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基因”一词带入中文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发布日期: 2008-11-04 16:30
关键词: 谈家桢 点击次数:

淅沥秋雨中,百岁老人谈家桢永远告别了他为之奉献终生的祖国,但是他的大师风范与卓然风骨,宛如太空中那一颗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指引后学,灿烂依旧。

谈家桢出生在浙江宁波,少年志学,远赴重洋,成为现代遗传学奠基人摩尔根门下得意弟子;而立之年,他心系祖国,毅然回国执教,并将“基因”一词带入中文;壮年之际,恰逢建立新中国,他踌躇满志,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遗传学专业;坎坷之秋,他坚持真理,勇攀科学高峰;耄耋之年,他不忘后学,教诲科学工作者和人民教师恪守神圣天职。

从1937年被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聘为教授后,谈家桢一直没有离开过教育领域,自己不仅成为专业领域内的一代宗师,更因为人师表而受人敬仰,桃李满天下。

“没想到先生就此离开了我们,他是我国遗传学领域泰斗,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复旦大学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工程系主任赵国屏院士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作为我国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之一,谈家桢的70年心血,换来了中国现代遗传学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兴盛之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科研成果。他先后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遗传学专业,创建了第一个遗传学研究所,组建了第一个生命科学院,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遗传学优秀人才。在生命最后时刻,谈家桢依然不忘国家的科学教育事业。

谈家桢一生坎坷,却始终未忘却对科学与真理的追求。初任浙江大学生物系教授时,抗日战争爆发,浙江大学辗转内迁,最后生物系迁到湄潭的一个破旧不堪的唐家祠堂里。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祠堂就成了生物系实验室。

艰难时世,谈家桢带领浙大学生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用显微镜观察果蝇和瓢虫,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正是在这间祠堂“实验室”里,谈家桢于1944年发现了瓢虫鞘翅色斑变异的镶嵌显性遗传现象。这一创新性研究成果,至今仍被列为教科书的经典内容。

步入90高龄后,谈家桢先生仍敏锐地注视国内外遗传学界的动态,在他的呼吁和推动下,上海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成立,我国人类基因组的研究工作得到应有的重视,得以大踏步前进而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

2005年,谈家桢为复旦大学百年校庆致海内外校友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吾平生无所追求,终生之计在于树人,希求我的学生以他们的学识服务于社会,贡献于人类。在我古稀之年,眼见我的学生,不论在国内或海外,个个脱颖而出,在各自领域里出类拔萃,不少人并以他们的创新精神走在生命科学的最前沿,做出了为世人所公认的成就,我为之感到兴奋。”

赵国屏回忆说,1997年谈家桢先生有感于参与国际生物科技领域竞争的重要和迫切性,在调研的基础上写信给中央,建议保护我国遗传资源,成立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很快得到中央领导批示,并由此在我国南北成立了两大基因组研究中心,为我国基因组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感叹道:“当时先生已近90高龄,但思维敏捷、高瞻远瞩、心系国家利益,风采永远令我们仰望。”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