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彦津教授—关于《眼眶影像解剖的重要性》的讲座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主任,天津市眼眶病研究所副所长,中华眼科杂志编委,中华眼科病理学会、天津眼科学会委员。
何彦津教授一直从眼科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科研和临床经验,尤其在眼眶病、眼影像、眼病理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现正在进行眼眶植入自体脂肪矫正眶内容不足、数字化眼眶解剖结构、眼眶炎性假瘤的研究。已培养硕士研究生8名,在读2名。在眼科专业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与专著编写10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填补天津医药卫生系统空白新项目2项。
讲座实录:
扎实的眼眶解剖基础是眼眶病治疗,尤其是外科手术的基础。这种解剖基础不单纯是理论的,更重要的是影像学解剖和病理解剖。它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不但对确定病变位置的需要,而且对定性也非常重要。在此基础上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才适于患者,并发症和复发率随之下降。
CT参数:
水平扫描,层厚3—5mm。
电压kv 120—140kv,130kv(57%)
电流mA 65—300mA,100mA(50%)
窗宽200—400。
上部为眼球以上层面,约2层面,
中部为眼球水平,约4—5层面,
下部为眼球以下各层面,约2层面。
肌肉:包括内直肌、外直肌、上直肌、下直肌、上斜肌、下斜肌、提上 睑肌,腱环
血管:包括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内、外睫状后长动脉、筛前动脉、筛后动脉。眼上静脉、眼下静脉、涡静脉。
神经组织:视神经、眶上神经。
其它结构:滑车、泪囊、鼻泪管、睫状神经节。
此张图片显示下直肌
作者: 何彦津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 |||
Copyright 2000-2025 DXY.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