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药科大学潘卫三教授
丁香园通讯员:药剂学科曾经是我国相对薄弱的学科,10年前的教科书上写道,发达国家,剂型与原料药比为8、9,而我国不到5,所以药剂学科在我国还是大有可为的。今天的形势怎么样?
潘卫三教授:由于政府的药品研发管理问题,这两年的新药管理办法发生一定变化,简单的改剂型已经没有技术含量和生存空间,以前那种老师不申请纵向课题,而只做企业项目的短视行为,随着政策空间和市场空间的调整。也发生了变化。
丁香园通讯员:渗透泵制剂一直是您的主要研究方向,能否介绍一下您的研究心得?
潘卫三教授:渗透泵控释制剂是以零级恒速释药为基本特征、以膜内外的渗透压差为释药动力的一种新型药物传递系统,但生产工艺比较复杂。我们的研究思路和心得简单来说就是:不断创新释药机理、不断简化制剂结构,以达到开发释药更合理,结构更简单,更适合于工业化生产的渗透泵制剂。以打孔问题的解决方案为例,由于双层片打孔,存在药片识别、定位、打孔、筛选、剔除等多个环节,生产工艺复杂。而我们在传统的双层渗透泵制剂的两侧同时打孔,避免了激光识别,其研究结果表明:双孔并没有明显改变药物释放曲线,而成本却大幅下降。
附:潘卫三教授简历
沈阳药科大学药剂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沈阳药学院药学专业并留校任教,1989年和1996年在沈阳药科大学分别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2000年9月赴台湾大学、台北医学院、高雄医科大学等访问讲学;2006年10月赴英国牛津大学等访问。
潘卫三教授现任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院长,兼任中国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科技部科技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审评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新型给药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药品价格评审专家、全国高等学校药学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西安交通大学客座教授、辽宁省药学会常务理事兼药剂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药学杂志》、编委《中国新药杂志》编委、《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编委、《中国药学 - 英文版》编委、《沈阳药科大学学报》编委等职。
潘卫三教授主要从事药物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研究领域包括固体口服缓控释制剂、皮肤/粘膜给药系统、自乳化给药系统、药物树脂等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等,尤其是在渗透泵控释制剂方面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1997年率先在国内进行了渗透泵控释片产业化的探索研究并获得新药证书,填补了国内有关研究的空白,有力的促进了进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并迅速缩小了我国与世界一流先进制剂技术的差距。截止2006年12月,在我国药剂工作者发表的有关渗透泵控释制剂的国内外论文中,潘卫三教授发表的论文约占 35% ,在关于渗透泵控释制剂的中国发明专利中,潘卫三教授申报的专利约占47% 。
近年来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或国际国内学会议上发表论文230多篇,其中国内外学术期刊学术论文146篇,SCI收载27篇;主编或参编学术著作十余种;申报中国发明专利30余项。目前已经主持完成或正在进行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在科研领域获得多种奖项和荣誉称号同时,为了配合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目前与国内多家药厂合作,目前已完成国家四类新药8项、国家五类新药2项。
潘卫三教授报告PPT下载
潘卫三教授:由于政府的药品研发管理问题,这两年的新药管理办法发生一定变化,简单的改剂型已经没有技术含量和生存空间,以前那种老师不申请纵向课题,而只做企业项目的短视行为,随着政策空间和市场空间的调整。也发生了变化。
丁香园通讯员:渗透泵制剂一直是您的主要研究方向,能否介绍一下您的研究心得?
潘卫三教授:渗透泵控释制剂是以零级恒速释药为基本特征、以膜内外的渗透压差为释药动力的一种新型药物传递系统,但生产工艺比较复杂。我们的研究思路和心得简单来说就是:不断创新释药机理、不断简化制剂结构,以达到开发释药更合理,结构更简单,更适合于工业化生产的渗透泵制剂。以打孔问题的解决方案为例,由于双层片打孔,存在药片识别、定位、打孔、筛选、剔除等多个环节,生产工艺复杂。而我们在传统的双层渗透泵制剂的两侧同时打孔,避免了激光识别,其研究结果表明:双孔并没有明显改变药物释放曲线,而成本却大幅下降。
附:潘卫三教授简历
沈阳药科大学药剂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沈阳药学院药学专业并留校任教,1989年和1996年在沈阳药科大学分别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2000年9月赴台湾大学、台北医学院、高雄医科大学等访问讲学;2006年10月赴英国牛津大学等访问。
潘卫三教授现任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院长,兼任中国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科技部科技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审评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新型给药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药品价格评审专家、全国高等学校药学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西安交通大学客座教授、辽宁省药学会常务理事兼药剂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药学杂志》、编委《中国新药杂志》编委、《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编委、《中国药学 - 英文版》编委、《沈阳药科大学学报》编委等职。
潘卫三教授主要从事药物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研究领域包括固体口服缓控释制剂、皮肤/粘膜给药系统、自乳化给药系统、药物树脂等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等,尤其是在渗透泵控释制剂方面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1997年率先在国内进行了渗透泵控释片产业化的探索研究并获得新药证书,填补了国内有关研究的空白,有力的促进了进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并迅速缩小了我国与世界一流先进制剂技术的差距。截止2006年12月,在我国药剂工作者发表的有关渗透泵控释制剂的国内外论文中,潘卫三教授发表的论文约占 35% ,在关于渗透泵控释制剂的中国发明专利中,潘卫三教授申报的专利约占47% 。
近年来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或国际国内学会议上发表论文230多篇,其中国内外学术期刊学术论文146篇,SCI收载27篇;主编或参编学术著作十余种;申报中国发明专利30余项。目前已经主持完成或正在进行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在科研领域获得多种奖项和荣誉称号同时,为了配合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目前与国内多家药厂合作,目前已完成国家四类新药8项、国家五类新药2项。
潘卫三教授报告PP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