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峰主任
缺血性脑卒中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临床上相应的神经功能缺失。FDA批准静脉溶栓作为急性脑梗死超早期(4.5)小时内的治疗方式已经有20年的历史,它证据充分,但疗效有限,患者总体获益率不高。近年来,各种新兴的器械治疗明显提高了血管再通率,为扩大治疗时窗、提高治疗效果带来了新希望。但低选择性治疗方式的循证之路坎坷不断,近期数项大型随机对照研究显示,不管有无MR缺血半暗带指导,血管内再通治疗并不优于静脉溶栓。近期的研究也显示,血管再通的提高并不能保证好的临床效果,因此即使有开通率更好的静脉溶栓药或者血管开通技术,根本问题还在于无效再灌注。显然,时间就是大脑,克服无效再灌注的钥匙在于缩短时间延误,神经保护措施的进步也许可能成为一个重要的保护措施。
在第九届脑血管病高峰论坛上,刘新峰主任与我们一起探讨了急性脑梗死治疗的最新进展,并强调了4.5小时治疗时间窗的重要性。会后,刘新峰主任接受了丁香园通讯员的专访,就急性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控制,以及救治绿色通道的建立进行了深入的解析。
重视青年人急性脑梗死发病风险因素的控制
脑梗死风险中的90%可归咎于10个简单的危险因素,依次是高血压、吸烟、腰臀比过大、饮食不当、缺乏体育锻炼、糖尿病、过量饮酒、过度精神压力及抑郁、有基础心脏疾病和高脂血症。而这些危险因素大多数都是可以控制的。近年来,中青年急性脑梗死发病率不断上升,关于这一点,刘新峰主任谈到,他的科室每年会收治3000例左右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其中15%-20%的患者年龄在40岁以下。患有脑梗死的青年人大多存在颅内血管病变,而因颅内动脉狭窄所致卒中的复发率要高于颅外动脉。所以,对于这部分人群,危险因素的控制显得非常重要。刘主任认为,对青年人而言,高血压及心脏疾病是急性脑梗死的首位危险因素,血压波动较大会导致脑出血。同时过度疲劳、超负荷的工作也是脑梗死的诱因之一。熬夜、过劳对肾上腺系统的影响非常大,激素的负反馈调节还可能引发心律失常,从而导致心源性猝死。吸烟作为急性脑梗死的第二位危险因素,会损伤血管内皮,引起血管硬化,导致冠心病的发生,被动吸烟也有此危害。此外,糖尿病、高血脂等也是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
在危险因素的控制方面,刘主任总结道,一般而言,教育程度高的患者脑卒中发病率较低,可能与这部分人群了解更多的脑血管病预防知识,危险因素控制力度较大。教育程度一般或者偏低者脑卒中发病率较高。因此建立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筛查体系就显得格外重要,如果体系建立后将能有效的筛选出高危人群,重点监测并督促他们定期到医院检查,将会大大降低卒中的发病率及复发率。
时间就是生命,建立健全急性脑梗死救治绿色通道很重要
急性脑梗死发病急,进展快,尽量争取超早期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所在。脑梗死有十大预警信号,如头痛、眩晕、单眼失明、一侧麻木等,如上述症状出现并持续1分钟,就应立即拨打120,尽快送至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抢救。刘新峰主任认为,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而言,时间就是大脑,每一秒钟的拖延都可能造成几百万的神经细胞死亡,而且发病时间直接决定采取何种方法治疗。因此,将急性脑梗死的病人尽快送至医院就显得非常重要,送对医院也很重要,问题关键就在于120是否能把病患及时送到能有效抢救脑梗死的医院。所以,救治急性脑梗死绿色通道的建立具有很大意义。刘主任认为理想化的绿色通道是患者在发现脑梗死的预警信号后,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120立即跟医院的脑血管病专家联系,患者送至医院后在做CT等检查的同时开始用药治疗。《指南》要求在患者送至医院1个小时内完成CT和血液学检查,医生做出初步诊断,并用药治疗。一般发病3小时以内的患者首选静脉溶栓治疗;发病3-4.5小时之间的病人则视情况而定,尽可能静脉溶栓治疗;在发病6-8小时内有条件的医院可进行适当的急性期血管内干预;确定个体化和整体化治疗方案,依据患者自身的危险因素、病情程度等采用对应针对性治疗,结合神经外科、康复科及护理部分等多个科室的努力实现一体化治疗,以最大程度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预后。
南京军区总医院的绿色通道已经做的相对完善,从病人入院起的每个步骤及所花费的时间都有严格的规定。刘主任希望未来能够在全江苏省范围内推广绿色通道项目,并借助媒体来宣传救治急性脑梗死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