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如何不辜负你的一身白衣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必须承认,因为媒体的兴风作浪,现在的医患关系尤其紧张,甚至有演变农夫与蛇的关系之虞。曾经,还高耸着的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的标语是如何的让我肃然起敬。然而现在呢?医生自然成为众矢之的。我无意辩驳些什么,因为医疗体制的不完善是经济发展滞后决定的,况且医疗队伍中确实存在着败类。
数实话,即使自己学医这么久,心中还是保留着最初的对医学的高尚的景仰。因为医学的最高境界,作为医生来说,就是妙手回春。即使医学生还是有生病的时候,那时候对医生的期待和依赖我深有体会,也因此在实习的过程中能够让我保持平静的平常心。否则以我的忍耐力,临床工作的繁复足以让人发疯的。而就医时候的心态其实直接决定了疾病诊断治疗的顺利与否。试想初次见面,患者就对医生的能力怀疑(尤其是公然的怀疑),医生又怎么可能大包大揽?既然信不过,治好没有功,治不好还有过,谁又会尽力?可惜患者或者家属不明白罢了。
从定科实习之后就没有敢随意的请假,真可谓废寝忘食。有时候想想,到底图的什么呢?学知识么?看书就行了。讨好谁?那找个女人讨好多好,我想以临床的耐心讨一个富婆欢心绝对不是什么难事。教授的收入很高,高深莫测。但是对研究生、进修生,却一毛不拔。假设有一天教授都死光了,医院诊疗水平低,却不会倒闭,但是假设研究生、进修生撤了,医院一天都撑不下去。医院成功的从建国之初的等级制度蜕变成现时代的剥削制度。这是赤裸裸的剥削。我无意批判什么,都是体制的原因。事实上只有教授能够达到同工同筹。
医学生从大学一路走过来,经历考研保研的洗礼,即使原本没有任何的为学医的功利心,也会在实习的过程中逐渐的洗脑。医生的正当收入和付出不成比例,甚至可以说严重不成比例,为了养家糊口,各种赚钱的手段(灰色收入或黑色收入等)都无所不用其极。如果说积极的治疗态度,患者还有很多可以用药的空间,医生为什么就不能多学些知识,更合理的用药呢?难道就一定要同类的抗生素联合应用,完全没有道理可讲。要拿不学无术解释么?稍显牵强些吧。外科大夫呢?我认为更应该复习下医学伦理学吧。如果无能为力,不做无谓损伤。这是外科的大指导思想。曾经某位骨科的大夫给脑卒中偏瘫的患者做关节置换术(理由是:至少她能不疼)。其实她原本就不会疼啊,要不怎么说是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啊。关节置换的高回报凡是实习过的人都应该知道的,在此也不便假充内行。
我想说的是:如果你是为了挣钱而学医,我劝你还是转行吧。医生应该因为自己的高学识挣钱,但是从饱受病痛困扰的患者身上挣昧心钱,拷问良心,你是不是应该脸红呢?一个同学说:我最愿意实习的就是血液科。因为白血病都是不治之症。在他们一次次的化疗,一步步走向不治的过程中揩油,即使收入高,地位高,良心何在?说到这些,那么有人问了,我们在无数的寒冷雪夜,穿行于教室寝室之间,无数不寐的临考冬夜,瑟缩在厚厚的大衣下,在昏暗的走廊灯下复习,这些都如何得到回报?医生自然也是职业,即使我不屑,现在已经归入服务行业。挣钱自然无可厚非。只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将工作的中心摆正在提高医术上,自然功成名就财得。而反之,不学无术者,上法庭然后赔钱只能说活该。
在临床上,病人都是平等的。切记医生永远不可能和患者成为朋友的。所以如果对患者无所求,就不必自贬身份去趋炎附势。每个病人都需要你的全心全意诊治。在医生的眼力,病人永远应该是平等的。不要期望着你如何的有求必应,他们能多感激你,至多一面锦旗而已。其实大家应该知道,送锦旗的人大多是受了医生的点化的。
在临床上,对自己负责的病人要尽心。曾经某位研究生将钾补到7.0以上,而没有注意到患者已经没有尿,曾经有某位研究生将钾给患者了事,而没有进一步及时落实和复查,血钾进一步降低。曾经有某患者中午值班者急检血钠100mmol/L,而下午没人接班,晚上患者意识不清。作为经治医师,药物的剂量,药物的疗程,药物的副作用,激素的减量,隔期复查不正常的化验,及时请相应科室会诊,及时完成病历,早晚各有一次查房,勤问饮食睡眠二便,太多的责任需要去承担。遇上疑难的病例,要尽一切可能的努力,找相关的资料,寻找最佳的资料方案,不仅是提高自己的良机,也是对患者尽心尽力。一身白衣或即将一身白衣的人,你做到没?
在临床,如果有百分之一的机会,就要用百分百的努力,永远不要轻言放弃。记得主治因为对重症监护病房的病员失去信心而被老主任责备。我深受触动,作为医生,永远没有权利选择病人死的权利。一旦你都放弃努力了,心有灵犀的患者,怎么能感受不到呢?毕竟治病不是病人一个人的努力。医生患者,那一刻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知之为知之。永远不要对患者的问题应付甚至不懂装懂。患者未必能完全相信医生的每句话,但是医生却必须对患者说每一句真话。你可以回答自己不知道,这不是丢脸的事我认为。如果你认为是很没面子的事,那么很好,知耻而后勇,平时多看看书,还有进步的空间,可以少些这样的尴尬。
不要为难上级医师。初学者,为了显示自己的好学,难免会问上级医师很难的问题。(其实这是针对实习生而言的,因为真正工作之后,都是同事,更是需要做到如下所述,甚至有老师箴言:绝对不能问)事先应该有针对性,而不是让老师给你补课。长篇大论的东西书上都有,为什么就懒到和本家护士一样,屁股有千金重,就不能自己翻翻书找答案?机理性的东西,书上都没有明确阐明,你要考察老师的发散思维啊?还是创新思维?病理生理的东西,书上清楚着,难道你是将神内的老师当成你的补课病生老师?问问题也要考虑到老师的能力不是么。
不要死钻牛角。医学深奥精深,有钻研精神才能有所成。但也不是说每一个问题都需要钻研的彻底,或者说你可以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但是不要利用这个作为炫耀的资本。要知道,真正的医学大家,更多的是复合的能力,纵向知识固然需要,更反映水平的其实是横向的知识储备。不断的学习新知识,不断的更新观念更为重要。否则以白求恩医科大学的近亲繁殖,优秀的人才留不住,如何能够长江后浪推前浪?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是偶然间看到的西方的名言。据研究,在慢性病的资料中,药物治疗过程中,心理因素对治疗效果的贡献达到30-40%。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要知道,如果将一种药换为另一种疗效增加30-40%的西药,或者病人需要付出双倍甚至百倍的药费,而你仅仅需要付出一点同情心而已。永远不要当着患者的面,尤其对于老年患者,说病情不利的话。有时候,谎言=人性。大家应该都听说过这样的试验吧。隔着墙割犯人的手臂,仅仅利用滴水的声音就可以将犯人吓死。据研究,死刑犯临刑前血液中肾上腺素增加7倍,去甲肾增加45倍。恐惧也是很大的应激啊。
算是对即将踏入临床实习的学弟学妹们的一点忠告。临床工作除了累还是累,但对我来说,有趣却更多一点。希望大家都能实习快乐。
编辑:ache
数实话,即使自己学医这么久,心中还是保留着最初的对医学的高尚的景仰。因为医学的最高境界,作为医生来说,就是妙手回春。即使医学生还是有生病的时候,那时候对医生的期待和依赖我深有体会,也因此在实习的过程中能够让我保持平静的平常心。否则以我的忍耐力,临床工作的繁复足以让人发疯的。而就医时候的心态其实直接决定了疾病诊断治疗的顺利与否。试想初次见面,患者就对医生的能力怀疑(尤其是公然的怀疑),医生又怎么可能大包大揽?既然信不过,治好没有功,治不好还有过,谁又会尽力?可惜患者或者家属不明白罢了。
从定科实习之后就没有敢随意的请假,真可谓废寝忘食。有时候想想,到底图的什么呢?学知识么?看书就行了。讨好谁?那找个女人讨好多好,我想以临床的耐心讨一个富婆欢心绝对不是什么难事。教授的收入很高,高深莫测。但是对研究生、进修生,却一毛不拔。假设有一天教授都死光了,医院诊疗水平低,却不会倒闭,但是假设研究生、进修生撤了,医院一天都撑不下去。医院成功的从建国之初的等级制度蜕变成现时代的剥削制度。这是赤裸裸的剥削。我无意批判什么,都是体制的原因。事实上只有教授能够达到同工同筹。
医学生从大学一路走过来,经历考研保研的洗礼,即使原本没有任何的为学医的功利心,也会在实习的过程中逐渐的洗脑。医生的正当收入和付出不成比例,甚至可以说严重不成比例,为了养家糊口,各种赚钱的手段(灰色收入或黑色收入等)都无所不用其极。如果说积极的治疗态度,患者还有很多可以用药的空间,医生为什么就不能多学些知识,更合理的用药呢?难道就一定要同类的抗生素联合应用,完全没有道理可讲。要拿不学无术解释么?稍显牵强些吧。外科大夫呢?我认为更应该复习下医学伦理学吧。如果无能为力,不做无谓损伤。这是外科的大指导思想。曾经某位骨科的大夫给脑卒中偏瘫的患者做关节置换术(理由是:至少她能不疼)。其实她原本就不会疼啊,要不怎么说是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啊。关节置换的高回报凡是实习过的人都应该知道的,在此也不便假充内行。
我想说的是:如果你是为了挣钱而学医,我劝你还是转行吧。医生应该因为自己的高学识挣钱,但是从饱受病痛困扰的患者身上挣昧心钱,拷问良心,你是不是应该脸红呢?一个同学说:我最愿意实习的就是血液科。因为白血病都是不治之症。在他们一次次的化疗,一步步走向不治的过程中揩油,即使收入高,地位高,良心何在?说到这些,那么有人问了,我们在无数的寒冷雪夜,穿行于教室寝室之间,无数不寐的临考冬夜,瑟缩在厚厚的大衣下,在昏暗的走廊灯下复习,这些都如何得到回报?医生自然也是职业,即使我不屑,现在已经归入服务行业。挣钱自然无可厚非。只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将工作的中心摆正在提高医术上,自然功成名就财得。而反之,不学无术者,上法庭然后赔钱只能说活该。
在临床上,病人都是平等的。切记医生永远不可能和患者成为朋友的。所以如果对患者无所求,就不必自贬身份去趋炎附势。每个病人都需要你的全心全意诊治。在医生的眼力,病人永远应该是平等的。不要期望着你如何的有求必应,他们能多感激你,至多一面锦旗而已。其实大家应该知道,送锦旗的人大多是受了医生的点化的。
在临床上,对自己负责的病人要尽心。曾经某位研究生将钾补到7.0以上,而没有注意到患者已经没有尿,曾经有某位研究生将钾给患者了事,而没有进一步及时落实和复查,血钾进一步降低。曾经有某患者中午值班者急检血钠100mmol/L,而下午没人接班,晚上患者意识不清。作为经治医师,药物的剂量,药物的疗程,药物的副作用,激素的减量,隔期复查不正常的化验,及时请相应科室会诊,及时完成病历,早晚各有一次查房,勤问饮食睡眠二便,太多的责任需要去承担。遇上疑难的病例,要尽一切可能的努力,找相关的资料,寻找最佳的资料方案,不仅是提高自己的良机,也是对患者尽心尽力。一身白衣或即将一身白衣的人,你做到没?
在临床,如果有百分之一的机会,就要用百分百的努力,永远不要轻言放弃。记得主治因为对重症监护病房的病员失去信心而被老主任责备。我深受触动,作为医生,永远没有权利选择病人死的权利。一旦你都放弃努力了,心有灵犀的患者,怎么能感受不到呢?毕竟治病不是病人一个人的努力。医生患者,那一刻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知之为知之。永远不要对患者的问题应付甚至不懂装懂。患者未必能完全相信医生的每句话,但是医生却必须对患者说每一句真话。你可以回答自己不知道,这不是丢脸的事我认为。如果你认为是很没面子的事,那么很好,知耻而后勇,平时多看看书,还有进步的空间,可以少些这样的尴尬。
不要为难上级医师。初学者,为了显示自己的好学,难免会问上级医师很难的问题。(其实这是针对实习生而言的,因为真正工作之后,都是同事,更是需要做到如下所述,甚至有老师箴言:绝对不能问)事先应该有针对性,而不是让老师给你补课。长篇大论的东西书上都有,为什么就懒到和本家护士一样,屁股有千金重,就不能自己翻翻书找答案?机理性的东西,书上都没有明确阐明,你要考察老师的发散思维啊?还是创新思维?病理生理的东西,书上清楚着,难道你是将神内的老师当成你的补课病生老师?问问题也要考虑到老师的能力不是么。
不要死钻牛角。医学深奥精深,有钻研精神才能有所成。但也不是说每一个问题都需要钻研的彻底,或者说你可以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但是不要利用这个作为炫耀的资本。要知道,真正的医学大家,更多的是复合的能力,纵向知识固然需要,更反映水平的其实是横向的知识储备。不断的学习新知识,不断的更新观念更为重要。否则以白求恩医科大学的近亲繁殖,优秀的人才留不住,如何能够长江后浪推前浪?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是偶然间看到的西方的名言。据研究,在慢性病的资料中,药物治疗过程中,心理因素对治疗效果的贡献达到30-40%。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要知道,如果将一种药换为另一种疗效增加30-40%的西药,或者病人需要付出双倍甚至百倍的药费,而你仅仅需要付出一点同情心而已。永远不要当着患者的面,尤其对于老年患者,说病情不利的话。有时候,谎言=人性。大家应该都听说过这样的试验吧。隔着墙割犯人的手臂,仅仅利用滴水的声音就可以将犯人吓死。据研究,死刑犯临刑前血液中肾上腺素增加7倍,去甲肾增加45倍。恐惧也是很大的应激啊。
算是对即将踏入临床实习的学弟学妹们的一点忠告。临床工作除了累还是累,但对我来说,有趣却更多一点。希望大家都能实习快乐。
编辑:ache
作者: lincm168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 |||
Copyright 2000-2025 DXY.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