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05-12-29 19:15 | 文章来源: 新药与信息版 |
关键词:
药品应用,设计![]() |
点击次数: |
无论您是不是医药工作者,希望您来谈谈自己用药时的感受,或者您所见所闻的用药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最好是趣闻轶事:诸如药品使用给人带来的麻烦、苦恼、尴尬等等,或者您对使用某些药品的心得体会,也包括对某种药剂的人性化设计的赞赏——谢绝广告!
以下是几位站友自己遇到的几件实例:
仓颉:我自己先聊聊:孩子2~3岁时一次感冒发烧,我喂他“*诺”扑热息痛口服液,结果那红红的泛着果香味的液体居然被儿子吐了出来,喂不成就灌,谁都知道强按牛头喝水会是什么结果,药没喂成,恼羞成怒之余...自己尝了尝,居然那么苦,晕倒,就是自己发烧了,也不会吃它。
丁香梧桐:小时候身体不好经常吃药,长大了就很少吃了.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吃中药,妈妈好不容易熬好了,给我喂下去,那个苦劲啊,甭提了!后来还是全部呕出来了,气的妈妈说我是成心的,其实哪有啊,不是我想吐啊,就是它自己会吐出来的,是不是因为太苦的原因,起的暗示作用?后来就很不喜欢中药了,每次进医院,闻到中药味就特觉难受!
再说西药吧,我还是喜欢那种有糖衣的,滑溜溜的药丸;最不喜欢白白的,大大的药片,吞半天都还在嗓子眼里咯着;也不喜欢胶囊,那么大,难咽,卡在喉咙口不好受,喝多少水都下不去;糖浆好一些,但是也要捏着鼻子喝,味道虽然有些甜,但就是不如酸奶好喝;冲剂一类也是苦,就板蓝根好些,好象不同厂家的味道也不一样,有的甜些有的苦.
总之,虽然我是医生,但还是讨厌吃药,苦!
关耳 :正月初八,是我上班的第一天,中午接到了一个用户的咨询电话,关于用药后引起的不良反应。本不想在这发贴子,但考虑很久还是觉得应该告诉大家以引起重视。
有个东北的病人是在一场车祸后骨折住院,出院后医生给她开了替硝唑胶囊以预防感染。结果病人回家后连服20多天后发生了下肢麻痹。停药2个多月,多方求医治疗后尚无康复。医生告知可能为药物引起的为周围神经炎,需要慢慢恢复,可能留下后遗症。咨询电话的本意是希望了解有无解替硝唑的解药。
在这件事中病人固然有责任,不该连续服用这么多药,或者在出现早期不良症状时就该立即停药或去就诊,因为在说明书中有明确提示可能会引起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但我认为医生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病人出院回家后这么会给配这么多的药???
香山雪林:关于“藿香正气水”:
老早就知道这个东西苦,所以小时侯尽量以哭、闹、溜、装呕吐等伎俩来避免喝它,有一次在劫难逃,被老妈关在家里面,“不喝药=失去人身自由”,于是我拿着哪个塑料小瓶开始了人生第一次冥思苦想,突然灵机一动,找来家里最大的碗----俗称“大海碗“的那种,把药倒进去,然后装满水,找根筷子狠狠的搅和了半天,满怀窃喜和期望的和了一口,GOD!苦啊,一样的苦,居然并没有因为我天才的发明而善代于我!
结果当然是在老妈的笤帚下,把由10ml变做一大海碗的苦水,捏着鼻子挤着眼泪给灌下去。当时我上小学,还不知道什么叫做”稀释“,中学学了化学,依然不明白为什么一大碗水都不能改变它的味道,直到上大学才明白那就叫做”浓缩“的都是精华啊。
whenhye :前些天,爸爸去肯德基进餐,回来后肚子不舒服,晚饭都不想吃,还有些拉肚子。第二天也不见好,吃了几样药还是身体不舒服。后来,我让他吃乳酸菌素片,结果吃了两片就好了。此所谓药到病除也!
尽管打针吃药不好受,但病的难受了,这些苦痛就不算什么了!就希望有好药才行!
pencil :zhyz1126主任一出手就不同一般我来DXY这么久,也一直很想听听临床医生对很多用药方式的看法。我自己看到过有医生居然让小孩吃半片肠溶片那就不肠溶了啊
还有缓释,降糖药做缓释合理吗?饭前饭后不加区分?
君子兰:我是一个产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最难的就是药物的使用.很多药物孕妇都不敢吃.可是怀孕个10月,谁能保证不得病呀!一次坐门诊, 看见同事接待一个腹泻的孕妇,开出来的处方是: 庆大霉素注射剂 8万单位X10支, 用法: 两支口服 bid ,我立即请教为什么这样使用,回答是:这样用药既有治疗作用,还可以避免药物的副作用. 晕!! 我想干吗还要做成注射剂型呀,直接做成口服液不就行了呗.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能您的只言片语会给药品研发的人以醍醐灌顶式的启发!
来吧,让我们为真正的药品研发出谋划策!
作者: 仓颉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