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2-04-20 12:11 | 文章来源: 丁香园 | 点击次数: |
王天佑教授在丁香园展台前
简介:王天佑,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常委(前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兼胸外科学组组长,北京医学会理事,北京医师协会常务理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专家委员会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胸心血管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心血管外科顾问,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名誉主任,中华外科杂志、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等编委、中国肺癌杂志常务编委,中国循环杂志副总编辑,中央保健局及军委保健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突出贡献专家。
丁香园通讯员:王院长,作为本次大会的名誉主席,能否谈谈您对本次大会的期待?
王天佑教授:这次大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同行济济一堂,是国内最大的微创胸外科交流平台之一。微创是外科的发展趋势,参加学会性会议对于年轻医生的成长很有帮助。通过这种交流,可以提高大家技术水平,交流新的技术理念。
丁香园通讯员:医生除了要奔波于病床之间外,还要埋头于实验室中。日前,哈医大一院将临床技能纳入审核标准,只有高学历却没有高水平的医生将评不上职称。那么,您如何看待临床和科研的关系呢?
王天佑教授:医生主要的任务是治病救人,临床第一。但如果只做临床,不进行科研,临床技术水平就无法很好的提高,也阻碍了医学的发展。不一定每个医院的医生都得去做“正式”的科研,科研有两种,一种是从临床实践中总结经验,观察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对于单纯的基础科研呢,有基础医学的专家,但基础研究必须和临床相结合。
丁香园通讯员:近日,厦门大学提出医学生免除学费的政策,希望能够改善生源。您认为此举能否吸引到优秀的学生学医?
王天佑教授:医生的职业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医学在国外非常热门,为什么我们生源会减少?这非常值得深思。
丁香园通讯员:4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2年主要安排》的通知提到,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取消药品加成收入。您认为此举对医院会带来什么变化?
王天佑教授:这是医疗卫生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过去使用药物的差价来补充医疗的费用,政府投入少,现在医药分开利于医院运营。
丁香园通讯员:感谢您接受丁香园的专访。
作者: 丁香园通讯员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