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上海第一届miRNA/lncRNA研究经验交流会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发布日期: 2012-09-21 11:48 文章来源: 丁香园
关键词: RNA miRNA 技术专题 锐博生物 丁香通 丁香园 点击次数:

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医学细胞学分会联合广州市锐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生物谷于2011年4月28号在上海成功举办了第一届miRNA/lncRNA研究经验交流会。本届交流会邀请了来自本研究领域重点实验室的优秀研究人员,围绕“非编码RNA的研究策略”主题举行了系列学术论坛和讲座。

会议部分摘要:


microRNA在肝癌预后判断与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侯  晋


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暨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要:The full scale of human miRNome in specific cell or tissue, especially in cancers, remains to be determined. An in-depth analysis of miRNome in human normal liver, hepatitis liver,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was carried out in this study. We found nine miRNAs accounted for 88.2% of the miRNome in human liver. The third most highly expressed miR-199a/b-3p is consistently decreased in HCC, and its decrement significantly correlates with poor survival of HCC patients. Moreover, miR-199a/b-3p can target tumor promoting PAK4 to suppress HCC growth through inhibiting PAK4/Raf/MEK/ERK pathway both in vitro and in vivo. Our study provides miRNome of human liver and HCC and contributes to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t deregulated miRNAs in HCC and liver diseases.

通过大规模平行测序,我们研究了人正常肝脏、肝炎肝脏、肝硬化肝脏和肝癌组织中的miRNA组,并由此发现在正常肝脏中仅9个miRNA处于高丰度表达,占整个肝脏miRNA组的88.2%。其中,列第3位的miR-199a/b-3p在肝癌中表达显著降低。我们进一步发现肝癌组织中的组蛋白甲基化改变可能导致了miR-199a/b-3p的表达降低,并且肝癌中miR-199a/b-3p的低表达与肝癌患者的生存期减低显著相关。此外,通过体外和体内试验,我们发现miR-199a/b-3p能够靶向作用于PAK4(p21-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4)进而抑制下游的ERK(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活化,从而抑制了肝癌细胞的生长。由此,我们首次揭示了正常肝脏、肝炎肝脏、肝硬化肝脏和肝癌组织的miRNA组,并进而发现了在肝癌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的miRNA,同时为肝癌的临床治疗提出了新的潜在靶点。



miR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关键致病通路中的作用研究

唐元家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


摘要:microRNA(miRNA)是一类重要的内源性非编码小RNA分子,在基因表达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高级真核生物体内miRNA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可能和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 TF)同等重要。一些TF与miRNA交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复杂的基因调控网络。人类疾病往往是由于基因表达调控紊乱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因其病因未明,发病机理复杂,缺乏特异的治疗手段等原因成为研究的热点。

我们最近的研究工作聚焦于解析miRNA在SLE中的作用。我们首先通过高通量的Taqman miRNA assay表达谱平台筛选参与疾病或参与重要免疫调节过程的miRNA,发现了一组疾病相关miRNA(miR-146a, miR-125a, miR-31, miR-21等),再利用功能缺失(loss-of-function)和功能获得(gain-of-function)策略研究这些miRNA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参与疾病的机制,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进展:1)发现在SLE患者中,miR-146a表达不足对SLE病人体内干扰素通路异常激活有贡献(Arthritis Rheum.2009)。最近我们又找到miR-146a参与SLE的遗传学证据,miR-146a启动子区域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影响miR-146a的表达,从而参与疾病(Plos Genetics, 2011)。2) T细胞中miRNA表达紊乱可导致SLE患者T细胞表观遗传调控异常(Journal of Immunology. 2010)以及炎性趋化因子表达紊乱(Arthritis Rheum.2010)。3)我们筛选鉴定调节pDC细胞产生干扰素的关键miRNA,发现来自同一前体的miRNA精细调节干扰素的产生(Blood,2010)。我们的研究表明miRNA能在多方面参与SLE发病的机制,有望成为新的疾病干预治疗靶点。

演讲嘉宾:

会议掠影: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