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立医院发生手术感染事故 9名患者眼球被摘
--------------------------------------------------------------------------------
2005-12-21 09:11
新安晚报12月21日讯 宿州市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妥善处置宿州市立医院眼科手术感染事故。目前,10名患者病情稳定,其中7名患者即将从上海返回,宿州市立医院已安排医护人员对返回患者继续留院观察。
12月11日,宿州市立医院眼科为10名患者做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当晚,一名患者出现眼痛,至12日上午,10名患者相继出现眼部肿疼、流脓等症状,市立医院初步诊断为继发感染,立即对患者采取紧急救治措施,同时联系在治疗眼科疾病方面国内条件最好、技术力量最强医院之一的上海眼耳鼻喉科医院。12日下午3时许,医院组织救护车、医生、护士和其他工作人员,将10名患者及陪护人员紧急转院,并于13日凌晨入住上海眼耳鼻喉科医院。
12月13日,根据病情,经病人及家属同意,救治医院对其中8名患者进行患侧眼球摘除手术,并对另外两名患者实施积极治疗。17日上午,又对第9名患者实施同样手术。截至12月20日上午10时,经救治医院确认,已有7名患者符合出院条件。为确保病人安心治疗,在上海住院期间,宿州市立医院垫付了全部的医疗费用,统一安排患者及陪护人员的生活,并另发给每户800元生活费。
事故发生后,宿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召开紧急会议,一名副书记具体牵头,一名市委常委和一名副市长分工负责事故的调查和善后处理,并要求相关部门迅速查明原因、做好善后工作。
12月12日下午,宿州市卫生局接到宿州市立医院报告后,立即向宿州市委、市政府和省卫生厅汇报,同时迅速成立调查组并于13日早晨进驻医院。14日,宿州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市卫生局及市立医院主要负责同志赶往上海,看望病人,指挥协调病人救治工作。15日,省卫生厅一副厅长率队前往上海,看望病人,与上海方磋商病人救治工作,同时向宿州市立医院派驻调查组。目前,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工作正在积极进行。
分析感染原因:
同10个病人眼球都接触的有:表麻剂和散瞳剂;超声手柄和与之相连注吸管、灌注液;显微手术器械;与之相关的器械消毒液等,其中器械消毒液的可能性最大。
1.表麻剂和散瞳剂都是点眼的,只要不接触病人的睫毛或眼,污染的可能性很小,完全可以每到一处都新打开一瓶,能多化几个钱?但一旦被污染,绿脓杆菌完全可以在里面存活繁殖。
2.超声手柄和注吸管都应高压蒸汽消毒(快速消毒锅也行),主要是管道内腔,如果仅用消毒液浸泡的话,管道内腔会消毒不充分;如果管腔内部一开始就没消毒好,被污染了,而后面也没有消毒就连续做,后面的肯定会感染。灌注液的可能性不大,因为10个人不会只用一瓶,至少也要3~4瓶以上,不会所有同批次的灌注液都污染吧!
3.显微手术器械可能要反复使用的,如果在快速消毒锅里消毒,应该没问题;如果为赶时间仅在器械消毒液浸泡一会,就很说了。也听说过有人仅用酒精把前房穿刺刀擦一下,就接着做下一个病人的。
4.如果消毒液污染了,而所有器械都是在消毒液里浸泡的,就会发生集体性的感染。从消毒液中检出绿脓杆菌的报导也是可以查到的。
如果有一台快速消毒锅,两套超声手柄、注吸管和显微器械,一套在台上使用时,另一套就在台下用快速消毒锅消毒,也不会影响接台手术,由进入眼内器械引起的感染就会被避免。
作者: tombraid 等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