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胸科医院肺内科主任医师,上海市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肿瘤学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协作中心(CSCO)执行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姑息治疗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会员,国际肺癌协会会员,欧洲肿瘤协会(ESMO)会员。
1990-1995年参加国家“八五”攻关课题──《肺癌综合治疗最优方案的研究》部分临床科研工作,该项目已验收,获卫生部优良评价,1995年起作为骨干之一,参加上海市医学领先学科“肺部肿瘤学”临床研究工作,总结论文两篇。其中肺癌术前化疗临床缓解率和病理改变关系的研究,受到国内同行好评,该论文获《中华肿瘤杂志》1998年度优秀论文二等奖。1995年完成医院院级科研课题“后装放疗对肺功能的影响”,1996年在以色列学习期间与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附属特拉维夫医学中心S.Kerither教授合作从事“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分析研究”,论文在14届国际肺癌大会交流。
1997年承担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项目《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前后代谢改变与临床疗效及生存期关系的临床研究》的研究工作,同年还承担了上海市卫生局医学科研基金项目“中国人肺癌生命质量表的建立及临床应用”。2002年作为主要骨干之一,参加上海市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临床科研工作。承担肺癌淋巴道微转移的临床研究。2003年上海市“医苑新星”中期评价优秀,追加经费培养。 2004年“医苑新星”评审成绩优异。
2004年作为主要研究者之一参与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Randomized phase II study on locally advanced stage IIIb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Concurrent chemo-radiation followed by gemcitabine alone or gemcitabine plus carboplatin or observation”。2004年获上海市卫生局医学科研基金项目“新辅助化疗和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Ⅲ期临床研究”资助。
2006年承担中国临床肿瘤协会肿瘤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支气管肺泡细胞癌分子病理学和影像学表现与疾病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2006年作为第2负责人承担上海市科委登山计划―I~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个体化综合治疗。2006年作为负责人之一参加龙华医院市科委课题―中医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研究。
2007年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国家863重大课题“肺癌的分子分型和个体化诊疗”的子课题; 2007年参与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非小细胞肺癌规范化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具有优秀的英语交流能力,通过卫生部出国人员外语能力考试,成绩优良。通过TOFEL/GRE考试,成绩优良。多次担任国外专家来华交流的口语翻译,获同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