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讨论 1:低血糖事件的处理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发布日期: 2009-12-24 11:01 文章来源: 丁香园
关键词: 诺和锐 诺和诺德 novonordisk 胰岛素 低血糖 点击次数:

背景

• 性别: 女性
• 年龄: 52
• 病史: 2型糖尿病,接受治疗10年
• 家族史: 父亲 糖尿病(+),母亲 死于急性心肌梗死
• 身高165 cm,体重74 kg,体质指数(BMI)27 kg/m2,腰围92 cm

病史与用药

• 患2型糖尿病10年,之前使用口服降糖药降糖(OADs)治疗,但血糖控制不佳
• 2年前,患者改用预混人胰岛素30治疗(早晨 32 IU,晚上 24 IU)
• 过去几周,虽然患者一直坚持饮食控制,但夜间会由于心悸、出汗和头晕而醒来
• 经常因饥饿而吃零食,进零食后有满足感
• 目前血糖水平约 2.5 – 2.8 mmol/L (45-50 mg/dL)
• 空腹和早餐后血糖水平偏高

实验室检查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8.8%;空腹血糖(FPG)10 mmol/L;餐后血糖(PPG)为早餐后13.3 mmol/L,午餐后13.9 mmol/L;夜间血糖2.7 mmol/L


问题1:导致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是什么?
A. 夜间低血糖
B. 使用预混人胰岛素制剂短效部分作用不充分
C. 缺乏餐时胰岛素制剂
D. A和B
E. 以上所有

讨论:患者夜间低血糖明显,且应激性血糖升高导致早餐前及餐后血糖控制不佳。利布尔(Liebl)教授指出,预混人胰岛素短效部分作用时间较长,与中效部分作用叠加,可能造成低血糖风险增加。

问题2: 您认为应该怎样治疗该患者?
A. 加用二甲双胍并减少胰岛素剂量,重新评价运动和饮食控制情况
B. 加用二甲双胍,监测血糖,换用更大剂量的预混人胰岛素类似物
C. A和B,开始基础-餐时胰岛素类似物治疗
D. 上述3项均可接受

讨论:Liebl教授认为可从A到C逐步进行,即加用二甲双胍、减少胰岛素剂量血糖不达标时,转用预混胰岛素类似物。与预混人胰岛素相比,预混胰岛素类似物的重要优势在于速效部分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有效降糖且不增加低血糖风险。若血糖仍不达标,可考虑胰岛素类似物强化治疗方案。

问题3: 您决定治疗时考虑的要点有哪些?
A. 患者对定期(尤其是夜间2点)测血糖的接受度
B. 患者对每日多次注射方案的接受度
C. 患者生活方式改变、工作情况
D. A和B最重要

讨论:80%的与会者选D。与基础-餐时方案相比,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方案仅用1种胰岛素,减少注射次数,使用更灵活、方便。 

   作者: 丁香园通讯员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