   作者: ysda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