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园专访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英辉院长
丁香园:徐院长,您好,感谢您接受丁香园的采访!刚才听了您关于县级医院人才建设的报告,您提到人才建设不仅仅是县级医院的问题,各级医院包括贵院也存在这方面的问题,那能不能请您和大家分享一下贵院在人才建设方面处于怎样的水平,哪一类人才比较缺乏?
徐院长:不论是医院还是企业,都是得人才者得天下,所谓“事在人为”,没有人,什么事情也做不了。无论大医院、小医院还是企业,核心竞争力都是人才。我们医院刚刚出台了一个政策叫“全程人才培养计划”,医学人才不同于其他领域的人才,成长非常缓慢,而且医学本身要求医生是全才,所谓全才就是要求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同时要有良好的医德,各方面都要精通。
晋代名医杨泉有句话就是对我们从医人员的定位,他说:“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实际上从古至今对医生要求都很高,我们业内也有句话是:“什么是一流医生,那就得会说、会做、会写,否则不会成为一流医生”。
因为这个行业比较特殊,面对的是生命,一方面是技术,另一方面是人文,还要有道德修养。所以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单位的核心战略,也是这个单位能不能可持续发展以及良性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在国外最优秀的人才可以去做医生,但在我们国家不是这样,至少不完全是这样,这和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有关。
人才的概念很宽泛,实际上我们最缺乏的是真正能够带领学科发展的人才。不同医院对人才的界定也不一样,比如大医院要求的人才是学科带头人,是医教研各个方面都很突出的人才。
作为地级医院而不是部属医院,我们需要向国家级医院发展,所以我们需要的是国家级人才。各个单位需要的人才是不一样的,各个学科也不一样,所以我们出台全程人才培养计划,就是说从一个医学生开始怎样才能培养成学科带头人,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在医学生期间我们有专业医师培养计划,毕业后有住院医师培养计划,随着他的成长,在医疗方面有专病名医培养计划,在科研方面有科技英才计划,在教学方面有教学名师计划,向上发展就是学科骨干以及学科带头人,我们在医教研方面都有培养人才。
人才是一个大的概念,人才培养在各个医院、各个层面有不同的需求和培养方法,所以不是一个统一的模式,应该结合单位以及学科的现状,进行梳理和定位,到底缺乏的是哪一类人才,然后有针对性地去分类培养,这很关键。
丁香园:刚才您谈到了建设县级医院解决人才的问题,贵院作为地级市的中心医院,对于周围基层医院以及民营医院的协同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措施?
徐院长:这方面我们有很多措施,我们属于辽宁省大连市,是辽南地区最好的医院,所以社会责任也很重大,从2007年开始我们建立技术协作医疗,重点是为县级医院培养人才,规范医疗行为,目的是达到双赢。
现在我们国家从大的层面提出要实现“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但在实施过程中会有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各个地方都不一样。
实际上大医院的定位是解决疑难重症,县级医院、基层医院解决常见病的诊治。现在由于患者无序就医,市场化的导向使得大医院没有选择,对于感冒的病人也不能拒绝诊治,大医院的专家很多精力没有集中在疑难重症上,所以我们希望通过技术协作使一些小病回到社区,回到基层,而真正基层解决不了的问题才到大医院。
医学属于实践科学,一个专家的成长需要漫长的过程和一定经验的积累,而且需要智商、情商各方面发展才能做一个优秀的医生。
我们通过协作的方式培养学科骨干,这种培养应具有针对性,不能好高骛远,比如县级医院不能要求开展心脏手术、肝移植等,这些需要实践的积累、病人数量的积累以及经验的积累才能达到一定高度。
我们建议疑难重症一定要到上级医院,基层医院定位在解决常见病、多发病,这样才真正进入良性循环。县级医院人才的培养应该和整个国家医疗资源的配置、医疗机构的定位密切相关,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分级医疗,双向转诊。
丁香园:那么贵院在帮助周边基层医院培养学科骨干的效果怎样?
徐院长: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我们的对人才的培养不仅在技术方面,也在管理方面、科研方面、教学方面等全方位的培养和帮扶。
丁香园:您对于医院品牌建设是如何看待的?贵院有哪些措施来提升医院的品牌?
徐院长:我个人给医院的定位是技术好、服务好,首先是提供好的医疗技术,其次是良好的服务,这两方面不可或缺。如果没有过硬的医疗技术,光有服务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如果光有技术,没有服务也得不到患者的满意。
我们一方面要从患者的感受入手,因为我们的服务对象是患者,最终要达到使患者满意;同时从员工的感受入手,通过员工幸福指数的提升来提高患者满意度,这是我们的工作理念。
我们国家医改也提倡要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医护人员是服务患者的主体,他们心情愉悦、技术提升、服务品质提升才能真正缓和医患关系,达到患者满意、社会和谐的效果。如果医疗人员没有技术、没有服务,那么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和提升患者满意度是不可能的。
我们在医院管理方面是紧紧从患者和员工两方面入手的,首先从患者的感受入手,就是要提供便捷、满意的医疗服务。
从员工角度讲,就是怎样提高幸福指数。马斯洛提出人的五个需求层次,从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最后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医护人员是特殊的群体,是高级知识分子,知识结构、文化层次都非常高,要让他们发自内心热爱这个行业,这个医院,发自内心地服务患者,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医患的双赢,所以最关键的是从员工入手,要关注个人的成长,他们的最高需求是自我价值的实现,留住人才关键要有事业平台,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其次要有好的待遇,人都是务实的,好的待遇是留住人才不可或缺的部分;最后是价值观的认同。
我们医院非常关注员工的成长,刚才提到的“全程人才培养计划”,去年我院送中青年骨干到国外知名医院研修的有21人,我们是着眼于未来的人才提升建设,只有员工的眼界开阔了,技术扎实了,才能带动一个学科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比如我们的专病名医计划,只要你有一技之长,我们就全力去扶持,会提供平台、设备和相应的政策;再比如有人在临床医疗方面做得一般,但是在科研方面非常强,在这方面我们提出科技英才计划,给他提供科研经费,让他出去学习,发表SCI论文;还有一些人在教学方面比较擅长,我们有教学名师计划,每年提供100万经费给他们申报教学课题,进行教改方面的研究,发表教育方面的文章,这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空间。自然他们会热爱这个集体,愿意服务患者,最终使患者受益。
丁香园:临床医生在科研方面的压力比较大,您刚才也提到专病名医计划,如果一个医生在临床技能方面有专长,但在科研方面比较薄弱,那么他的上升通道会不会因此受阻?
徐院长:这涉及到人才的评价标准问题,最好的人才是全才,医、教、研各方面都在行,会说、会做、会写,但是这种人才毕竟是少数。所以你需要进行人才梳理,明确自己是需要学科带头人还是学科骨干;不同学科也需要不同的人才,比如科研人才、教学人才还是临床人才。
学科带头人是领军人物,是需要全才,但是一个学科里各类人才汇聚才能造就好的学科。在当今中国的形势下,医生连看病都看不过来,如果再去搞科研、教学,毕竟精力有限,不可能每个方面都做得很好。但是医生可以有好的临床思路,我们给他配备好的助手,同样可以在科研方面有所造诣。
我们提倡医生要做临床科研,不要仅仅做基础研究,这样才会有好的发展空间。好医生一定会经常思考,前瞻性地去研究疾病。好的学科肯定是汇集不同的人才,使得学科能够全面发展,否则就会出现不均衡。
同时我们要正确看待人才评价系统,医院首先是医生,在政策导向上不能偏移,不可以过度强调SCI论文。医生的成绩首先是在医疗方面,其次在教学、科研方面。
如果一个人连合格的医生都做不了,做再多的科研、教学有什么意义,就没有根基。我们不会片面强调医生的科研能力,虽然科研很重要,但紧紧围绕临床的科研才是有生命力的科研。
丁香园:您是如何看待中国的医疗人才发展问题?
徐院长:中国的医疗问题是很复杂的,医疗行业本身的定位是健康、生命,从古至今都要求从医者是全才,但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做医生首先要有仁爱之心、同情心,有对生命的尊重和奉献精神,这是前提。
“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一个人光有爱心,但是智商不够、悟性不够,也不能做一个好医生,智商包括理解力、记忆力、决策能力等。比如外科医生需要悟性,不是仅仅靠努力就可以做优秀的医生,外科是通过破坏性的手段来治愈疾病,必须权衡利弊做出决策。“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也未必能够成为好医生。
人才包括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有创新能力,县级医院缺乏的是真正能够胜任这项工作的劳动力,目前县医院还有很多医生考不到执业医师资格,这是中国非常尴尬的一件事情。
这是评价标准出现问题,对县医院、乡镇医院的医生应有不同的要求,不能用大医院医生的考试系统去评价基层医生。
在国外是一流的人才学医,最好的学生去考医学院,国内不是这样,这是社会价值导向导致的,医疗行业风险那么高,待遇那么低,很多人不愿意去学医,所以医学人才在机制和体制方面有很多需要改革。
国内县级医院不可能有一流人才,因为城市和农村的差别,文化,环境、待遇的问题,使得大家很现实,希望留在大城市、大医院。而剑桥大学毕业的医生可以选择去剑桥大学附属医院,也可以去社区医院,他是自愿的,因为在社区他也有事业平台,有一定的病人数量,有比较好的待遇,压力也没那么大。
丁香园:国内患者无序就医现象比较严重,这会不会也导致人才配置不合理?
徐院长:这个不怨患者,因为生命是人权里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医疗是极其特殊的商品,无论患者有钱没钱都要追求最好的医院和最好的医生,这是对生命的需求。国外有非常好的分流设计,小病真正在基层,大病到大医院,县医院只解决常见病和急重症,以脑外科为例,他们只研究脑外伤,就解决开颅手术,不研究脑瘤等,长此以往他们在脑外伤方面的经验和思路会比大医院还专业。合理的定位才能真正分流,否则看病永远难。我们需要进行体制改革,将大医院定位在解决疑难杂症,但是我们目前做不到,这样只会形成恶性循环,大医院越来越大,患者越来越多,所以体制机制的问题是根本问题。
丁香园:大医院的门诊量非常大,很多医疗纠纷都是出现在大医院,这是为何?
徐院长:患者去社区医院大多数是去输液、开药,不会有生命危险。大医院的医患关系紧张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人对死亡比较恐惧,对生命看得比较重;另一方面中国群体的知识结构对医学的认识不深入,所以医患之间的问题比较多。医疗问题是社会问题,不是行业问题。
社区医生的任务是解决日常的感冒发烧、输液打针等,他们的知识可以很全面,但是技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所以疑难重症需要在大医院解决。我们国家需要建立分级医疗体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因为随着人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对生命越来越看重,只要有能力就会去大医院诊治,所以我们必须在体制机制上有所突破,使得各个级别的医疗机构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丁香园:好的,再次感谢您接受我们丁香园的采访,祝您工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