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介入治疗等 6 项重要数据全新发布

2016-04-28 21:37 来源:丁香园 作者:1989sunshine

4 月 22~24 日,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主办,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河北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河北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承办的第十九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在石家庄隆重召开。论坛期间针对 2015 年中国大陆胸痛中心建设、冠心病介入治疗数据、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注册数据、中国大陆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注册数据、STEMI2 项目介绍与成果、基层心梗急救网络体系建设等 6 项重要数据进行了发布。

1.jpg
图 1 新闻发布会现场

全国胸痛中心建设成果总结及未来工作部署

近几年,胸痛中心的建设工作不仅在数量上提速,其基本概念也已从单纯的院内绿色通道演变为通过整合区域医疗资源,建立以具有急诊 PCI 治疗能力医院为核心的区域协同救治体系。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向定成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中国胸痛中心建设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方向。随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伟民教授向大家讲述了开展基层胸痛中心认证的必要性和工作安排。他指出,在全国范围内加强胸痛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培训和教育,是接下来全国胸痛中心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2.jpg
图 2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伟民教授

2015 年中国大陆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数据发布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蒋世良教授、沈阳军区总医院朱鲜阳教授分别介绍了 2015 年全国及大陆军队医院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相关情况。专家们一致认为医院需要重视培养先心病介入治疗人才,临床医师要注重团队配合,尤其是患儿的术前、中、后的处理,防治并发症。

3.jpg
图 3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蒋世良教授

2015 年中国大陆冠心病介入数据发布

2015 年全国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病例数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网络直报系统统计的数据,近 47 万例;第二部分是各省级质控中心经过核实后补充修订的数据,共计 5.3 万例;第三部分是军队医院的数据,共计 4.5 万例。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指出,目前冠心病介入治疗数据仍存在的问题是病例数过度集中,漏报情况增加。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如何理解数据,让数据发挥更大的作用,是值得每一个临床医师思考的问题。

4.jpg
图 4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

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救治项目Ⅱ期成果发布

近年来,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患病率和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表示,早期疏通血管是降低心梗患者死亡率的关键所在。但当前的院前急救体系有待完善、基层抢救水平有限,加上患者就诊意识不高,很多患者发病后很长时间才到医院,治疗受到不同程度的延误。

霍勇教授指出, 目前 STEMI 患者院前急救就诊比率低、院前急救完成心电图比例、传输比率低、随访问题严重、整体数据质量较差。STEMIⅡ期应当持续加强公众宣教,提高急诊科对患者的救治效率、按时随访,对数据的质量加强控制。

2015 年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注册数据发布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张澍教授通报了心律失常治疗现状。数据显示,中国心律失常患者总体在不断增加,心律失常诊治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一些先进的诊疗理念和诊疗技术仍未被普遍接受并用于临床。

因此,与会专家呼吁,首先要通过媒体等各种途径普及知识,促进全民选择更科学的生活方式;其次,要通过筛查等手段,尽早发现心律失常风险较高的患者,提早预防;同时,尽快找到能够在中国开展普及的适宜技术,让更多心律失常治疗技术、治疗器械实现国产化,扩大可及性。

5.jpg
图 5 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注册数据发布会专家合影

基层心梗急救网络体系建设

发布会上,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哈医大二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于波教授,就我国基层心梗急救网络体系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做了专题发布,引起了参会专家、同仁和媒体的广泛关注。他在报告中指出,建立基层心梗急救网络意义重大,以所在区域内的高能力医院为核心,不断增大心梗救治范围、网络体系,不仅可扩大救治区域,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提高救治效果。

6.jpg
图 6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哈医大二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于波教授

此外,在第十九届介入心脏病学论坛组委会新闻发布会上,大会主席霍勇教授、执行主席傅向华教授、大会秘书长李建平教授分别回顾了介入论坛发展的历程及此次大会的组织筹备情况和学术内容设置。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再普及、再规范、再提高,希望全国广大的心血管病医生共同推动我国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与进步!

编辑: liu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