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间质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类型对特发性肺纤维化预后的影响

作者:丁香园通讯员   2012-11-30
字体大小:

中国医科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110001) 李振华 康 健 彭守春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指原因不明的以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为特征性病理表现的慢性、进行性、致命性间质性肺疾病。IPF 患者预后差,中位生存期一般为2.8 年,较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s)其他类型预后更差,IPF 患者个体间生存期存在差异,判断患者的预后因素非常困难,以前的研究表明就诊时的年龄、吸烟史、生理和影像学损伤程度等参数可影响其预后,BALF 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是IPF 患者预后危险因素,但这些报道结论不一,引起研究者对IPF 预后研究更加关注。

    作者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2000 年1 月~2003 年9 月IPF 患者,所有入选患者都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学分会2002 年制定的IPF 临床诊断标准。IPF 患者分为两组:非吸烟组;吸烟组。以各参数以中位数为截点值分为两组,Kaplan-Meier 用于组间生存率的比较,Cox 比例风险模型用于检测参数的相对危险度(RR),吸烟组较非吸烟组病程长(P=0.045)。肺功能参数在吸烟组损伤较轻。吸烟组BALF 中性粒细胞%较非吸烟组增加。在非吸烟组:年龄,FVC%,DLco%和中性粒细胞%以参数中位数为截点值分为两组的组间生存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在吸烟组:病程、DLco%、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组间生存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作者发现在非吸烟组年龄(RR=1.12,P=0.02),BAL 中性粒细胞%(RR=1.1,P=0.04),FVC%(RR=0.96,P=0.04)和DLco%(RR=0.92,P=0.002)是IPF 患者预后因素。在吸烟组病程(RR=1.06,P=0.002)、BAL 中性粒细胞%(RR=1.07,P=0.02)和嗜酸性粒细胞%(RR=1.12,P=0.02)和DLco%(RR=0.941,P=0.002)是IPF 患者预后因素。多元逐步Cox 模型分析发现非吸烟组DLco%(RR=0.92,Wald 值=9.59,P=0.002)的减少是IPF 预后危险因素。在吸烟组病程(RR=1.06,Wald 值=11.11,P=0.001)和中性粒细胞%(RR=1.09,Wald 值=6.51,P=0.011)是IPF 吸烟患者的危险因素。

    作者发现吸烟组肺功能指标较非吸烟组损伤程度轻,FVC%和RV%在吸烟组明显高于非吸烟组,病程也明显长于非吸烟者,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King 等也有类似的发现,同时也发现IPF吸烟者较非吸烟者生存期长,但本研究未能证实。但是关于吸烟对IPF 患者预后影响也存在着争议,Baumgartner 等报道吸烟是IPF 患者独立的危险因素,但是他们把目前吸烟者和戒烟者分别进行分析时发现相对危险度在目前吸烟者未增加。

     Tukiainen 和Jezek 等研究发现DLco%、VC%、TLC%变量的减少IPF 患者预后差,本研究发现在非吸烟组DLco%的减少可能是IPF 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而非吸烟组未见相似的结果,其余结果本文未发现。这些结果的差异可能与本研究病例数少,随访时间短有关。

    以前的研究表明BALF 中性粒细胞%和(或)嗜酸性粒细胞%增加是IPF 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在单因素Cox 比例风险回归分析中作者发现中性粒细胞%增加可能是IPF 患者预后危险因素,嗜酸性粒细胞%增加可能伴随着吸烟者死亡率的增加,而多变量Cox 回归分析发现仅仅中性粒细胞%是IPF吸烟患者预后危险因素。Kaplan-Meier 生存分析中,作者发现BALF 中性粒细胞大于5.5%组(非吸烟组)和大于10%组(吸烟组)IPF 患者死亡危险度增加,淋巴细胞大于9%的IPF 吸烟者预后相对好有关。

   总之,IPF 吸烟患者较非吸烟患者肺功能指标损伤程度可能较轻,病程较长。DLco%可能是IPF非吸烟患者独立预后因素,而BALF 中性粒细胞%和病程可能是IPF 吸烟者预后危险因素。

编辑: 张靖    来源:丁香园

声明:

1.丁香会议频道仅负责发布会议信息,如需参会、获取邀请函或会议日程,请与主办单位联系

2.部分会议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您发现信息有误,请联系meeting@dxy.cn纠错

3.如您发现信息不全,可点击Google搜索更多

4.更多服务信息请点击这里