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肺癌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癌种之一,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其综合治疗理念逐渐为临床广泛采纳。为了解肺癌综合治疗的最新进展,多学科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外科治疗的发展方向,丁香园记者在首届胸部肿瘤西子论坛上对吴一龙教授进行了专访。
吴一龙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所长、广东省肿瘤防治中心主任、中山大学肿瘤学教授
丁香园:吴教授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丁香园的专访。肺癌综合治疗是这次大会的亮点之一,您能谈谈肺癌综合治疗的最新进展吗?您个人如何理解多学科合作在肺癌治疗中的重要性?
吴一龙教授:肺癌的综合治疗不外乎如何合理地把现有的治疗手段综合到一起。很多人把综合治疗简单地理解为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的叠加。实际上,现代综合治疗的理念强调对各种治疗方法的长处与短处都要了解,然后根据肿瘤特别是肺癌的生物学行为,把这些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
比如说今天提出来的混合疗效问题,意味着癌症特别是肺癌的综合治疗在未来可以闯出一条崭新的道路。过去认为局部治疗对晚期肺癌几乎是没有位置的,病人一旦发生全身转移就没有局部治疗的意义了。但是,现在我们认识到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是一种混合疗效,在全身疾病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对局部进行处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这就是对生物学有了深刻认识之后提出的综合治疗理念,这和过去是不一样的。
这种情况的出现这有赖于各个学科技术本身的进步。现在除了化疗药物,也有靶向药物,疗效得到极大提高。现在的胸腔镜手术,实现了微创,使局部治疗对机体的损伤降到了最低。今天的放射治疗,精准度大大提高,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大大减小。正是这些新技术的出现,使得局部治疗发挥更大的作用。
肺癌的综合治疗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离不开对肿瘤生物学的认识,离不开各种治疗手段的精细化。
在肺癌治疗中一定需要多学科合作。以早期肺癌为例,过去单纯做个手术就可以了,今天依然选择单纯的手术治疗,但是我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这个时候再加一些治疗对病人没有好处,只有坏处。过去不加治疗和今天知道为什么不加治疗已经有了很大提高。所以,综合治疗在理论上有了质的变化。
丁香园:您刚刚在大会上讲到肺癌异质性和治疗策略,目前在肺癌的综合治疗有没有共识或是规范化的诊疗思维?那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策略又有哪些要点?
吴一龙教授:肺癌的综合治疗策略一直在不断发展。举个简单的例子,肺癌晚期的病人会出现耐药性。今天我们知道了耐药的机制非常复杂,它有三种处理方法。第一,耐药表现为某些基因产生了突变,这种突变要针对机制进行处理,这是共识。第二,目前为止还找不到耐药的机制,但是可以从临床现象进行分类,根据分类进行不同的处理。第三,一旦进展就换成另外一种药,这也是大家目前形成的共识。每一次共识都是对事物的认识更深刻之后才形成的。明年三月份在广州举行第十届中国肺癌高峰论坛,重点就是形成对耐药的处理共识。
我认为异质性存在于肺癌的各个阶段。在肺癌的早期、局部晚期、晚期,都要考虑到异质性的问题。当我们用一种方法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可能要考虑到异质性的问题。过去认为,一种治疗手段没有效果就是这种治疗手段的失败,其实这种治疗手段对一部分人是成功的,而对一部分人是不成功的,这就是异质性的问题。所以说今天提出异质性的问题,要认识到从肺癌早期到局部晚期再到晚期,肿瘤情况会产生非常大的变化。当我们碰到这些问题时,必须要想到这是异质性的问题。
丁香园:胸部肿瘤的诊断、外科手术及综合治疗的发展如火如荼,目前外科治疗发展的特点是怎样的?您认为是否对传统的外科手术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吴一龙教授:我觉得外科治疗的发展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外科技术越来越精细化,这有赖于外科技术本身的发展。比如从过去的开胸手术到现在的微创手术,外科手术微创化,这就是一个发展的过程。第二,我们更加清楚地知道手术在治疗恶性肿瘤的每个阶段中扮演的角色。比如说在早期肺癌,手术起主要的作用;到了局部晚期,可能只起部分的作用;到了晚期,只起局限的作用,这是对手术治疗及其发展的认识。所以外科治疗发展的特点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对技术的精益求精,不断精细化,另一方面是从大体来看我们知道它每个阶段所起的作用和位置。
这些发展也意味着对外科手术的要求提高了,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的技术,这也是微创外科的学习如火如荼的原因。同时,必须学习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根据特性来看看我们整个外科的发展。
丁香园:您认为未来的外科医生需要具备哪些专业素质?怎样才能培养出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
吴一龙教授:我经常说这样一段话,作为一名从事外科专业的医生,如果这个手术别人会做你也会做,那你就是一个外科手术匠。如果这个手术别人不会做而你会做,你的水平比前者要高一级。如果这个手术你会做,却知道不可以做,那么你就是一个专家。当你发展到了更高的层次,不仅能拒绝不该做的手术,还能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治疗策略,我觉得这可以称为大师了。所以说外科医生有不同的级别。单纯地把手术做起来,只是手术匠的水平;当你知道为什么该去做,你就可以当老师了;当你能把现有的知识有机地组合到新的策略里,你就是大师级的人物。
因此,按照我的理解,一个现代的胸外科医生不应该只局限于外科技术本身,特别是肿瘤外科医生,要不断拓宽知识面,不断了解其他学科的发展。当然,对于具体某一领域的了解不需要很详尽,但是必须要知道我们的药物能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们的放射治疗能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们还要发展肿瘤的生物学。
近几年国际上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叫做“molecular surgeon”,也就是“分子外科医生”。分子外科医生是什么呢?有一批外科医生,他们不但手术做的非常精湛,而且对生物学行为也了解的非常透彻,在这个指导下就产生了质的飞跃,这对治疗策略就产生非常大的改变。所以说molecular surgeon是一个非常好的词,它告诉我们医生要往哪个方向去走,往哪个方向去发展。
外科医生的职业生涯很大程度上是靠技术支撑的。我认为第一个阶段,也就是头十年,应该以技术培训为主。当然,技术培训的同时也要灌输全局的观念,但是不一定要边做技术性操作边做其他的转化性研究,因为那是不现实的,培训只能分阶段进行。但是如果一位医师的职称到主治医师以上,甚至到副高,他就必须具备更加广泛的知识面,我们对他的培养不仅是技术本身,而且要培养全局的观念,对science(科学)的追寻,对问题的探索,对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掌握,这是第二个阶段。然后,对于一位主任的培养,应该注重对整个视野的培训,这是不断学习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永远不能忽略的就是人文精神,不管从学校到走进社会,从你开始当一个外科医生,就必须永远有人文精神。一个外科医生的伦理底线是什么?对病人有利的我们才去做,对病人不利的我们不能去做,不管你对这个技术多感兴趣。因此,我们的培养有个过程,有的是终身培养下去,有的是分阶段进行的。
丁香园:最后请谈谈您对这次大会的感受。
吴一龙教授:本次会议重在综合治疗,当然是以外科为主,这非常符合我自己的理念。一个外科医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要不断地灌输综合治疗的理念,不断地灌输对最新知识的渴求,对最新知识的掌握,这是大会成功的地方。
丁香园:非常感谢吴教授接受我们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